『名医经验』张道宗通督调神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

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督脉的主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多个学科。我院张道宗教授对督脉进行了深入研究,把它用于中风、眩晕、癫痫、痴呆、强直性脊柱炎、外伤性截瘫、儿童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屡收奇效。其辨证思路敏捷清晰,用穴精当准确,临床疗效确切,令人叹为观止。学生不才,跟师临证3 年,偶有心得,现结合临床常见疾病简要归纳于下。

脑系病症

中医学认为,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其中又以心、肾为主。心主神明,和脑一样都是人体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人之神明有体用,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处于心”。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为髓海。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督脉在经脉循行上与脑、心、肾有着直接的络属和联系,如《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者……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人循膂络肾……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由此可见,督脉将脑、心、肾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共同发挥元神之府的功效。因此,临床上运用督脉经穴治疗脑系病症常取得极佳的疗效。

1  中  风

督脉与足厥阴经交会于巅,肝火内动,肝风潜越时,最易引起督脉病变,发为中风之证。如《素问·调经论》云:“气之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其病机以阴阳偏盛,气血逆乱为本,风火相煽,痰气壅塞为标,针灸治疗以醒脑调神,疏通经络为主。张教授率先提出了“针刺督脉”结合给氧的疗法治疗中风。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又进一步提出了“通督、调神、康复”的理论思想,用于临床的确起到了补髓健脑、疏经通络,益气康复的作用。临床选用督脉经的水沟、百会、上星、风府、哑门、大椎、命门等为主穴以醒脑开窍、通督调神,配合华佗夹脊穴,辅以肩髑、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悬钟。根据辨证分型随症加减,气虚血瘀配血海,风痰阻络配丰隆,肝阳上亢配行问,肝肾阴虚配太冲、太溪。可使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智能水平及精神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优于传统的针刺治疗方法。

某男,38岁,2009年3月7日初诊。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伴麻木3月余。患者于2008年12月26日突发右侧偏枯,不能言语。当时CT示:左侧脑室旁梗死。曾在外院治疗,疗效不理想,今来我院就诊。诊见: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上肢肌力Ⅱ级,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呈折刀样增高,腱反射亢进,右侧巴氏征阳性,言语蹇塞,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疗以熄风豁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大法。针刺百会、神庭、廉泉、地仓右、颊车右、肩髑右、曲池右、外关右、合谷右、梁丘右、阳陵泉右、悬钟右、丘墟右、风府、丰隆右。以上诸穴留针40min。每日1次。期间行针l次,l0次为l个疗程。结合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汤剂口服和舒经活络中药熏洗,治疗3个疗程,配合功能锻炼,生活基本自理。

2眩  晕

眩晕的病机经络辨证多为督脉气衰、阳气不振。督脉经气亏虚,瘀滞留着,痰湿停聚,经气运行受阻,进一步导致督脉痹阻,气血布散不畅,致使眩晕反复发作。正如《灵枢·口问》篇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治疗以督脉经为主选取百会、风府、大椎、风池,肝胆火盛加行间、支沟;肝肾不足加太溪、太冲,颈部肌肉僵硬加颈夹脊。可明显减轻患者眩晕症状。  ,

某女,41岁,2008年lo月14日初诊。眩晕、头昏反复发作10余年。l0年前开始有眩晕症状,当时症状较轻,发作次数较少,后来症状发作频繁后在外院就诊,诊断为颈源性眩晕,经服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伴有恶心欲呕。刻下:症状持续,影响日常生活,今来院就诊。体检:压顶试验阳性,旋颈试验阳性,舌淡暗,苔薄白,脉细。x—ray示:颈椎退变。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针刺取百会、风府、大椎、颈夹脊、太阳双、风池双,百会灸架重灸,均以毫针刺,行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rain,每日1次,10次为l个疗程。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共治疗2 个疗程而愈。嘱其每天坚持做颈椎保健操以预防复发。

3  不    寐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本证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成。如《类证治裁·不寐》日:“不寐者,病在阳不入阴也。”张教授认为督脉在循行上联系心、脑、肾,可以调和营卫、平衡阴阳,是脏腑经脉的重要调控系统。督脉不通可导致阴阳失衡,脏腑不调,营卫不和,则不寐。临床擅于针刺督脉经穴治疗不寐,针取百会、神庭、印堂、安眠为主穴通督调神,神门、内关、三阴交开郁散结,宁心安神。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交通心神,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补益心脾,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安神定志,肝火扰心加太冲、太溪滋水涵木,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化痰,胃气不和者加足三里、中脘理气和胃。结合中药辨证施治,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极佳。

