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乐人程海龙【程银昌】

井头的故事

(八)

逗乐人程海龙

在大集体时代,大家在一起劳动,春种秋收,有苦有乐,许多有趣的人和事,时至今日,人们谈论起来,还是那么历久弥新,不觉让人回眸一笑,且回味深长。

八队程海龙,中等身材,方脸大眼,说话声音洪亮幽默,开口就是哈哈哈,闭口也是哩哩哩,真不愧是个名付其实的乐天派。他走起路来不慌不忙,做事稳稳当当,队里的大人小孩都乐于同他拌嘴逗乐,尤其在上午和下午的劳动歇息时间里,队里的年轻姑娘们总是爱撩他,逗他开心。

那是一个秋天收割的季节,在长身地劳作时,到半晌休息的时候,海龙把上衣一脱,往西头的岸根方便去了。

这时爱琴、荣分、记香看到海龙上衣口袋里的烟袋和烟袋锅露在外边,三个小姑娘灵机一动,把地头的二颗干驴粪蛋拾起来,用手撕开,揉搓成与烟丝一样大小的粉丝。爱琴、荣分两个人坐在衣服的旁边,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挡住其他人的视线,记香迅速拿起海龙的烟袋,把揉搓好的粪蛋丝偷偷地放进海龙的烟袋里,并小心翼翼地和袋里的烟丝搅拌了几下。随后,她们三个人又快速离开。

海龙解小手回来,往地头的石头上一坐,随手从衣服的口袋里摸出烟锅,眯着眼睛极其熟练地把烟锅伸进了烟袋里,用力地挖了一下,又轻轻地用手揉了揉,一锅烟丝便平展展地从烟袋里端了出来。只见海龙把烟杆夹在左手的中指下,大姆指和二姆指夹着火柴盒,右手从盒里摸出一根火柴来,蹭的一下把火点燃,不慌不忙地把火头送到烟锅上,然后用嘴嗞地猛抽一口,烟丝便燃着了。烟从烟杆里传到了海龙的嘴里,送进了他的五脏六腑,在肚里转了一圈后,他一张嘴巴,余烟便从他的嘴里跑了出来。

爱琴、荣分、记香坐在离他五六米的地头,三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海龙,不敢出声地关注着他此时的反映。

海龙还是眯着眼,不慌不忙地一口一口地抽,然后,在一口一口地吐,那种舒服的样子真像个活神仙。

一袋烟抽完了,他竟没有品出加了驴粪的味道来,惹得远处的三个小姑娘不觉地在心里暗笑。

海龙把吸剩的烟末扣在地头的石头上,又稳稳当当地装上了一袋,低头把烟锅按在仍然燃着的烟末上,用力地吸上一口,顺势便把烟杆又端了起来,这一次烟刚进到肚里,他便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被憋得通红,鼻子里也流出了青涕……

坐在他身边的老队长,拍了拍海龙的肩膀,大声地责备他:“海龙,你抢什么?吸口烟,还用使那么大的劲吗!”

海龙站起来,用右手按住鼻子用力地擤了二下鼻涕,接着便又一小口一小口地吸了起来。

三袋烟过后,老队长宣布继续干活,所有歇息的人便都站起来,投入到了秋庄稼的收割战斗中去了。

三个年轻的小姑娘跟在海龙的左右,一边割,一边哈哈地大笑。

海龙回过头来,一本正经地大声训话道:“你们笑什么?操心干活吧!别让镰刀割住脚了。”

爱琴说:“海龙叔,你今天抽旱咽的时候,怎么憋得咳嗽了起来?”

“嗨,吸劲太大了,把凉气吸进肚里了,憋的不舒服,自然就咳嗽了。”

荣分说:“海龙叔,今天的烟丝是不是婶婶给你加了香油?”

“你婶子那肯舍得!”

记香说:“那可不一定,看你今天抽的特别舒服,一定是加了香料了。”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出来。”

三个小姑娘听到这里,都又一齐笑了,笑声惊得岸边大柿树上的喜鹊也“吱吱喳喳”地狂舞起来。

队里种上小麦以后,队长就安排刨红薯了。刨红薯时,都是早吃饭,上午刨一上午,到下午了才把刨开的红薯收摘好,串成堆。然后,有队长掌秤、会计翻开账本,按抓号的顺序开始分配。

冬天天短,分着分着天就黑了,队长把马灯点燃起来,然后继续分。如果当天刨的红薯,会计没有估摸透,开了份子小了,余下的红薯还得再分第二次,等分完红薯,回到家就半夜了。

那时,社员们往家拿红薯,主要靠肩挑车推,劳力少的人家以挑担为主,家庭大、劳力多的农户都有一部小推车,依靠车子往回推。红薯一分罢,崎岖的山路上,马灯悠悠、手电闪闪,夹杂着喊爹叫娘的声音,还有小推车刹车的吱咕声,瞬间就把漆黑的夜晚吵得沸沸腾腾。

为了分红薯,在外地工作的工人,这时节也要赶回来,往回担挑红薯。

然而,程海龙却独树一帜,这么大的事他也从不放在心上,他让他的孩子、姑娘们管担挑、推拿。他把棉袄往身上一披,点着他的旱烟锅,一口一口地吸着,迈着他那四平八稳的步子,跟在孩子们的车后,悠悠然然地向家走去。

有一天,在西沟刨红薯,半晌休息的时候,记香在北岸跟的扁豆秧上,发现了一个胀鼓虫,她赶忙唤上荣分和爱琴,三个姑娘看到绿色肥胖的胀鼓虫后,就悄悄地一合计,决定拿它再逗一下程海龙。

