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 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和”的几种主要涵义。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显然,若没有经历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这样的诗歌的。

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和原则。

(选自毛宣国《<诗经>美学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上,这种意识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

C.刘勰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其直接源头是《诗经》所体现的审美方式。

D.只有经历过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才能写出表现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的诗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通过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而这种关系与人伦亲情是统一的。

C.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文章写儒家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B.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关雎》一文中以“关雎鸟”起兴,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D.正因《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才使“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有了可能性。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14分)

后母的三巴掌

刘豆豆

从 6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 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 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 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文章以“后母的三巴掌”为线索,表现了后母对“我”的无限的爱。

B.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心理描写。

C.“腿肚儿直转筋”“直钻心”等词语表现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

D.文中后母对“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严厉,但“我”依然理解并感激她。

5.简要概括“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以及三巴掌分别带给“我”的深刻教益。(6分)

6.简析文中“后母”的形象特点。(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 -10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

7.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少益以学:年少时

B. 谪仙人也:贬谪

C. 帝欲官白:授予官职

D.转侧宿松、匡庐间:辗转流徙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B.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D.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李白才华横溢。苏颋称赞他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

B. 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后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C. 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D. 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二)古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1题。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注】

王安石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注】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

11.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哪些失落之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2. 补写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

(2)《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杜撰  原形毕露  水泻不通  要言不烦 

B. 惫懒   相形见拙   明辨是非   破斧沉舟

C. 懵懂   徇私舞弊   儒子可教   价廉物美

D. 榫头   融会贯通   革故鼎新   阴谋诡计

14.下列各项中引号和文段中“国际博物馆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随着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夜场成为趋势,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仍处于试水阶段。一些博物馆虽然在“国际博物馆日”等时段开放过夜场,却并未形成常态。

A.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他们为了维持他们的“秩序”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面具。

C.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她“豆腐西施”。

D.海伦学会了用手“说话”,她用这样的方式描绘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15.下列诗句蕴含哲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一项是(  ) (3分)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帮助未成年人避免沉湎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合力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责任,要从法律角度强化责任;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表达法治权威;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多方只有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网瘾问题,给孩子们营造一片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作文(4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科书,又称教材、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求学生涯中,谁也离不开教科书。我们热爱教科书、敬畏教科书,有时候可能也会怀疑教科书、探究教科书……不仅如此,教科书的意义,也辐射到生活中。于是,我们看到了教科书式的人物、教科书式的操作,也认识了生活中某些“反面教科书”……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积极健康、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

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语文答案

1.C  于文无据。《诗经》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并不一定是刘勰理论的直接源头。

2.D  是为了论证孔子提倡的“中和”论中包含着的对人伦亲情的重视,这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

3.B  偷换概念,《诗经》“中和”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所以谈不上对他的影响。

4.B  本文描写人物用的最多的是语言描写。

5.三件事:我因为偷瓜被后母打了一巴掌。我因为藏钱被后母打了一巴掌。我因为说不念书了被后母打了一巴掌。

深刻教益:明白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记住了要乐于帮助他人,要善良。懂得了读书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每点1分,共6分。)

6.是非分明,坚持原则。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重视教育,目光长远。教子严厉,爱子心切。(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3点得5分)

7.A 少,通“稍”,解为“稍微”。

8.A 本句语意为:永王李嶙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李白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来说当被处斩。故选A。

9.A “苏颋称赞李白才高可比司马相如”错误,原文为:“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即稍微再增加些学问,就可比司马相如。

10.高力士平时为朝中显贵,把这事当作耻辱(或“以这事为耻”),于是就摘取他诗中的内容,用以激怒杨贵妃。(“贵”1分,“耻”1分,“擿”1分。)

11.江阴繁华富庶,自己没有机会来此做官;时光飞逝,在老年时失意;只有朱昌叔能懂自己,其他人不能体谅(知音稀少)。(每点2分,共6分)

12.(1)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3.D   A项,应为“水泄不通”;B项,应为“相形见绌”“破釜沉舟”;C项,应为“孺子可教”。

14.C  文段中“国际博物馆日”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项为引用,B项为反语讽刺,C项“豆腐西施”也为特定称谓,D项为特殊含义。

15.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写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强调的是事物各有优点和缺点,漫画表明了五个指头各有优点和缺点,诗句蕴含哲理与漫画寓意一致。

16.句,删掉“最重要的”或“关键”。句,在“责任”后添加“意识”。

句,把“表达”改为“彰显”或“凸显”。句,把“多方只有”改为“只有多方”。

17.立意参考:

(1)我和教科书的故事。可写对教科书的热爱、敬畏等,用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主题。

(2)我对教科书的看法。可写对教科书中某内容的怀疑、探究等,夹叙夹议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3)我看“教科书式的人物”“教科书式的操作”。可写生活中、社会上的某些现象或事件,现象或事件可反面可正面,针对现象或事件发表议论,表达观点。

文言文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帝第九代孙。李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看见李白觉得非常惊异,说:“这个青年是天资英才特异卓群,如果再稍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司马相如相比了。”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术数,学击剑,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天宝初年,李白到了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惊叹道:“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且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汤,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心中很有感触,想要让李白作演奏的诗歌,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让高力士替他脱鞋,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他提起笔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高力士平时为朝中显贵,把这事当作耻辱,于是就挑剔他诗中内容,用以把杨贵妃激怒。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后来李白恳切请求引退山林,玄宗皇帝就把金银赏赐给他,让他回去。

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嶙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来说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曾游并州,见到郭子仪,郭称他奇特。当时郭子仪曾犯法,李白救了他,让他免受处罚。以至这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李白已经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