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颜真卿两大行书体系的双峰并峙,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晋堂书画

发布时间: 18-02-1709:37文化领域创作者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和作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大家都很熟悉,但长期总有声音发出孰优孰劣的议论。这种议论就像李白杜甫的诗歌孰优孰劣一样,被无数次的掀起。

不论是《兰亭序》还是《祭侄文稿》,都是在一定的特定场合与背景下产生的,这两幅作品虽然都是出自大家之手,但却因为不同的写作背景、写作者不同的心境,使得二者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各有千秋。简单地说,它们分别是一乐一悲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兰亭序》是后人临摹较多的法帖,而《祭侄文稿》则是临摹较少的书法,这是因为人们有先入为主的的观念,由于二王的书风早已在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烙印,所以很难再接受其它的风格。

我们作为学书者,这两部经典都是我们的学习典范,想要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提升行书临创水平,不仅仅是针对一种法帖临摹学习,两种行书体系的比较性临创学习、训练非常也十分重要。通过《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对比临摹,能够帮助我们:

1.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帖学体的两种基本笔法:一搨直下(王羲之)与篆籀绞转(颜真卿)的区别,提高用笔能力

2.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两种字势:内擫与外拓势态的区别,提高结字把控能力

3.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以侧取妍、优美多姿与以平取正、壮美宽博

4.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墨色枯润的自然转化,字形的随机生发,最终达到整体章法的和谐,以致无意于佳乃佳

5.系统提升两大行书体系临摹创作水平

那么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幅顶尖书法作品,它们直接有什么异同呢?我们在此简单分析一番。

相同点

一、两者都是文稿,也就是说还不是“成品”,但它们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感染力,都是神来之笔。非刻意而求之,少人工之安排,王羲之事后的几次誊写失败说明了书写艺术的不可重复性。

二、两者都存在涂改添加现象。《兰亭序》共28行,324字。有添加一处,删涂一处,涂改五处。《祭侄稿》共25行,234字。有添加一处,删涂七处,涂改七处(严格讲有九处),这一现象恐怕是草稿的特点之一。我们发现这些涂改和添加与其各自的通篇书风是极为吻合的,体现了作者一次性的生命流程。

不同点

一、风格各具特色

书法史学上有一个着名的论断用来概括各个书法繁盛期的风格:“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其中“晋尚韵”“唐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作出论断。所谓“韵”,是指一种韵味,一种氛围、一种气息,它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所谓“法”,是指法度,我们是可以从作品的笔法、间架结构中直接体会的。

《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 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

二、用笔各有千秋

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笔以内为主,大都露锋起笔,变化多端,转折灵动,利落洗练,纯出自然。因此,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书风,遒美劲健,流美中正,写得劲媚、清丽、活脱多变。《兰亭集序》中,笔画极简单的“之”字有20个,王羲之写的字字有别,决无雷同,在中国书法史上功莫大焉。

颜真卿书《祭侄稿》,用笔以藏锋为主,纯用外拓法,骨力遒劲,柔中见刚,时现渴笔,郁勃苍劲,铁画银钩,有篆意,厚重处浑朴苍穆,细劲处筋骨凝练,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一改初唐士人风靡“二王”之习,将篆书和草书的意趣纳在了行书之中,其在“二王”之外独辟蹊径,有继往开来之功。

三、章法均不拘细节

《兰亭序》的结构特征从结构造型角度来看《兰亭序》,它的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章法的安排完全取决于情感的抒发过程。

《祭侄文稿》全篇运笔畅达痛快,气势雄壮、豪迈,催人泪下,有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章法自然天成,毫无雕饰,作者并不在意字距、行距,时疏时密,完全是随心所欲。每一行的中轴线或左或右或倾斜。作品的前几行叙述了祭文的写作时间以及个人身份,情绪尚属平稳,心情比较沉重,行笔稍缓,行字中间有楷字,线条显得凝重而缓慢。用笔顺畅自然,起伏很小,章法和谐,表明其情绪处于自控状态。

当然,这两大行书经典的异同可不只有这些内容,具体的细节一言两语可说不清楚,需要在临摹中细细品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