记香摘一个扁豆叶,荣分用两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把胀鼓虫夹到叶子上,记香迅速把叶子一合,拿起来就跑到海龙身后。

海龙此时,正在低头抽烟,后背上的衣领口正好敞开着,记香一举手,把豆叶一松开,青色的胀鼓虫,一下便顺着敞开的衣领钻进了海龙的脖子里。

海龙立刻感到凉不丁地有东西在脖子里动,身子不觉一摇,胀鼓虫便顺着他的后脊梁沟滑了下去。

“啊呀!这是怎么搞的?”他一下就跳了起来,赶紧把上衣脱了下来,又是挠又是抖……平时四平八稳的样子,此时此刻便一扫而光,他急急地在地上颤抖着跳了一大阵子……惹得队里的男女老小都哄堂大笑,记香、荣分、爱琴更是笑得乐弯了腰……

(本文根据程海根口述,整理改编程银昌。)

2021年8月20日于朝阳-程银昌

【作者简介】:程银昌,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井头村人,自幼热爱文学,勤于写作,先后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文章。现为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首都文学》特约编委。

敬请点击欣赏作者其他文章:
1、《记岳金山同学失事前前后后》
2、《试工(小说)》程银昌
3、《红土坡上的护秋人(小说)》程银昌
4、程银昌散文
5、《三弟,留给我的思念》程银昌
6、《小玩具牵出来的大生意(小说)》程银昌
7、《共同的心愿》程银昌
8、《跟着张医生去出诊》程银昌
9、《三箱红山楂(小说)》程银昌
10、《悼念同学文生》程银昌
11、《贩菜人的境界》程银昌
12、《昔日的辉煌》程银昌
13、三弟留给我的痛\程银昌
14、巧动骑驴小媳妇【程银昌】
15、刘家胡同里的能人【程银昌】
16、程同吉做小推车【程银昌】
17、猴拳宗师程维同【程银昌】
18、井头的小铁梅【程银昌】
19、南国打工记【程银昌】
(0)

相关推荐

  • 我们祖辈的吸烟工具:潮烟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里但凡吸烟的人,基本都有一根烟管,这根烟管就是走出历史舞台的潮烟管.那时还不流行卷烟,或者虽已有了卷烟,但毕竟吸潮烟比吸卷烟过瘾且划算,便习惯吸潮烟了. 潮烟,是一种烟丝,放在 ...

  • 【灵璧美文】父亲三嗜

    父亲三嗜 文/晏金福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图文无关) 子曰:"子为父隐."<三字经>说:"子不言,父之过."我们是共产党人,唯物主义者,自然不拘泥于 ...

  • 刘淑兰丨母亲的长烟袋

    母亲盘腿坐在火炕上,嘴里叼着她那长长的烟袋,一只手托着烟袋杆,亲切地叫着我的小名:"青儿,给我点烟!"我高兴地叫了一声:"妈--"被老伴儿把我从梦中叫醒.那温馨 ...

  • 岁月如歌:自制烟卷儿

    自制烟卷儿 过去,由于家庭贫穷,虽然一盒烟卷的价钱不是很贵,但人们也很少买烟卷抽,光那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的花销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有闲钱买烟抽.人们只有在遇到比较重大的事情时才买上两盒烟用来伺候 ...

  •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枫叶:剪辑时光深处的故事

    "中原红木杯" 文 :枫叶 / 图:堆糖 "光阴逝水流,不觉老了春秋." 然而,记忆总像岁月梗上开出的一串花朵,一直鲜活在时光深处,温馨中又带着一丝涩涩的酸楚. ...

  • 乡土散文丨父亲的烟斗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侵删) 我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父亲>,一首是崔京浩的,"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另一首是刘和刚的,"我的老父亲,我最 ...

  • 乔加林 | 烟袋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

  • 相军原创散文丨父亲的烟锅

    父亲的烟锅 文/相军 父亲嗜烟,全村闻名.无论走到哪里,父亲腰间总别着那杆长长的烟管. 记得那年秋天,我外出时偷吃了生产队的一个玉米穗,被人发现,告知父亲."这么小就敢偷公家的玉米,长大后还 ...

  • 西北作家 || 兰宏伟:三舅的烟袋

    三舅的烟袋 文/兰宏伟 三舅是大妈的兄弟,是甘肃人,出于礼貌,我也就随着叫他三舅了.他是每年夹在浩浩荡荡的麦客大军中来的.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三舅很辛苦,他要和所有的麦客一样,去忍受奔 ...

  • 烟锅巴

    烟锅巴 作者 ▏天一山人 父母在,我们就还有地方任性撒娇,尽管我们已经是婆婆级别的人了. 几个多年不见的娃儿朋友聚在一起,少不了问候各自的父母.记忆中的叔叔阿姨们,总是栩栩如生,鲜活灵动. 满芳一见到 ...

  • 姥姥的铜烟袋

    姥姥的铜烟袋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总是有一总怀旧的感觉,尤其是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尘封的记忆便打开了闸门,往事历历在目,和过电影差不多. 姥姥已经走了十几年了,那时她已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虽然年 ...

  • 徐德培 | 爷爷的旱烟袋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二姑娘打洋伞   楝树下为爷爷梳背 当年那些学生   七亩褶子 布达拉宫里的虔诚   打草鞋 草堆洞里的温暖与快乐 爷爷的旱烟袋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