某男,45岁,2009年6月19日初诊。夜不能寐l年余。患者曾经西药和中药治疗效果不显。刻下:失眠多梦,甚则通宵不眠,心情烦躁,夜寐盗汗,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弦。针取百会、神庭、印堂、安眠双、神门双、内关双、太冲双、心俞双、阴郄双、太溪双,以上诸穴均以毫针刺,行以补法,留针30rain,ldl次,l0次为l个疗程。结合补益安神、滋阴敛汗之中药汤剂口服,共治疗2个疗程,睡眠基本正常。

4癫  痫

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病多与风、火、痰、虚有关,就症状发生、程度与形式来讲,分为大发作和小发作,就疾病的所在经络而言,多与督脉、任脉、太阳经和少阳经有关。《脉经》:“督脉为病……大人癫病,小儿风痫。”患者多病情缠绵,经久难愈,终身服用抗癫痫药物,并且剂量逐渐加大。张教授在治疗痫证时重视针药并用,在针刺督脉大椎、百会、至阳、脊中、命门、鸠尾、腰奇、间使、丰隆的基础上,昼发配申脉穴,夜发配照海穴,结合辨证用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可以使患者癫痫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即使发病也是以小发作为主,很少出现大发作。此外,可以使抗癫痫的西药用量逐渐减少,减少了西药的毒副作用。

某男,30岁。2008年9月23日初诊。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强直25年,近期症状频发。患者于5岁时头部外伤后首发意识丧失四肢强直,诊断为外伤性癫痫,即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此后症状一直没有完全控制,每年均有数次发作。最近由于情绪影响,症状又较前发作频繁,而来院就诊。予以上述针刺治疗,留针30rnin,期间行针2次,平补平泻,每日1次,l5次为l个疗程。同时予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患者经治疗l个月症状一直未发。停止针灸治疗,改汤剂中药方为丸剂继服,以缓图之。

5痴  呆

痴呆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病。中医认为本病由禀赋不足、痰浊阻窍、肝肾亏虚引起。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人脑,名日脑髓。两耳通脑,说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这一认识,把忆、视、听、嗅、言等功能皆归于脑。张教授治疗本病,善用督脉经穴,意在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水沟、风府、风池以通督醒神,太冲、太溪、三阴交、丰隆、内关以滋补肝肾,豁痰开窍。配合中药调补肝肾,豁痰开窍,针药并用,相得益彰。

某男,78岁。2009年11月25日初诊。反应迟钝,

不识亲疏l年余。刻下见:反应迟钝,不识亲疏,出门不知归途,嘻笑无常,语无伦次,答非所问。头颅CT示:双侧大脑皮质萎缩,沟回变深,腔梗。诊见:舌淡,苔白腻,脉滑。证属肝肾亏虚,风痰上扰,清窍受蒙。治宜滋补肝肾,豁痰开窍。按上述方法针刺治疗,留针30min,期间行针2次,每日l次,l5次为l个疗程。同时予涤痰汤加

减口服。l个疗程后嘻笑无常、语无伦次症状有改善,辨别亲疏能力有所提高,偶能和家人交流。2个疗程后可以主动与人打招呼,可回答简单的提问,多问则无语。继续针刺结合补益肝肾豁痰开窍中药汤剂口服以巩固治

疗。

6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的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一系列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的

躁动、失聪等证的范畴。《温病条辨·解儿难》日“A,JL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d,JL脏腑娇嫩,元阴元阳之体,同时又是生机勃勃,阳生阴长,而精血常感不足,有阴不配阳之势。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气血失调,渐成阴虚不能制阳,阴精不足,阳亢有余,脏腑阴阳失调发为本病。治疗应针对病因协调阴阳,通督健脑,宁心安神。此外,任脉的一支循背脊的里面上行,与督脉相邻,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外的,行于上腹正中,上抵颏部,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而称为“阴脉之海”。如《灵枢·五音五昧》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因此,张教授认为针刺督脉的意义不仅在于通督调神健脑,而且有从阳引阴,阳中求阴的作用,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效果。临床上取上星、印堂、百会、四神聪、风府通督调神、益智健脑,肾俞、肝俞、风池滋补肝肾而镇肝潜阳,心俞、三阴交、神门补益心脾而安神定志。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轻多动症状,改善学习成绩。

