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之乱,北周遍地狼烟,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短短68天

长安城中就这么儿戏一般改天换地,杨坚崛起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只是京师文官们眼中的景象,在外镇掌兵的大将们可就不以为然了,比如尉迟迥。

尉迟迥起兵

北周的权力分布,在杨坚夺权之时呈分散状态,虽然中枢出现了共主,但杨坚共主地位是通过不正当权力交接获得的,是否能够成为事实上的共主,除了在京高官层面的认可,尚需地方实力派的认可。

北齐亡国后,尉迟迥因为资历老、功劳多,再加上是外家亲戚,被任命为相州总管。他和侄子尉迟勤分别管辖河北和山东,这一带是原北齐的核心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北周用亲近外戚镇守相、青,意图是加强对北齐故地的控制。

京师发生政变后,其影响逐渐扩散到四方州郡。尉迟迥作为在外权力最大的总管,对杨坚的威胁最大,此人一向与杨坚没有什么亲近关系,故而被列为亟待解决的重点人之首。杨坚借口会葬大行皇帝,命尉迟迥本人到长安,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取代其镇守邺城,另以北齐旧臣叱列长釜任相州刺史,收买河北山东的人心。

韦孝宽受命前往邺城任职,这位71 岁的老将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邺城天下瞩目,谁知道那里是龙潭虎穴还是一片祥和,他故意放慢了速度,在路上观望形势。他走到朝歌时(今河南鹤壁),已得知朝廷诏命的尉迟迥派部将贺兰贵前来迎接,韦孝宽从贺兰贵言语中发现尉迟迥有不臣之迹,遂又放慢速度,同时还派人到相州求药,暗地观察尉迟迥动静。走到汤阴县时,叱列长釜从邺城逃回,估计也是察觉到尉迟迥有异动。魏郡太守韦艺奉尉迟迥之命前来迎接韦孝宽,韦艺是韦孝宽的侄子,韦孝宽询问尉迟迥的情况,韦艺心知尉迟迥已开始计划举兵讨伐杨坚,却不愿告知实情。韦孝宽威胁要杀了韦艺,这位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郡守不敢再瞒,便和盘托出尉迟迥的计划。韦孝宽虽知相州必有异变,亲耳听到后仍然惊诧不已。他马上带着韦艺西逃关中,沿途把驿站的马匹全都遣散,还嘱咐驿站吏员们说,尉迟迥快要到了,好好准备酒食款待。不久后,尉迟迥果然派大将军梁子康率数百骑追来,但每到一站,就有人盛情款待,兼之没有马匹可换,时间一晚,便再也追不上韦孝宽了。

杨坚得悉此事,再派破六韩裒到邺城诏尉迟迥入京,破六韩裒还与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密议对付尉迟迥的事。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尉迟迥避无可避,遂下决心起兵讨伐杨坚。

大象二年(580 年)六月,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的儿子为主,杀了杨坚派来的使者,登邺城大会文武,声讨奸臣杨坚,号召天下忠臣起兵讨逆。尉迟迥自号大总管,承制置百官诸司。青州总管尉迟勤举兵响应,两处合兵,众号数十万。一时间北齐故地总管多有响应,支持尉迟迥的地区以邺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荥州(今河南荥阳)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今河南信阳,原北齐义阳)刺史李惠、东楚州(今江苏宿迁)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今安徽泗县)刺史曹孝达,各据州响应尉迟迥。远在江表的吴州(今江苏扬州)也受到了影响, 州刺史于顗(于谨之孙)害怕吴州总管赵文表起兵响应尉迟迥,便刺杀赵文表, 并诬告其结连尉迟迥。杨坚不知道吴州情况,怕穷究其实会逼反于顗,便就地授官,让他接替总管之职,以安抚吴州形势。

尉迟迥立即发兵四处略地,沂州(今山东临沂)、兖州、兰陵(以上二郡皆在今山东济宁一带)、建州(今山西晋城)、潞州(今山西长治)、巨鹿、曹州(今山东曹县)、亳州、昌虑(今山东滕州)、下邑(今河南夏邑)皆被拿下。为提高胜算,尉迟迥还分别遣使结联突厥和陈朝,许诺如果共同起兵讨伐杨坚,可以把淮南之地割还给陈朝。

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王雄之子)响应尉迟迥,同时举兵讨伐杨坚。郧州总管府的辖区大概包括今湖北随州以南、沔阳以北、钟祥以东、武汉以西的部分,是北周、原北齐、南陈的交界之处,屯驻着重兵, 北周灭齐后,原安州总管于翼调离,州改为郧州,司马消难接掌此州。王谦是功勋子弟,素来恭谨礼让,被朝廷视作放心的人,因此得以出镇益州,他管辖的区域包括四川、重庆大部。

