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邮 记 游

高 邮 记 游

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历史学博士,学者,有多部历史著作,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过。几次看到他在微信圈里表达:当代苏州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江北人,前有陆文夫,今有王尧。我知道这位历史学者也是江北靖江人,他说这话有以彰家乡的意思。不过他的话也引起了我对江北的兴致。

某一日驱车前往长江南岸边,那位历史学者关于江北的话牵引我,张望对面的江北,一时兴起过江去看看的想法,心里斟酌过几个江北的地名后,选择了高邮。

是高邮的几个关键词吸引我:早在春秋时代的古运河邗沟经过高邮,秦代设邮亭在这里是高邮地名的来源,这些说明高邮自古是交通要冲,高邮也是今天江苏省的地理中心。如果说这是地理的吸引,而“古有秦少游,近有汪曾祺”就是人文的吸引了。词如秦观的婉约,小说散文绘画如汪曾祺的含蓄节制、娓娓道来,让人透过冷硬感觉到这个世界里的温软。

与高邮的第一个照面果然与汪曾祺有关。在办完酒店入住手续,服务人员递过房卡的同时,也递过一个小纸盒说是送我的小礼物,里面是两枚涂画过的咸鸭蛋。高邮的咸鸭蛋和双黄鸭蛋应该是早就有的,不过我还是从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这篇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得知高邮咸鸭蛋的不同:高邮咸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文字里除了对故乡的眷恋,高邮咸鸭蛋本身也当是极好的。

运河上的行船还如从前那样忙碌,岸边秦时的邮亭已是一处文物,河堤后的盂城驿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旧巷矮屋的门前,零星闲坐着消遣的里人。盂城驿的确已经古旧沉默,即便是辟作旅游景点,也难以再现当年车马疾驰的热闹来。不过从盂城驿的名字仍可沉思于此地的人文,自高邮邑人秦观的一首五言诗中一句“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嵴”,始有盂城驿一名。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少游村,秦观的故居仍在,不过高邮更有名的秦观遗迹当是文游台,这是秦观、苏轼几个北宋璀璨文星的相会之地。苏轼过高邮与秦观、孙觉、王巩雅集于此,虽然没有在京城的西园雅集的阵容强大,四人在文游台的集会也足以名垂青史。这就是文化和文化人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文游台仅一土丘,高不过十数米,不过在淮堧平阔的土地上,也难得有此突出的一丘,以地势助兴苏轼、秦观几位的雅兴。今天走进文游台,拾级而上,在秦观婉约的文辞中稼禾尽观,思绪神游。

文游台早在四人集会不久的北宋当代,就兴建起来,开始供后人瞻仰雅士风采,追古思今。据说这里原是东岳庙,也即泰山庙。如今的泰山庙仍在侧旁。

因泰山庙让人想起汪曾祺,他在小说《大淖记事》里写到,爱巧云很坚决也朴实的小锡匠就是在泰山庙后的坟地里被人打残的。不仅泰山庙一地,如今高邮的地名被人熟知,都有很浓的汪曾祺口吻。那个比湖小,比池塘大的大淖河名气最大,城北的承天寺有他的小学。如今高邮人在他家所在的东大街、科甲巷、竺家巷一带,兴建了现代感十足的汪曾祺纪念馆,保留他的故居紧贴在纪念馆后。听说故居里仍住着他的族人,是他妹妹妹婿或者弟弟一家。我路过的时候,一个老人开门出来,提着椅子,放下椅子就悠闲的坐在门口。不知是他弟弟还是妹夫,面相有点像,眼神里也能看出有文人气质。这样的家庭,受到濡染也是正常的。

竺家巷口的东大街一片,新恢复了几家汪曾祺小说里提到的店铺,东西往远处,是老街的样子,满街都是人间烟火气。

汪曾祺纪念馆内外都一样现代时尚,参观线路也设计地很科学,走完全部纪念馆,汪曾祺和他的作品、他的高邮都留在脑子里了。不过,离开后闭目回顾,还是写着汪曾祺著名语句的一面墙印象深刻,最深刻的是末尾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有人说爱家乡最直接的爱法就是爱家乡美食,在酒店收到的两枚咸鸭蛋让我记住了高邮,满街商店看到的咸鸭蛋包装盒加深了我对高邮的记忆。