某男,9岁。初诊日期:2008年5月18日。家长代诉患儿双手喜扯衣角、袖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成绩下降,西医院诊断为儿童多动症,因担心西药治疗副作用而来寻求针灸治疗。采用上述方法先予背俞穴行针,再行头针、四肢部位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60min,期间行针3次,每日l次,l5 次为l个疗程。治疗l个疗程后症状改善,3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末复发,学习成绩改善。

脊柱类病症

督脉起于胞中,沿脊背中央而行,贯穿整个脊柱,联系胸腹腔诸脏腑,其别络挟腰两侧而行。督脉经气失调,常可导致脊柱的疾病。如《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云:“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所以,针取督脉的经穴对脊柱类病症常取得显著的疗效。

1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脊柱局部生理曲线改变和椎间盘、关节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进而导致脊柱椎体或小关节骨质及相关组织的增生,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颈腰腿酸痛麻木,或不能俯仰,行动困难,甚至夜寐不安,难以转侧等,且病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张教授认为本病多由肾中元阳亏损,督脉之阳气衰减,经气阻滞所致。如《杂病源流犀烛》日:“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临床上尊《素问·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之意,颈部取风府、大椎、天柱;胸背部取大椎、大杼、至阳、筋缩、脊中;腰部取命门、腰阳关、肾俞;各部均取相应夹脊穴,针灸并用,结合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某女,50岁,2009年2月28日就诊。腰腿痛1年余。诉近l年来,经常腰痛,弯腰困难,伴右下肢疼痛,近日加重,经x线摄片诊断为“腰椎3—5椎体前缘骨质增生”。检查脊柱腰段平直,脊上韧带僵硬,腰段尤甚,弯腰活动受限,腰部压痛,两侧腰部触及有条索状筋结,右环跳、承扶、委中等穴压痛明显,疼痛时有触电样感觉向下放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针取命门、腰阳关、腰夹脊双、肾俞双、秩边右、膀胱俞双、环跳右、委中右、悬钟右、申脉双,上方取穴得气后,留针40min,腰部加艾盒灸。每日l次,l0次为l个疗程。3个疗程后查体未触及条索状筋结,脊上韧带松软,疼痛基本消失,右下肢疼痛亦消,活动自如。

2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脊柱为主的风湿类疾病,以脊柱疼痛、僵硬、甚至畸形为临床表现,诊断简单而治疗棘手。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为患者素体气虚,卫气不固,感受风寒湿邪,经络闭阻,气血不畅发为痹证。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脊柱,为督脉行经之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同时,督脉又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有“阳脉之海”之称,又是肾精的主要通道。因此,张教授认为通督益肾健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方法,最为推崇。临床上自大椎穴以下沿督脉经取穴,每隔2寸进l针,2 寸毫针沿皮斜刺,每次选取8—10针,同时配病变相应部位的夹脊穴,得气后留针,并放置艾盒施灸,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某男,30岁,于2008年O8月9日初诊。因背部及腰骸部疼痛2年余,近l周因长时间在空调间工作加重。辅助检查:ESR 97/lh;RF:阴性;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x线检查:骸骼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变窄,脊柱呈“竹节”样改变。骶髂关节CT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侵蚀样改变,关节间隙变窄。长期服用芬必得及激素,因副作用明显而改求中医治疗。治疗予上述方法,每日l次,l月为l个疗程。治疗l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晨僵基本消失,2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可以上班从事轻体力劳动。以后嘱患者每周治疗2次,避风寒,并予益肾强督通络类中药汤剂口服,以巩固疗效。病人遵嘱再治疗2个疗程,随访l年余未复发。

3外伤性截瘫

外伤性截瘫,古称“体惰”,《灵枢·寒热病》臼:“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日体惰”。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外伤性截瘫患者,伤其脊骨是现象,损其督脉是实质。督脉循行贯脊,主全身阳气,为三阳经交会处。督脉损则气乱血溢,手足三阳经气不通,气血瘀滞,筋经失养。阳气不能达于肌表,精血不能濡养五脏,以致肢体痿废不用,脏腑功能失调等临床症状。督脉与膀胱经相邻,其分支循行“夹脊抵腰中,人循膂,络肾,属膀胱”,故出现二便失禁。张教授认为针刺督脉腧穴可以疏通督脉,温肾壮阳,活血化瘀,使阳气通达全身,使精血养四末而恢复机体各部功能。临床治疗时在督脉上于受损平面一个椎体棘突下开始取穴,根据受损平面位置,确定选穴的多少;二便失禁或潴留者配合用关元、中极、八髂、三阴交等。