一时之间,北周遍地狼烟,后世将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三人举兵称为三方之乱。

这种场面的出现,杨坚应当有所预料,他立即三道出兵,一路以韦孝宽为行军总管,出关中攻尉迟迥于相州;一路以梁睿为行军总管,发陇南之兵出散关攻王谦;一路以王谊为帅,发襄州总管府之兵攻司马消难。

韦孝宽自汤阴奔还关中,途经河阳之时,留驻此地,并设计遣散城中旧有800 鲜卑兵。关中10 万大军迅速赶赴河阳,尉迟迥的部队10 余万人也在其子尉迟惇率领下杀奔怀州武德县(今河南武陟县附近),隔沁水布阵。

至此,北周中央禁兵与相州兵正式进入交战状态。纵观形势,尉迟迥虽然声势浩大,又有西、南两处声援,但也不无危险。危险之一在于邺城形势。邺城扼南北要冲,没有山川大河,从晋州、并州、幽州或是洛阳四个方向进攻,都有长驱直下之势。危险之二在于幽州和并州。这两州一在北一在西,总管李穆、于翼都是能征惯战的功臣宿将,且地居险要,特别是李穆的并州直扼关中, 有天然地利之便。如果发并州之兵,配合相州兵渡黄河,胜算必然更大。但是李穆和于翼却出乎意料地声明支持杨坚。尉迟迥没办法,于是分偏师攻幽州和并州,结连突厥牵制幽州。

李穆兄弟与宇文泰交情极深,于翼是宇文泰的女婿(娶宇文泰之女平原公主),客观上看应当是最忠于周室的,然而这两人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支持杨坚。

尉迟惇大军布阵于沁水永平桥,绵延20 余里,声威极壮。韦孝宽率诸军阵于河对岸,相持未战。彼时杨坚所遣关中之军,梁士彦、史万岁等人都在军中, 李崇率怀州兵会于韦孝宽军中,韦孝宽奔波疲劳,已然重病不起,所有命令都是由随身侍奉的妇人传递,诸将多不听令,临时负责监军的阴寿震慑不住诸将,大军一时僵持于武德沁水河岸。

韦孝宽长史李询密奏长安,说宇文忻、梁士彦、崔弘度3 人都暗中与尉迟迥交结,收受了钱财。杨坚大惊,与郑译等人商议替换3 将,李德林力劝说,临阵换将乃是大忌,如果换了他们几人,自韦孝宽以下全都不能安心,不如派一个明于智略的心腹前去监军。最后杨坚的相府属吏高颎自告奋勇前去监军。

高颎自幼聪慧,成年后曾在齐王宇文宪幕中为记室,参与过平齐之战,颇习兵事。高颎与杨坚颇有渊源,其父高宾是独孤信的故吏,杨坚娶独孤信之女, 故而情熟。杨坚篡政时遣人招高颎入相府,高颎欣然入幕,后来因为胸有韬略, 成为兴隋头号重臣。

高颎一到武德,立即与韦孝宽协力重振军政,10 万大军恢复了统一而有力的指挥。周军在沁水上搭建浮桥,准备渡河攻击。

尉迟惇命军士在上流放火筏烧桥,高颎预先在桥上流放上土狗(不知其具体形制,《资治通鉴》解释为积土于水中,前锐后广,前高后卑,用来阻挡火筏子),火筏过不来无法烧桥,尉迟惇见周军开始上桥渡河,便命诸军退后,想乘敌半渡而击之。孝宽不会不知道,两百年前,前秦与东晋在淝水大战,晋军就是在渡河时趁秦军后撤准备半渡而击,一举大败秦军。韦孝宽不等全军渡河,趁对阵敌军后移,突然纵兵奋击,尉迟惇前军一乱,更刹不住阵势,后移变成了溃退,登时大败。韦孝宽乘胜进攻,追奔尉迟惇败军,尉迟惇狼奔豖突, 逃回邺城。韦孝宽一路追击,当年八月,杀到邺城之下。

武德发生大战的同时,杨坚别遣杨素攻荥阳。荥阳守将宇文胄是北周宗室,此人早年曾被东魏俘虏,因为年幼没被杀,阉了之后放回西魏。可怜这位宗室虽有忠心,用兵却无所长,被杨素擒杀。于仲文(于谨之孙)率兵扫荡梁郡一带, 响应尉迟迥起兵的州郡虽多,但彼此还未形成有力的联盟关系,被于仲文各个击破。

