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外交官的风采

她们就是外交部的唐闻生和王海容。

唐闻生生出生于美国纽约,是新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长女。1971年的唐闻生接待了第一次秘密来到中国的基辛格博士,基辛格博士调侃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可以竞选美国总统”。1950年,8岁的唐闻生随父母归国,1962年唐闻生考入“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她的英语能力在这里得到了超常发挥,在一、三年级各跳一级,仅用3年就完成了5年的课程,让师生均对她刮目相看。1965年,唐闻生分配在外交部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不出数年,唐闻生便脱颖而出,成为冀朝铸(中国红墙第一翻译,为周总理翻译17年)之后最优秀的英语译员。

唐闻生以一口流利的美国东部口音英语,使她成为冀朝铸的接班人。她灵活翻译以及端庄恬静的气质给外国贵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纽约时报》联合主编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就赞赏她:“她的翻译是如此熟练敏捷,我都无法感觉双方是在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1970年,无论是对中美关系还是对唐闻生个人道路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1970年10月1日这天,毛主席于天安门城楼于万众的欢呼声中会见了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两个月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处与斯诺第二次会见,外交风云便在中南海这斗室之间温和展开,两人共畅谈了5个小时。当时唐闻生担任翻译,外交部礼宾司王海容担任记录。领袖与伟人的这种尽显英雄本色的风采气度与不可名状的魄力,让唐闻生和王海容均受到极大感染。毛主席、周总理使中美两大国从对抗走向缓和直至中美建交,唐闻生几乎参与了中美之间所有历史性外交会谈,并成为这一历程的见证人!她的翻译为中国和世界的磨合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都在自传中提到过唐闻生翻译时所表现出的机敏和魅力。

唐闻生28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很快提拔为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后来,在毛主席最后一次出席并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王海容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不寻常的教育世家,她的祖父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是湖南颇有名望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无党派知识分子。王海容的父亲王德恒是一名共产党员,三十岁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为国捐躯,年幼的王海容姐弟成为烈士遗孤。

王海容于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系,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1965年毕业后周总理将她安排到外交部工作。工作初期,她负责外交部长与总理的文电收发以及文秘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她陪同毛主席出入于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虽然没有确定职务,但其待遇相当于当时的高级干部。1970年夏天正式由周恩来总理提名王海容为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1971年7月,正式任命礼宾司的副司长,参与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1972年5月至1973年7月任王海容为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后来她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这段时期可谓是王海容的“黄金时代”。

1976年9月毛主席去世后,她在中央党校整整呆了3年。直至1984年王海容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保留副部长待遇)。

王海容与母亲肖凤林和弟弟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就居住在中南海旁边,住房是以前某外国使馆的一部分。在毛泽东、周恩来辞世以前的这段时期,唐闻生和王海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她们一直是毛主席身边的优秀助手、得力女将,并在外交界乃至中国政坛崭露头角。毛主席谢世之后,唐闻生和王海容均从政治视野中淡出,更巧合的是两人直至晚年都终身未嫁、孑然一身,似乎并不完美,但无论怎样,她们这一生所经历的,正是一个成功女性的典范,她们是我国的巾帼传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