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故事所说的“蛟”看来是一条成精的巨蟒,不过,蛇、蟒、蛟、螭这些动物似乎都与龙有相关,升级后都有化龙的可能,所以有精怪“渡劫”的说法。故事中的这条巨蟒没渡过此劫,结果过遭天雷击杀,这可能是它害人的果报。
【原文】
衡山县西北净居岩,有蛟窟于中。僧宗誉初至,乐其幽閴,谋结庵,为妇人数出扰,不敢留,避诸岳寺。绍兴十一年,僧善同来居之,才草屋数间。游僧妙印在他舍,妇人来与合,自腰以下即冷如冰,数日死。行者祖渊采木于山后,迷不还,凡五日,求得于老虎岩中,云:“一妇人令住此,今出求果饵以饲我。”岩口甚窄,仅容人身,而其中颇广,盖蛟所穴也。祖渊归亦病。是年四月几望,风雨暴至,遍山皆黑,电雷掣旋屋外。善同素不睡,宴坐龛中。夜且半,起明灯,闻声出龛下,如鼓鞴然,视之,乃巨蟒蟠结数匝,尾犹在户外。善同呼众僧以杖击去,既去复回,又击之,始趋入石罅,未及而震死。山水大至,冲室屋太半,已而月星粲然。明旦,视死蟒,长二丈许,围数尺,体皆黑方花纹。祖渊即日发狂,嗟惜数月,亦死。前后僧仆为所杀者凡八人。向时每夜山辄昏昧,虽月出亦然。自蟒死,夜色始明。今有屋数十间,僧十辈云。(善同说。)
【白话语音文字版】
衡山县(湖南衡阳地区属县,现名同)西北部有个地方叫净居岩,据说这里有蛟(传说是龙的一种)窟。僧人宗誉是最先到这儿的,他喜欢此地幽僻无人,打算建个修炼用的小庵房,但他屡次被一个妇人出来打扰,于是不敢在此留居,跑到南岳衡山的寺庙里住了。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僧人善同来此修行居住,那时候这里只有几间草房。游方僧人妙印是住另外一间房,那个女人来跟妙印睡觉,此后妙印感觉自己腰部以下体冷如冰,没几天,妙印就死了;还有一位行者叫祖渊,有一回,他在山后伐木,可能是迷路了,一直没回来。过了五天,净居岩的这些修行人在一处老虎洞里找到了祖渊。祖渊说:“有个女人让我住在这儿,她现在是出去找东西给我吃了。”这个“老虎洞”的洞口很窄,也就能容一个人身进去,但里面地方很宽敞,估计就是所说的那个蛟窟。祖渊被救回来以后也病了。那年快到四月十五的一天,突然来了狂风暴雨,遍山都是黑压压的,霹雳闪电就盘旋在屋外。善同平素是不睡觉的,他就在龛中打坐,快到半夜的时候,他起座点上油灯,听到龛下有声音,那“唿嗒唿嗒”的声音像是鼓鞴(皮质手动鼓风机)发出的,一看,原来是一条巨蟒!它身体盘结了好几匝,尾巴还在门外呢!善同马上招呼众僧人拿着木杖子把大蟒蛇打出去,打跑以后,它一会又回来了!于是接着再打,蟒蛇这才开始往石缝里钻,还没全钻进去,它就被雷霹死了。紧接着,山上的洪水来了,把净居岩这片房屋大部分冲毁,等一切风平浪静,天空净爽了,月亮星星灿然放光。天亮后,再看这条死蟒,有两丈多长,身围有好几尺,满身都是黑方花纹。祖渊当天就发狂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一直是哀婉叹息,这样过了好几个月,祖渊也死了。现在算来,前后有八个僧人、仆人被这条蟒蛇害了性命。以前,每到夜里,净居岩的山色都很昏昧,即使月亮出来也是这样子;巨蟒死后,这片山的夜色才开始明彻起来。现在这地方已经有好几十间房屋了,修行的僧人也住着十多个。(这事儿是善同说的。)【祥宏点评】:宴坐,具有修行状态的打坐;看来传说的“蛟”其实是一条成精的巨蟒,不过模糊来说,蛇蟒蛟螭这些动物都与龙有些相关,升级之后都有可能化龙,所以有“渡劫”的说法,看来故事说的这条巨蟒没有渡过此劫,遭天雷击杀,这可能也是它害人的结果。反过来说,它害人恐怕也是一种在它看来的“加分”;宋代很多僧道修行人会选择在深山幽僻之所自建庵房修行,《夷坚志》讲了不少;南岳衡山,五岳之一,自古就有很多寺庙道观,是修行人聚居的地方;故事所说的女人,看来是蟒精所化。祖渊的神识也被其所迷,见到的景象恐怕已经跟其他僧人不同。所以蟒精死后,祖渊的神识会发疯,这依然被其所迷的状态;人们开始以为那是个老虎洞,其实就是传说中的“蛟窟”,也就是那个蟒穴;龛,小阁子。说到“佛龛”,就是安置佛像的小阁子。善同所在的龛,应是个仅能容身的小阁;鼓韛,皮质鼓风机,古代常用于吹火。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7-《夷坚志》中的“神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