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人人都会,但你了解沟通的四个维度吗?

发布时间:2020-12-21 

0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先哲老子这句话,我理解是自然法则规律无处不在,引导、规范和制约着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我们就不会出现困顿。

因为人与自然界的人、事、物的沟通,主要通过无处不在的进行交换,人也时时刻刻处于各种信息包围中。

沟通,就是一个信息互动交流的过程。

从沟通的场合划分,包括家庭亲属之间的沟通、学校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职场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社会生活事物中的沟通等等方面。

无论哪种,沟通总是要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今天,我从沟通的目标效果,把沟通分为4个层次:自我型沟通、僵固型沟通、互惠型沟通,立体型沟通。

02自我型沟通,

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沟通模式

 

自我型沟通,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自己的的想法,不顾及对方,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到对方,以此达到沟通目标。

 

唠叨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型沟通。

 

唠叨属于一种语言攻击,唠叨的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只考虑自己的目的,没有考虑对方的理解能力,对方的心情状态,以及对方的工作安排,没有设身处地用同理心思考对方的处境。

其实,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对自己不间断唠叨,自己能受得了吗?

人性,经常会自动化会考虑自己感受和利益,越是唠叨,越是不能举出论据去证明,听的人会越逆反,拒绝沟通下去。

冷暴力,是另一种自我型沟通。

 

互相不主动说话,不正眼看对方,通过猜谜一样的方式观察对方,以此进行最低限度的活动。这是一些家庭内经常见到的沟通方式。

比如,孩子犯了错,父母不搭理、冷落孩子,觉得这样可以惩戒孩子,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其实这只是父母单方面想法,孩子往往会感到焦虑、孤独和无助。而这种情绪又阻挡了孩子去反思错误的原因。甚至孩子为了讨好父母,不加思考,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如果父母耐心帮孩子分析思考前因后果,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效果也许就不同。

职场上冷暴力是上司不管不问员工状态,把员工当机器人,认为输入指令就一定会有目标结果。员工长时间机械接受指令去工作,面对冰冷的机械设备和严苛的考核数字。只要表达自己的意见,领导就会用一句“我要的是结果,不要跟我解释”来怼回去。这样的公司,员工辞职走入,也只是早晚的事。

自我型沟通,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因为沟通的主动方只顾以自我为中心。

03僵固型沟通

一种不加思考的固化沟通模式

 

有的人机械照搬对方原话,而自己思维完全被语言本身控制了。别人不一定是有意控制,而是自己的思维僵化禁锢,自己陷入了僵固型沟通。

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一书中,记录了审判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过程。艾希曼和他的同事就是借助“办公室语言”或“行政命令”回避责任。例如,如果问他为什么采取了某种行动,他会说:“我不得不做。”如果追问为什么“不得不做”,他就会回答,“是长官命令”。

有的公司员工只要完成任务就了事,不考虑能否有更优的解决方法,而上司往往也是自我型沟通,安排工作指标和任务,不考虑下属工作状况和完成能力,只是硬性命令,竭尽全力督促手下员工。看似完成了,但是质量不长久,是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暂时的质量,完成了后,大家就逃离,再也不愿碰复盘改进,最终公司长远利益受损,又反过来影响所有员工切身利益。

工作要完成,但是人文素养也要具备,情商格局和也要高,一个人多种素质都具备,无论哪种沟通,都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04互惠型沟通

一种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沟通

古语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利,是益的基础,就像人们生活工作获利,而获利后的目标是互相收益,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对方。沟通,不仅仅是互相获得看得见的利益,而且还有互相得到金钱以外的收益。

家庭里,亲人之间出于经济互助,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也是一种互惠型沟通。

时帮助,常常牵挂,时时安慰,经常理解,这就是一种互惠型沟通。

职场上,员工之间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不仅得到利,获得收入报酬,还能互相获得益处,开阔了视野,感受到温馨。这也是一种互惠型沟通。

聪明的公司明白这点,经常举办公司聚餐或者团建活动,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还利用工作间隙和各部门员工交流,既能润滑紧张忙碌的工作关系,也能倾听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看似多花了时间,实际上收益大于成本,整体上促进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

05立体型沟通

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全方位沟通

 

不仅是语言沟通,而且是心灵情感价值观的高度契合,互相深度理解对方,即使天各一方,或者时间跨度久远,也能互相理解和支持。

 

比如形容恋人沟通的境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一种立足于互惠型沟通,而又超越的立体型沟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说的是这种沟通层次。沟通双方达到了心领神会,心心相通的程度,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简单动作,就可以传达出很深刻含义,对方也能理解。

孔子学琴对《文王操》领悟的五个阶段,虽然是单向沟通,但是也可以借用来描述沟通的深层次状态。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实践方法。他曾经向当时著名的一位名叫师襄子的琴师学习弹琴技艺,以便掌握琴艺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乐师师襄子教授给孔子一个曲调进行练习,孔子掌握了以后,一连反复练习了十天,也没有要求再添加新的曲子进行学习。

师襄子感到奇怪,就说:“这一曲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还需要继续练习。”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我听了你弹得曲子,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下一步可以学些新曲子了。”然而,孔子还是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还需要继续深入。”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再来问他:“这个意蕴,你已经领会了,你的琴艺里面表达了情感和意蕴。”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还要继续练习。”师襄子觉得孔子讲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催促了。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再次来到孔子跟前,却看到孔子正在专致于抚琴之中,面色肃穆沉静,好像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好像心旷神怡,显出了洞穿幽远深邃的表情。而后边抚琴,边开口高兴地对师襄子说:“我体会出了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有王者之相,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这个人,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师襄子听了以后,赶快恭敬地离开坐位,给孔子施礼,拜了两拜,说:“原来我老师教我这个曲子时,就说过了,此曲的名字正是叫《文王操》呀”。

这种沟通,就是效率最高、收获最大的立体型沟通方式。也是效率收获最大的沟通方式。

06总结

 

沟通的原则,就是沟通双方优势价值的交换提升。

读书就是提升自己综合价值,然后和同频圈子里的人互通信息,当自己超越了圈子平均水平后,会跃迁链接到更宽广深厚的新圈子,继续升级,这时会给更多的受众提供更大回馈,自己也能接收更多信息,这样就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不断迭代升级的模式。

这,就是沟通的良性循环模式。

原创:昆仑云曦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