汪曾祺当年在西南联大受业于沈从文,他的小说场景也在河边,他《大淖记事》中的巧云也有他老师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影子。不过湘西凤凰的水土自然与高邮不同,上下翠翠渡船的是小镇和乡下人,河水洁净,过往摆渡人也如水一样的纯真。而大淖河码头连通的是一串大的世界,多的是富贵繁华地,巧云所遭遇的更多是见过世面的人。从翠翠和巧云身上都看到了人性的纯良,不过身处运河大世界的巧云,结局不是如翠翠那样仍在朦胧纯净的爱的期盼中结束,而是参杂了欲望的阴影,观者心中有些悲凉。

在高邮江北运河边的水乡场景,让我再次思考那位历史学者所说,苏州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代表,而当代江南文化的代表人物出自江北。陆文夫是泰兴人,少年以后就生活在苏州。有幸识得王尧,他是东台人,可能也是在大学才开启了苏州生活。而少年时代是人生记忆最重要的时代,他们的少年都在江北,是江北更阔大的水域和田野,是运河的历史厚度滋养了他们身体和思想的底子,让他们在苏州城墙、水巷围合的城中发酵滋生出大文化。

(0)

相关推荐

  • 高邮有个汪曾祺||李玲玲

    作者:李玲玲 "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高邮不仅有咸鸭蛋,还有个汪曾祺,这是特定时空里的惊奇存在. 前些日子,读了汪曾祺<人间草木>的散文系列,他笔下的一草一木,肆意 ...

  • 上海博物馆藏沈周《西山记游图》卷高清详解

    X 明 沈周 西山记游图卷 纸本墨笔 28.6x867.5cm 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藏金笺.墨笔.此卷为沈周记游西山屐踪之作,图中溪山连绵,山径曲折逶迤,悬瀑急湍,长桥横贯,茫茫太湖,雄伟壮阔.湖 ...

  • 大师名篇|祝枝山 小楷《东坡记游卷》(高清)

    <东坡记游卷>为纸本,纵13.4厘米,横269.6厘米,款署"癸酉八月十二日步月宿东禅寺书此,枝山祝允明".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卷首题"东坡记游", ...

  • 高清碑帖-明 ·祝允明《东坡记游》

    祝允明楷书<东坡记游>卷,这卷小楷书录东坡记游若干节,为祝允明五十三岁时书写.其时,书家正值盛年,可谓其小楷书之代表作.款署"癸酉八月十二日步月宿东禅寺书此,枝山祝允明" ...

  • 山东东阿|吴福木:“五一”记游十首

      "五一"记游(古韵十首) 吴福木 小泰山 (一) 有意凤凰山,却登小泰山. 海拔五百米,来此修成仙. (二) 岱岳遐迩尽,此山不曾闻. 方圆一百里,最是撩人心. 举家出游 举家 ...

  • 记游松风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记游松风亭 苏轼 [宋代]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

  • 辩证不凭脉疗效也很高——兼记逢春兄济南行

    一三生 中医要凭脉辩证,可是也有人仅凭望闻问,不诊脉,辨证论治的效果也很妙--这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逢春. 逢春年轻时患了重病,几十年一直在求医问药,后来通过民间中医网,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医,从此发奋学习 ...

  • 湖养贤俊筑飞英 州生福地铸观音(湖州记游一)

    秦始皇大将军见滴血的兔尾巴,灵光一闪发明了毛笔,先有毛笔才有铅笔.钢笔等,这些是文化人或者是现代人具有的共识,至于是那年在哪里并不重要."笔墨纸砚"为国人文房四宝,笔占鳌头,其它& ...

  • 老何黄山记游·之三:黟山非黄山考

    老何黄山记游·之三: 黟山非黄山考 [文人好辩,非说黄山是黑山] 文人多好辩.关于黄山之本名究竟是黄山还是黑山?近代文人并不甚重视事实,反而有人乐于援引二手三手非信实之资料,曲为之论,试图证明黄山之本 ...

  • 祝允明《东坡记游卷》:堪称楷书中的“金字塔尖”,流传500年

    提起祝允明或许你觉得陌生,但是提起祝枝山,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唐伯虎题材影视剧中,祝枝山算是搞笑担当,尤其是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祝枝山给人一种不学无术.恒蒙拐骗的感觉. 祝允明&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