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成人没有做好,孩子就不听话
【异史氏曰】前些年翻过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引爆点》,这两天翻这本《逆转》,觉得不仅教师朋友可以翻翻,为人父母的也可以翻翻。成人总喜欢给孩子谋划未来,但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实际情况的评估。同样,我们每个人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存在的普遍问题也会忘却对自身条件的评估。任何一个人如何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就必须清楚自身的实际可能,而不能只凭感性(孩子是自己的好,本领是自己强)来表达所谓的理性(应该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应该到更大的舞台展示才华)。要面对一个特定的任务,极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等特定的制约因素时的沟通表达,需要调整的恐怕是用形象话的语言来表达别人难以接受或者难以理解的理性,以征得对方的理解。我觉得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这句“在某些时间、地点,做一只小池塘的大鱼比做一只大池塘的小鱼好”就属于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理性的例句。对任何人而言,只有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够发挥他的最大的潜能。为孩子选择学校和班级是如此,管理者的人事管理也应是如此。
实际的教育生活中就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言:“我们常常认为不守规矩需要强权来纠正:因为学生行动怪异,所以老师才会采取严厉的措施。”做父母的如此,做教师的如此,从事学校管理的更是如此。但我们很少去想,孩子和下属的“不听话”实际上是“因为面对强权,所以我们才不守规矩。如果老师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就会变得不听话。”
所以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醒人们:当拥有权力的人想让其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时,他们首先应该看看自己的行为表现——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这就是所谓的'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共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那些被要求服从权威的人必须要有发言的权利——如果他们发言的话,掌权者要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第二,法律要具备可预见性。人们要能合理地对法律进行预测,明天的法律大致和今天的法律一样。第三,掌权者必须公平。他们不能歧视任何一个群体。”
我们常常认为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却忘了在师生关系当中往往属于强势群体这样的不知不觉的角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