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賓作品精讯甲骨文》

 
 
 
 
 
 
 
 
 
 
 
 
 
 
 
 
 
 
 
 
 
 
 
 
 
 
 
 
 
 
 
 
 
 
 
 
 
       内容提要: 董作賓先生,本名作仁,六歲入塾後,改名作賓,字彥堂,一字雁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四日(陽曆三月二十日),生於南陽自宅。時父年四十六,母年三十二。父士魁,字傑卿,原籍豫北溫縣,經商於南陽長春街。母王氏,南陽人。
        初受業於邑庠生陳文斗。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二歲改從師於史九,與同學郭寶鈞相友善。先生生性忠厚,知稼穡艱難。十四歲即於課暇,協助其父從事生產,作手工,刻印章,鬻春聯,勤勞刻苦。最愛刻印,借抄周姓刻字匠的《篆字彙》以備臨摹。宣統三年(1911),十六歲,值學校興,遂入本縣元宗小學肄業。民國四年春考入縣立師範講習所。五年,以最優等第一畢業,留校任教員。七年,考入河南育才館。次年冬,自育才館畢業。十年冬,赴北京,認識北京大學教授徐炳昶。次年,入北京大學作旁聽生。以油紙影寫《殷虛書契前編》拓本,摹寫甲骨自此始。並以一年之力遍讀沈兼士、錢玄同兩氏所授文字學,由此建立起文字學基礎。十二年,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成立,入所為研究生。考古學會成立,為會員。次年改任助教。夏夜與同事莊尚嚴常暢談將來如何發掘甲骨及研究甲骨計劃,並擬與莊氏同往安陽發掘。研究甲骨決心,自此開始。十四年春,至福州,任福州協和大學國文系教授。次年,改任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十六年秋,乃與師友南下至廣州,任中山大學副教授。時傅斯年掌文學院,與傅氏相識自此始。
        民國十七年四月,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籌備處成立於廣州,受聘為通訊員。其使命為調查洛陽石經及殷墟甲骨等出土情形。暑期往安陽調查後,遂定發掘計劃。同年秋,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受聘為編輯員,遂主持試掘小屯遺址工作。由十月十三日起至同月三十一日止,是為殷墟第一次發掘,發掘報告不及一個月即撰成。李濟之稱讚其報告書云:「為我們在殷墟的繼續發掘奠定了理論上的基礎。」十八年,參加殷墟第三次發掘,出土大龜四版。又發現貞人,突破早期三十年的甲骨研究。十九年十一月,參加第一次城子崖發掘。參與頌齋之會,第一次聚會有臺靜農、魏建功、莊尚嚴、顧頡剛諸友。二十年秋,主持殷墟第五次挖掘,出甲骨甚多。二十一年,慶賀中央研究院創辦人蔡元培院長六十五歲華誕,學界作祝壽論文集,以其十年研究甲骨成就,發掘經驗,撰成〈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此文為甲骨學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與創獲。同年冬,主持殷墟第七次發掘。二十二年秋,赴山東滕縣主持安上村與曹王墓發掘,收穫有二:(1)在龍山晚期遺存中發現卜龜。(2)發現銅器墓葬。二十三年春,,主持殷墟第九次發掘,獲得大龜七版。二十四年春,開始編輯《殷墟文字甲編圖版》。二十五年交商務印書館出版,並觀察殷墟第十三次發掘。此次安陽發掘YH一二七坑,坑內甲骨極多。二十六年赴河南輝縣視察琉璃閣發掘東周墓地工作,又轉赴安陽視察殷墟第十五次發掘工作,並集結高平子、梁思成、劉敦楨等合著〈周公測影台調查報告〉,頗受李約瑟推崇。正因為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與聲譽,已炫赫於國際間,學界將甲骨研究卓然有貢獻的學者: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四位,合稱為「甲骨四堂」。三十四年四月,《殷曆譜》完稿,此一偉大著作,傅斯年為之序,稱讚先生:一、善於綜合。二、利用新法。三、推盡至極。國民政府亦頒嘉勉令。三十七年,其主編之《殷墟文字甲編》出版。十月,其主編之《殷墟文字乙編》上輯出版。三十八年三月,《殷墟文字乙編》中輯出版。三十九年七月,先生為創辦《大陸雜誌》之發行人;又編臺大《文史哲學報》。四十年受命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四十一年為美國東方學會榮譽會員。四十二年十二月,《殷墟文字乙編》下輯出版。四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榮獲第一屆中華學術獎。是年《甲骨學五十年》單行本行世。四十八年秋,先生編著之《中國年曆總譜》由香港大學出版。四十九年九月,其主編《中國文字》第一期出版。五十年續任臺大甲骨學講座及史語所甲骨文研究室主任。五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心臟病發,即送臺大醫院灾危P病八月終告不治,於十一月二十三日病逝。享壽六十有九。舉殯日,蔣總統中正題「績學貽徵」輓額加以褒揚,副總統陳沼H臨弔祭,葬於南港墓園。之後門人嚴一萍廣事搜求,編成《董作賓先生全集》,由藝文印書館出版。
        總括先生一生學術、藝術成就,可分下面四大項來敘述:
        一、 考古學方面
民國十七年,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先生主持試掘工作。這是古老的中國從摸索而全面以科學方法發掘的開始。殷墟發掘,起初是點的探尋,接著是線的連貫,由點、線擴大至面。第十三次起,則是全面平翻,地下現象一覽無遺,這是對小屯遺址,也是所有考古遺址研究最理想的方法。先生參加了這個過程,並改良創新了若干考古技術與方法。在殷商考古中,不論在理論或技術層面都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除了殷墟考古外,先生還參加了山東城子崖,視察了河南輝縣琉璃閣東周墓的發掘,與高平子、梁思成等人調查周公測影台並撰寫報告,這些工作對早期的中國考古學是極重要而又有開創性的。
        
