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个人需求表"做正确选择?

前些天,在一个职业生涯的微信群,老师让我们按个人喜好对以下职业排序:1管理、2专业技能工作、3自由职业、4创业,群里的一位小伙伴将管理工作置于最前,理由是"赚钱多,更随性"。我回复他"管理者的生活一点儿也不随性,非但如此,还很苦逼。"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奔赴前线,没有太多留白时间是管理者的日常。虽然不知道那位小伙伴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会不会改变最初的选择,但我想,还是会有不少人把成为管理者作为职业生涯奋斗的终点。毕竟,世界那么大,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思索:我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小时候,虽然我们不知选择的意义,但一样可以做决定,比如:放学后和朋友们一起玩;吃饭时吃青菜。幼时,出于本能,我们做选择。长大后,我们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基于当前趋势,来做选择。我们考虑了太多外在因素,却惟独忘了问这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我不是说趋势不重要,而是把个人需求和趋势结合更为关键。

了解自己是明白个人需求的基础,诚实面对是了解自己的起点。试着抛开外在影响因素,回顾一下过往经历,想想吸引你注意力的事有哪些,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我回顾过去时,我找到了让我有成就感的事————坚持每日写作、在短期内带领团队冲刺到全国销售的第三名。这些事的背后,代表着我的选择倾向————那些有挑战性的事。确实,我在做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时精力最为旺盛。

在明白个人需求后,我们可以把这些点罗列出来,一列写上你的需要,一列写下你回避的事,可以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手机app里,我把它称为"个人需求表"。诚实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我的"个人需求表"中,"需求"一栏,写着"有挑战性的工作、更多留白时间、更高效的社交";"回避"一栏,记录着"重复性劳动、工作时间占满整个生活和过度应酬"。这是我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标准。

承认自己回避的问题并不丢人,相反,它能帮助我们避开那些不适合自己的错误选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宝贵的事情上,而非一味试错。避开错误选项,剩下的,就是你要走的路。

与君共勉之。

上一篇:如何让"难事"变得容易?

相关阅读: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

68/100 爱上写作的每一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