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神仙墓,再建沧州城
讲神仙墓之前,先简单做个铺垫。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燕兵所过之地,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致使燕王军队连连受挫。燕王愤怒至极,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
沧县旧城遗址
发生在沧州两次大规模战斗,都为燕王军队所胜。在第二次奇袭沧州,并俘虏沧州都督徐凯,降卒三千余人,全部活埋,对沧州境内顽强抵抗的数万军民悉数杀戮。经“屠城之祸”后,“沧州居民土著甚少,大抵皆外省迁至者”(《沧县志。大事年表》)。
(燕王扫北后,沧州旧城已成废墟!)
明永乐元年1403年从清池(沧县旧州),迁沧州治城于长芦镇(今沧州市).直到天顺年间1461年知州贾忠用时一年,于长芦镇运河东岸建沧州城!
民国《沧县志》
民国《沧县志》(卷四。方舆志。古迹)载:“神仙墓,在城东北二里。相传明初建城,其城已立标识,忽有老人立其所,谓筑者曰:'此下有墓,不可城。’众欲询其详,转盼已失。所在启土,视之,则尸骸俨然与所见正合。因移址于今治。遂呼为神仙墓。遇旱祷雨辄灵。此事有无不可知,此地有墓则无疑也。”
民国三十二年正月初二祭祀神仙墓的场景
神先墓在文革前为黄土堆积而成,底座为梯形,南侧底边为12米,北侧底边为8米,向上收缩为金字塔状,总高度为10米。墓北面有一段约120米的弧形坟圈,高约2米。从墓形可断为回民墓,汉民称神仙,回民称筛海,故又称筛海墓。后人认为这是第一位来沧州的回民先贤,可称是沧州回民的老祖宗,于是回民更亲切地称之为老巴巴坟,先贤墓。故民间素有“先有巴巴坟,后有沧州城”的说法。
沧州神仙墓(老巴巴坟)
据说老巴巴筛海生前经常在盐场河边一带为穷人治病,分文不取。但他来无影,去无踪,非常神秘。后来老巴巴去世,这里的人们便在他走出的“神门口”,为他修一座坐西朝东的小庙,把他敬为神佛。传说在北门口,一户人家12岁孩子丢失,大人不分黑白地找,五六天后却在老巴巴坟前,发现孩子正酣睡在那里。父母问其原因,他说是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每天给他好吃的,哄他玩。一家人听后,忙在坟前叩拜,事后每年春节来坟前祭扫。
沧州老巴巴坟
上世纪六十年代,古墓遭到破坏,封土堆被人取土或填到低洼处,后建沧州市五金交电公司。1989年得到沧州市五金、与百货公司的领导关怀与支持,回民同胞自发拉土运砖,在院内对老巴巴坟进行了维修重建。
沧州老巴巴坟
自古以来,每年大年初二,沧州东南头回民来此朝拜老祖宗,由长者带领念古兰经,不烧纸钱,不上供。全国各地回族,还有汉、满、蒙族群众也都有赶来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