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 丨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操作过程
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Messerklinger开创了经鼻内镜手术的新领域,即通过各种角度的内镜观察并彻底清除鼻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迈出了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一步。他提出,鼻窦炎起源于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包括钩突、筛泡、半月裂和筛漏斗,以及相邻的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的自然开口。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妨碍了额窦、上颌窦和筛窦的通气、引流功能,从而引起鼻窦炎。这一观点引出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问世。
1985年美国Kennedy最早提出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其最基本的内涵是彻底清除病变,根据内镜下所见和鼻部CT扫描所示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准确、彻底清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开放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和蝶窦开口,清理额隐窝,开放额窦开口,使筛窦术腔与额窦、上颌窦、蝶窦和中鼻道形成一个开放的窦口--鼻道通气引流系统,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和(或)可逆的黏膜,尽可能保留中鼻甲,以长期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和纤毛的传输功能,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而不必做传统的根治性黏膜切除(如Caldwell-Luc手术),从而把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保护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子和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这就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概念。
随着对鼻腔-鼻窦黏膜生理学(如黏液纤毛传输系统,气流与阻力,黏膜免疫)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鼻腔与鼻窦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保护功能,黏膜分泌功能以及开放良好的窦口和中鼻甲的重要作用,并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内镜鼻窦外科实践中去检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发展成今天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窦
鼻窦:
①上颌窦
②筛窦
③额窦
④蝶窦
手术基本原理
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内镜鼻窦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表明:
1、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有关。
2、清除病变、开放窦口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
病变的粘膜可逐渐恢复正常,遭到破坏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和腺体功能可得到恢复,从而实现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这奠定了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理论基础。
手术设备和器械
1、监视记录系统 包括监视器、视频转化器、图象记录系统等。
2、硬性鼻内镜 常用的主要有0°、30°和70°此外还有110°和120°内镜,使用频率较少。
3、手术器械 包括0°、45°和90°筛窦钳,各种角度的咬切钳和咬骨钳。
4、切割吸引器
技术应用
鼻内镜下鼻腔手术
1.难治性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矫正
3.后鼻孔闭锁修复
4.筛前神经切断、翼管神经切断
5.腺样体切除及鼻咽部病变切除
6.鼻腔良恶性肿瘤、占位切除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1.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开放术
2.鼻窦良恶性肿瘤、占位清除术
手术方法
基本方法包括两种:
1、从前向后法
①切除钩突
②开放/切除前组筛窦
③开放上颌 窦自然口
④开放/切除 后组筛窦
⑤开放蝶窦
⑥开放额窦
⑦术腔填塞
2、从后向前法
适用指征:
有前期手术史
鼻腔鼻窦解剖标识不清
单纯开放蝶窦
围手术期处置
术前
足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特别是炎症较重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局部应用高效的类固醇激素,粘液稀化剂也是常用的辅助药物。
术中
清除鼻腔和鼻窦病变;
正确的粘膜取舍与结构重建。
术后
足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局部应用高效的类固醇激素,粘液稀化剂;
个性化随访,行鼻内镜术后复查。随访时间最少为6月,长期随访应在12月以上。
手术并发症
颅内并发症:颅内血肿、气脑、脑脊液鼻漏、脑膜膨出及脑实质损伤等。
眶及眶周并发症:视力障碍、眶内血肿及气舯、眼球运动障碍。
鼻内并发症:术腔粘连闭塞、窦口闭锁、出血、全身并发症。
鼻内镜外科技术延伸
鼻-眼相关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
泪囊鼻腔造口术
眶减压术
视神经管减压术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垂体瘤切除术
颞骨岩尖部病变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