某男,25岁,建筑工人,2009年lo月27日初诊。因不慎从三楼脚手架坠落,腰部受伤2月余,双下肢失去知觉,二便失禁。x线检查及MRl提示第12胸椎及第l腰椎压缩性骨折,脊髓受损。在外院行腰椎钢板固定术后转入我科接受针灸康复治疗。入院体检:双下肢肌力0 度,肌肉轻度萎缩,提肇反射、肛门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均消失。治疗分别于第ll胸椎一第5腰椎棘突下及第1骶椎棘突下针刺,进针深度约30mm,得气后施以电针,留针45rain,配合足三里、血海、阳陵泉、三阴交等穴,每日l次,l月为l个疗程。3个疗程后可以扶持站立,二便失禁症状减轻;5个疗程后可以扶杖行走,8个月后基本可以脱杖行走,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体  会

张道宗教授在40余年临床实践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偏爱督脉,善用督脉,对督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督脉的功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治疗多系统、多学科的疾病,涉及心脑血管、神经、运动等系统,涵盖内、外、妇儿等学科,都有极好的效果,学生用于临床,屡试不爽。思其原理,与督脉的独特分布及与其他经脉、脏腑的广泛联系有关。督脉与足太阳经、冲任二脉及心肾二经等在经络上有广泛的联系,而其中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尤为密切:督脉不仅别络太阳,而且有一部分与太阳经并行,在膀胱经上有各脏腑精气输注之所,即背俞穴。体内各脏腑通过该经的脏腑俞穴而与督脉发生联系。“脑为元神之府”,因此督脉的脉气活动亦与脑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督脉几乎与所有的脏腑经络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如滑伯仁指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作用犹如诸经脉交通之枢纽,鱼网之绳索:所以它主治疾病的范围十分广泛,通过激发、调整督脉经气.可以治疗多脏腑、多系统的疾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顾郎中中医大讲堂​之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针灸治疗珐 1.毫针疗法 (1)取穴:①中央型腰椎问盘突出取主穴肾俞.白环俞.膀胱俞.腰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配穴 ...

  • 『名医经验』卢传坚教授治疗痤疮学术思想探析

    卢传坚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卢传坚教授业医二十余年,致力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对痤疮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临床诊治效 ...

  • 『名医经验』张觉人教授运用益气固脱法治疗急危重症经验

    益气固脱法是具有传统医学特色的危重症治法.笔者有幸受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觉人教授指导,跟师查房.门诊.出诊.目睹张师运用益气固脱法治疗危重症.张师认为现代医学急症的快速发 ...

  • 『名医经验』张树本主任医师应用奔豚汤临床治验举隅

    张树本主任中医师系重庆市首批市级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出名门,从医50余载,医道精深.学识颇丰,擅长以经方治疗内科杂证.笔者现就跟师临床中经方运用治疗奔豚气证,以示一斑. l临床资料     ...

  • 『名医经验』张建夫教授治疗癫痫经验

    张建夫(1924一),男,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西府名医. 1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癫痫的认识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 ...

  • 『名医经验』张士舜治咳嗽案

    赫某,女,40岁,1974年生,2014年11月14日初诊.就诊时令:立冬. 患者主诉咳嗽,黄痰,伴有咽痛,鼻塞2个月.患者于2个月前因妇科手术而抵抗力低下,感受外邪,开始出现咳嗽.咳吐黄稠痰.咽痛. ...

  • 『名医经验』张金良主任医师“组药”汤方治疗胆石症经验

    张金良主任医师为黑龙江省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张金良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具有利胆排石功效的"组药"汤方,临诊时巧妙加减,其效如神.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良多,兹将 ...

  • 『名医经验』张文泰运用民间验方经验

    家父张文泰老中医,数十年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曾多次拜民间中医骨伤.中医外科.中草药师为师,并非常重视对民间单方的收集.整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验方,具有简.便.廉 ...

  • 『名医经验』吴旭:通督温阳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吴旭,男, 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1991年师承著名针灸学专家邱茂良教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 ...

  • 『名医经验』张正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张正浩教授自1968年从本校中医本科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善治临床各科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对张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感触良多,获益匪浅,现特择录吾师治特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