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举色彩静物写生教程(三)

第三部分 色彩知识

一、色彩的形成:

因为有光,我们才得以看到绚烂丰富的大自然。光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色彩的起因。光让我们感受到瑰丽的色彩世界,也决定了我们视觉对自然界的感知。没有光线,色与形在我们视觉中就消失了。我们在绘画中运用的一切有关色彩的法则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二、认识色环:

根据色彩形成的规律,我们对色彩的原理进行总结,形成了色环。色环能帮助我们认识色彩、创造色彩,是打开色彩艺术世界的钥匙。(如图)

1、三原色 三间色 复色

三原色:构成一切自然色彩的基色:红、黄、蓝。在色环上三原色相加等于黑。

三间色:三原色的任意两种色等量混合形成间色:红+蓝=紫、 红+黄=橙、蓝+黄=绿。

复色:三原色任意混合形成复色,复色是大自然的主题色。实际意义上的原色和间色是不存在的。我们进行色彩写生练习或色彩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表现复色的过程。大自然是由复色组成的。

2、色彩分类:

邻近色:在色环上,相邻的两块颜色属于邻近色,邻近色变化小,非常和谐。

同类色:在色环上,60°以内的色彩属于同类色,同类色具有共同的属性,比较和谐。

对比色:在色环上,120°对应的色彩属于对比色,对比色缺少共性,彼此有互补倾向,对比强烈,不和谐。

互补色:在色环上,180°对应的色彩属于互补色。色环上的三对补色:红与绿、兰与橙、黄与紫。 互补色对比非常强烈,互补色的运用在色彩写生和色彩设计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三、色彩的四要素

自然界中,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四个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和冷暖。

明度:

所谓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浅度,在素描上指明暗关系。任何一块颜色,只要看得见,就具备一定的亮度,这种亮度变化可以用一定的量来界定,就产生了层次的变化。明度的变化重在层次渐变和深浅推移,这是色彩绘画和色彩设计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色相:

顾名思义就是色彩的相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相特征,也就是色彩的名称,是红还是蓝,是粉绿还是中绿,强调色相的意义,主要是更好的区分色彩的差异。

纯度:

所谓纯度,又称饱和度、鲜艳度,指颜色本身纯净的程度。大自然具有千变万化的色彩,但纯度较高的色彩较少,几乎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纯度变化不一的灰色组成。

冷暖:

色彩会对人类的情感起到一定作用,通过色彩联想产生情感倾向。有温暖感的色彩就是暖色,如红、橙、黄,暖色给人带来热闹、鲜艳、愉快、热烈的感觉。让人感觉冷的颜色属于冷色,如蓝紫色,冷色能够让人心绪稳定,给人以冷峻、严寒、凉爽的感觉。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对性。(如图)

四、色彩关系

根据光线的照射,我们的眼睛感受到自然物体与空间的存在。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如图)

1、固有色:

物体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物体本来的色彩统称为固有色。

2、光源色:

即光源的颜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阳光下,受光部呈现明亮的黄色,在室内,物体的受光部则呈现淡淡的青紫色。

3、环境色:

物体本身受到周围物体和色彩的影响,从而产生的色彩变化称为环境色。例如红布上的梨子,暗部反光呈现橘红色,即为环境色。环境色使得物体与周围统一在相互依存的和谐的整体中。

五、色彩的对比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产生出明显的差别,被称为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同时对比即把两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或存在于同一视野中,产生彼此属性的差异。连续对比即一种颜色接受先前另一色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感觉。

1、明度对比: 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将相同的灰色,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灰色感觉比较亮,白色上的灰色感觉比较暗。(如图)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2、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会发现,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而在黄色上的橙色则有偏红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它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 当对比的两色, 具有相同的纯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就越明显; 两色越接近补色, 对比效果越强烈。(如下图)

再比如(如下图)两个色相差大的一红一绿的背景上,紫色圆有明显的不同,红色背景的圆泛蓝色,而绿色背景的圆泛红色。并置的色相根据背景所产生的残像,向心理补色靠拢,这就是色相对比的结果。主题与背景面积越大对比越强烈。

3、纯度对比: 同一种色根据周围不同色彩的影响,纯度会升高或减弱。(如下图)左边背景为无色系的灰色,而右边背景为高纯度的蓝色,同样的红色圆,左边的圆显得纯度低,而右边的圆显得纯度较高。像这样因背景的纯度不同而产生的变化效果称为纯度对比。

4、补色对比: 色彩的互补关系,是人的视网膜,适应自然,感受光线,自觉生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当发现一种色彩时,便会自觉产生对其补色的需要,这种视觉反应即为补色对比。补色对比是视觉残像的结果。下图中的三对补色中各有一个灰色的圆,每一个色块中的圆都倾向于补色。例如绿色中的灰色圆倾向红味,而红色中的灰色圆则倾向绿味。

补色对比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并置互补,以下图花卉为例,三种颜色的花卉放在相同的白色背景前,紫色花卉上的台布偏黄灰色,黄色花卉上的台布偏紫灰色,而红色花卉上的台布则偏绿灰色。

二是受光照射产生的明暗互补关系,如下图室内静物写生与室外风景写生的两幅作品,室内受光。亮部青冷,暗部暖绿。室外风景写生,亮部黄橙,暗部青紫。室内室外的物体明暗都呈现互补关系。

5、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紫使人感觉寒冷),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室内光线,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室外光线,亮部偏暖,暗部偏冷。远处偏冷,近处偏暖。同类色系,也有冷暖。如黄色系:柠檬黄偏冷,淡黄、中黄偏暖,橘黄最暖。红色系中,橘红色最暖,朱红次之,大红中性,深红偏冷,玫瑰红最冷等等。冷暖对比是人们感受色彩的情感倾向,是区别色性的关键要素。冷暖关系是色彩写生中处理色彩关系的灵魂,也是最难解决的环节。

六、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对比使得大自然生机勃勃,绚丽多姿。色彩的和谐统一则使我们的画面充满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如何通过色彩的多种对比关系达到色彩的和谐统一呢?

1、同类调和:

所谓同类调和,指同类色的组织搭配,同类色本身比较和谐,但容易缺少生气,必须加强明度和纯度的对比才能避免单调的气氛。(如图)

2、面积调和:

两种或更多的对比色放在一起,根据色彩构成的主次关系,加强面积的区别,增大主色块,减小次色块,从而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主导效果。

3、纯度调和

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幅画面上,可以减弱其中大面积的色彩纯度,保留小部分的色彩纯度,达到“大和谐,小对比”的整体调和关系。

4、共性调和

所谓共性调和,将所有色彩都融入一种共同的颜色,犹如带上有色眼镜,从而形成统一和谐的主色调。

本人声明:王昭举美术技法讲座,属于王昭举早年教学积累,如今整理发布,特此说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