        二、 甲骨學與殷商史方面
先生對甲骨學與殷商史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從下面敘述可以得知:
        1.大龜四版與貞人的發現
殷墟第三次發掘出土四塊龜版。整理研究後,先生確定了「卜」下與「貞」上一字是貞人名。貞人名除了讓人明瞭卜辭的結構及其細部意義外,同版貞人與異版貞人之相互繫聯,可形成貞人集團。此為斷代與探索商代占卜制度的基礎。
        2.十個斷代標準的提出
十個斷代標準乃先生發明而提出的,它是指: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以此標準將卜辭分為五期。至今卜辭斷代仍然離不開此十項標準,再增加者,唯有「攻治技術」而已!這是甲骨文研究方法的重大創獲與突破。
        3.殷曆的建構
民國三十四年,《殷曆譜》寫成。此書之重要,傅斯年先生序云:「彥堂之書出,集文獻之大小總匯,用新法則厥盡精微,曆日與刻辭?不合,曆法與古文者符契,殷商二百七十三年之大紀璨然明白而不誣也。於是中國信史向上增益三百年。」這是純粹的以天文科學作基礎而獨立推算的結果。先生企圖以今日科學方法推尋古曆,在當時中國是先進方法的嘗試。
        4.殷代地理的推測
《殷曆譜》一書對甲骨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地理是其中一部分。先生哂昧烁芍ЮM連法,將眾多的干支,依據其時代、年份、月份,成組地編排成為譜表包括旬譜、日譜、夕譜,在這些譜表中,除了可以發現田獵地名與征伐地名的關係外,還可以由整齊的干支表上,計算兩地間的日程。在殷代地理的構想上,先生與郭沫若先生大不相同,先生推衍出殷王田獵區在山東泰山、蒙山、嶧山之西麓,而非郭氏所言之沁陽田獵區。
        5.殷代制度的研究
先生完成分期工作後,覺得卜辭分為五期,猶甚粗疏。仔細探討後,發現短暫的二百七十年,殷禮有新、舊二派的不同,終殷之世互為起伏。除此之外,先生對殷商龜卜制度、用龜程序及五等爵的來源,亦作了細緻的討論。後者的結論與中國官制發展有重要的關聯,侯、伯、子、男都在卜辭中找到了證據。
        三、 甲骨文與古文字資料的研究
甲骨文字及先秦古文字材料的釋讀,先生一向很注意,有部分時間專注於此領域。先生深深瞭解中國文字發展的一貫性,這些著作提供後來學者相當重要的參考意見。
        四、 書法及篆刻藝術
先生自幼時便對刻印有興趣,曾努力學習篆刻。後來接觸甲骨文字及金文等古文字,悟得殷人鐫刻甲骨文字的刀法,各時期金文的風格,將這些活用到篆刻上,所刻製的圖章,不論布字虛實或其字體,饒有古味而特出,今存《平廬印存》一冊。先生書法最為人所熟稔的,就是甲骨文書法,其根基源於觀摩實物與拓本,特色是:以中鋒任筆書寫,既非全仿殷人刀筆,亦非襲用殷人墨跡,自創其風格。
        從早年求學經過看來,先生完全是舊社會產生出來的一位奮發自修成功的學人。先生後來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才華成為文字學家、史學家、考古學家、藝術家及登峰造極的甲骨學家。除了靠機咄猓蟛糠质强刻熨x及異於常人的努力。在重建中國上古史的工作上,杖缡叭缦壬裕骸付蠘I績,永垂不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