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物所役,才能活得通透洒脱——穿越千里的智慧(1)
01
澄子夺黑衣
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琢磨着一定要想出一个办法来补救这个损失。
这时刚好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澄子不由分说地将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妇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说道:“刚才我丢失的黑衣,原来在你这里!”
那妇人被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来的拦路抢劫吓懵了。她急忙对澄子解释道:“这件衣裳是我亲手纺的线、织的布,亲手剪裁、缝制而成的。它的长短、大小正合我身。虽然您丢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并不是这一件呀!”
虽然那妇人看起来有一些柔弱哀怜,但她一字一句所含的分量让澄子心头一震。如果把一个小女子的衣裳说成是自己的,扒下来后穿在自己身上岂不荒唐?于是他立刻转了一个话题,但是仍然气势汹汹地说:“我丢失的是一件夹衣,而你身上穿的这件是单衣。你用一件单衣抵我一件夹衣,难道还不合算吗?”
【寓意】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不论如何狡诈诡辩,事实总是不能歪曲的。
02
操舟若神
孔子的学生颜回问孔子:“我曾经在深潭里乘船,那摆渡的船夫驾驶起小船来,技艺娴熟,简直像有神相助一样。我问他:'驾船可以学得会吗?’他说:'可以学会。善于游泳的人练习多次也就会了。至于那些能潜到深水的游泳高手,即使从没见过船,一上手就很快能驾船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不告诉我。请问您,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驾船,这是因为他们忘记水能淹人。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不曾见到过船就能熟练地驾驶船,是因为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看待船翻犹如车子倒退一样。船的覆没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却都不能扰乱他们的内心,他们到哪里不从容自得!
用瓦器作为赌注的人心放松自然技高,用金属带钩作为赌注的人而心存顾忌,用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则一定神思昏乱。各种赌注的技巧本是一样的,但有所顾惜,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
【寓意】做事情如保持精神专一,排除私心杂念和外来干扰,就易于获得成功。学道养生也是一样,如将世间生死利害全都看淡,顺乎自然,保持精神上的纯朴专一,就能畅达生命。而被身外的利害得失所牵制,内心就笨拙,神志就昏乱,做事就不可能成功。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03
呆若木鸡
齐宣王不仅喜好乐舞,还痴迷斗鸡,《庄子》与《列子》对此都有记载。为了能拥有一只斗鸡中的战斗鸡,齐宣王专门召来训练斗鸡的高手纪渻子为他训练。
十天后,齐宣王问纪渻子鸡驯好了没有。纪渻子回答:“还没有。这只鸡模样盛气凌人,心浮气躁。”
又过了十天,周齐宣王问纪渻子鸡驯好了没有,纪渻子回答:“还没有。这只鸡听见别的鸡的啼声就大叫,看见别的鸡的影子就乱跳。还受外物所牵制。”
再过了十天,齐宣王又问纪渻子鸡驯好了没有。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这只鸡仍然过于敏感,不够沉稳。”
就这样,又过了十天,周齐宣王再一次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打鸣,它也不会有反应了,看上去像只木头鸡。它精神收敛镇定自若,别的鸡看到它掉头就跑,没有敢于应战的。”
【寓意】 在这则寓言中,纪渻子驯养的鸡由争强好胜变得沉着冷静,能够以静制动地沉着应战,这正是它比对手高明的地方啊。“望之似木鸡”,才是斗鸡中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呆,不是傻或钝,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把精神全部收敛,专心致志地应对一切。真正的高手,都是以静制动的,而还没动手就开始嗷嗷叫的,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自己为自己壮胆而已。
04
秉烛而学
师旷是晋国著名的乐师。有一天,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还想学习音乐,但恐怕为时已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敢戏弄他的君王的?”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虽然蜡烛的光亮不如太阳,但不也比摸黑走路更强吗?”
晋平公听了,感叹道:“对极了!”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在任何年龄阶段想学习都为时不晚,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