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十章

道经·二十章

绝学无忧。

吴澄:为学日益,必事事而为之,有一不能不知,则以为忧矣。惟绝之而不为,则无忧也。

原成:绝学无忧。

原成:吴氏曰“为学日益,必事事而为之”,此说不妥。“事事而为之”,老子会说“多闻数穷”,而不会说“为学日益”。

学学半,故曰绝学。“学”一分为二则有教、学之分。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按兑命,上学字谓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学半。敎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者也。

老子此章主要是针对“主观意志”做出的阐述。突出了凡事以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与凡事以“道”做为万物唯一标准,这两类人的不同表现。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老子用“绝学无忧”来强调对“主观意志”危害性的重视!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吴澄:以下言为学则有忧之事。唯阿皆应声,唯正顺,阿邪谄。几何言甚不相远也。何若言何如其相远也。学应对者,唯与阿其初相去本不远,而唯则为善,阿则为恶,其究相去乃甚远,故学唯者惟恐其或流于阿,此举可忧之一事而言也。

原成: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原成:吴氏此句亦沿用“为学日益”的解释,与老子本义失之,故不取。

老子此句亦是对“绝学”的延伸解释。唯与诃,一声之转耳,而“敬”不同。善与恶,一念之动也,而“德”不同。由此可见,凡物皆是矛盾体的存在,随所用不同而所得亦不同。唯与诃“绝学”则去诃,善与恶“绝学”则去恶。

凡物皆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没有不发生联系的“孤独”体存在,在思想上接这一点,就能做到以“绝学”观去观察事物的本质。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吴澄:荒犹广也。央犹尽也。畏阿之为恶则不敢阿矣,然此特一事尔,凡人之所畏而不敢为者,皆不可以不畏,其事甚多,而未易穷尽,此为学者之所以多忧也。

原成: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朢呵,其未央哉!

原成:老子用“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引出了本章的主题,即人是矛盾体存在。人是“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的矛盾存在体。以下部分,老子阐述了“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的对立统一。

社会上有一句话“身体是最诚实的”,这句话就是对“人是矛盾体存在”的最好注释。身体是“自然之我”,意识是“现实之我”。

“现实之我”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故“妄作凶”。“自然之我”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故善始且善成而终身不殆。

“矛盾”以“对立”开始,以“统一”结束。“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有统一性,故曰未央。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然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吴澄:熙熙,和乐貌。泊,静也。兆如龟兆之微拆。众人之为学者,徇外以为悦,如享太牢而食,可悦口者甚美,如登春台而观,可悦目者甚备。我则泊然而静,情欲未开,无端倪可见,如婴儿未能孩笑之时,一不知外物之为乐也。

原成: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独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

原成:“现实之我”外显,“自然之我”内敛。

乘乘兮,若无所归。

吴澄:乘乘谓寄寓于物。若无所归谓不住着于物。

原成:累呵,似无所归。

原成:凡物是有差别的存在。“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有差别性,故曰似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吴澄:遗,失也。众人喜其所得之多,我则一无所得而慊然若有失也。

原成: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原成:差别。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吴澄:沌如浑沌之沌一,冥昧无所分别也,作平声,读亦与庄子愚芚之芚同,谓无知也。○沌杜本切。

原成: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

原成:差别。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吴澄:昭昭,已明。察察,尤明。昏昏,已不明。闷闷,尤不明。俗人皆以有知为智,我独无知而愚也。

原成: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蔡蔡,我独闷闷呵。

原成:“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是矛盾对立的存在。

漂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

吴澄:如漂浮于海中,任其所适而不知其所定向;如飂飂之长风,随其所起而不知其所止息。

原成:忽呵,其若海。朢呵,其若无所止。

原成:对立性,故曰忽望。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吴澄:众人皆有以者,有以知其所定所止也。顽谓面顽如麻痹不知痛痒者。鄙谓鄙人。我独顽然无知,有似远鄙之愚民也。凡民居于国邑繁庶之地者多知,居于远鄙僻陋之地者无知也。

原成: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原成:众人皆是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故有形有名有为,故曰“皆有以”。我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故无形无名无为,故曰“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吴澄:此一句总结上文八节。自人之所畏至我独若遗四节,言人之为学者务多能,而我独一无所能。自我愚人之心至我独顽祖鄙四节,官人之为学者务多知,而我独一无所知。此我之所以独异于人,而我之所贵者,则大道之玄德也。玄德者,万物资之以养,所谓万物之母也,故曰食母。食母二字见《礼记内则篇》,即乳母也。司马氏曰:乳哺元和。○食音嗣。

原成: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原成:本章吴氏与先贤多以字面含义,辅以佛道鬼神之说妄论,故不取。

身体是最诚实的,何必弃诚实而为虚幻呢,故曰“贵食母”。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章

    道经·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吴澄:美谓美于他物,以质而言也.善谓善于其事,以能而言也.美恶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恶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皆知此之为美则彼为恶矣,皆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一章

    道经·二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吴澄:孔德犹言盛德.容谓有而可见者.从,由也.万有皆本乎德,凡形气之可见者,德之容也.然德之所以有此容者,由道中出. 原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原成:此章老子言运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二章

    道经·二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吴澄:曲,一伦也,<易>.<礼>.<中庸>.<庄子>所言曲字皆以偏而不全为曲,曲者,不全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四章

    道经·二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吴澄:又以人之行立譬前事.立与行亦因其自然,或于自然之外而求益趺立,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五章

    道经·二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吴澄:前章道之为物,物谓德也.此章有物混成,物谓道也.混浑通,混成谓不分判而完全也.先天地生,首章所谓天地之始,四章所谓象帝之先也. 原成:有物蟲成,先天地生. 原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六章

    道经·二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吴澄:根,本也.躁,动也.君,主也.轻以重为本,动以静为主也. 原成:重为轻根,清为喿君. 原成: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自然产物.在自我意识的完善过程中,难免受到以好恶之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九章

    道经·二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吴澄:取天下谓使天下悦而归己也.为谓作为.取天下者德盛,而人自归之尔.苟若有所作为,则是欲用智力以强服天下,岂能得天下之归己哉. 原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十章

    道经·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吴澄:王氏曰: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苏氏曰:圣人用兵皆出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以强胜天下,虽或能胜,其祸必还报之.楚灵.齐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十章

    道经·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吴澄:载犹加也.阴魄为营,犹军营之营.阳魂为卫,犹兵卫之卫.营者所以居士卒也,神加阴魄,魄抱阳神,交媾不离,则如日月之终古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