尉迟迥收合军队,集结13 万兵力,在邺城城南与韦孝宽军大战。尉迟迥虽已64 岁,仍能披甲上马,率自己的1 万名亲卫军“黄龙兵”上阵搏杀,这1 万名士兵中有1000人是尉迟迥从关中带过来的鲜卑兵,人人绿由锦袄,战斗力非常强悍。主帅临阵,尉迟迥军士气大振,城下一战,打退了韦孝宽的进攻。

邺城里的老百姓为了看热闹,纷纷爬上城头观战,时不时给两军喝彩。正在战事胶着之际,韦孝宽的行军长史李询和将军宇文忻商量,这么拼下去,不见得能打得过尉迟迥,不如想想奇谋。韦孝宽打仗从来不拘一格,放手让两人去安排。宇文忻带着一小队轻骑兵绕到尉迟迥军后面,人手一弓对着城头的老百姓一顿狂射,老百姓们吓得哇哇大叫,纷纷往城下跑。喧闹声传到两军阵上,韦孝宽心领神会,立即整兵突击。尉迟迥军不明白怎么回事,以为背后城破, 慌乱之下手足无措,被韦军打败,退入城中,随即又如水银泻地一败不可收拾, 邺城被打破!尉迟迥率残兵力抗,逃到城楼上,崔弘度与贺娄子干沿城墙龙尾爬上城楼,尉迟迥正要弯弓射之,崔弘度脱下头盔大喊,你不认识我了吗?你我各为国事,亲戚之情也顾不了了。崔弘度的妹妹嫁给尉迟迥之子,两家本是姻亲。尉迟迥知道已无生路,掷弓于地,大骂杨坚一通后,引刀自尽。

没过多久,尉迟迥的亲族、余部被各个击破,山东河北诸州的变乱全部扫平。

回顾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才短短68 天。

本文摘自《国史004:后三国战史:从北魏分裂至隋灭南陈

南北朝后三国,恰如隋唐盛世的前夜。盛世越是绚烂,前夜就越是生动曲折。精彩的笔触,带你步入乱极而治的中古战争史。

(0)

相关推荐

  • 尉迟迥10万精兵强将,有突厥、南陈和后梁相助,为何68天就完败了?

    短短68天,尉迟迥就把一手王牌打成了死牌.究其原因,有的人说都是吃瓜群众惹的祸.然而在下认为,吃瓜群众加速了尉迟迥的失败,但并非是尉迟迥失败的主要原因. 尉迟迥就是周朝的吴三桂! 吴三桂建立了周朝,但 ...

  • 尉迟迥之乱

    尉迟迥之乱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老臣因不满杨坚夺权而发动的军事行动. 背景 大象二年五月十一乙未日(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去世,近臣刘昉.郑译等和杨坚有旧,矫诏引杨坚辅政.杨坚 ...

  • 病尉迟孙立,无奈的选择,无奈的人(水浒众生相)

    病尉迟孙立乃是登州府驻军提辖,大概相当于少校营长,级别和鲁智深当和尚之前一样.您看看鲁智深在渭州时享受的待遇,类比一下,这位孙立在当地也大小算个人物了. 而且和鲁智深一样,后来孙立这个提辖也当不下去了 ...

  • 唐朝历史人物——尉迟恭(唐朝名将)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 ...

  • 尉迟恭比李世民大13岁,李世民为何反倒要将女儿嫁给尉迟恭?

    李世民之所以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恭,其实并不是真的打算嫁女儿,而是这对君臣之间的博弈.李世民真正的目的,其实在于让尉迟恭放权,让尉迟恭回家养老. 作为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帝王,李世民要想让尉 ...

  • 尉迟恭都54岁了,为何李世民还要将公主嫁给他?背后真相很残酷

    说起唐王朝历史上的名将,其中必有尉迟恭的名字,相信读者已经在不少小说和戏曲当中听过了他的大名,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参加了唐朝的统一战争,先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个割据势 ...

  • 栗旭晨||尉迟恭与金山的传说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秦琼被誉为单挑第一高手,为何后期李世民尊崇尉迟恭,故意冷落他

    运筹策帷幄之中,秦王李世民也:决胜负千里之外,大将秦叔宝也.秦琼是大唐唯一能够在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同探囊取物的人,这是李世民在万马军中亲见的.无论是李世民.李靖还是李绩(徐茂公),都是每战必用秦琼 ...

  • 【诗梦撷英文学精品】那枚枫叶 .尉迟景龙.

    尽在阅读原文 诗梦撷英文学第1237期 那枚枫叶 作者:尉迟景龙.主编:玫瑰 那枚枫叶 秋风起处 那枚枫叶 被撕裂多少条伤痕 几缕忧郁萦绕 无奈红尘世事繁冗 去相约浮萍 寻找栖情的根 皱了一汪清池 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