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的材料来自阿斯旺,为何这座采石场,有一块废弃的巨碑
埃及阿斯旺地区,是古埃及一座巨大的天然采石场。正是在此处,横躺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明显存在人工雕琢的痕迹。然而它却没有被运走,反而是废弃于此,静静沉睡了几千年。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巨大石碑又会因为何种原因被废弃?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老的埃及文明,庄严肃穆而又神秘,坐落在沙漠中的金字塔,是诠释古埃及文明的最好载体,它们也成为了后世考古学家专门研究的对象。在现今的尼罗河下游,共分布的金字塔80多座,其大小不一却形状类似,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高度为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建筑。据称,胡夫金字塔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其相互叠压咬合十分紧密,甚至连一把刀片都难以插进去。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埃及地区处于沙漠地带,古埃及人如何找来如此多的巨石呢?对于这一问题,考古学家们也一直带有疑惑,直至上世纪60年代,他们才通过精密仪器的检测,探究出了古埃及金字塔石材的成分。最终发现,金字塔所有石材都来自于一个名为阿斯旺的地区,其位于埃及南部,属于一个较为偏远的城市。
阿斯旺是埃及尼罗河东岸的古城,被认为是古埃及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此之前,它曾是埃及与努比亚之间的贸易重镇,据说古埃及语“贸易”一词就与“阿斯旺”同音。
阿斯旺地区极度干旱,自2006年5月13日以来,阿斯旺几乎没有测得任何的降水量,正因如此,该地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阿斯旺盛产一种粉红色的花岗岩,这种奇怪的岩石,几乎满足了当时古埃及所有的建筑物取材要求。
阿斯旺采石场沿尼罗河而建,共有6公里长,这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许多花岗岩石块,系古人在雕琢之余留下的遗迹。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采石场中一个重要的主角——巨大的方尖石碑。据统计,该石碑长度超过41米,大于10层楼的高度,重量能达到1267吨。如果将其竖起,它将成为全埃及,乃至世界境内最大的方尖碑。
考古专家对于方尖石碑的兴趣极大,因为它本身存在太多不可思议的秘密。在对方尖石碑进行考察探究时,考古专家们注意到,方尖石碑两侧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两种痕迹。方尖石碑左方,布满了石块、凿子打孔的痕迹,并且其上分布许多规律的花纹。不仅如此,考古学家从孔洞中残存的木屑进行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物理切割法”,即将木棒插入石块孔洞,并向其内注水,以木头的沾水后的膨胀力撑开石头。
在方尖石碑的另一侧,考古专家们找到了不可思议的花纹痕迹。粗略看上去,该侧石面整体平滑,并伴有近乎圆弧形的刮痕,被称为是“勺痕”,如果做一个恰当的比喻,这些勺痕非常像被勺子挖过的冰淇淋印记。从整体来看,方尖石碑的加工应该接近了尾声,可奇怪的是,古埃及人并未及时“享受胜利果实”,而是将其彻底废弃于此,他们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究竟是何种因素令方尖石碑成为一坨废品?
在解决该问题之前,考古专家们曾对“勺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花岗岩的坚硬程度以及当时的雕刻技术,总结出了一个结果,即“勺痕”并非人工所为,而是借助于某种神秘而未知的力量。究竟是哪种神秘的力量,目前考古学家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许多专家在随后的细致勘察中,他们在方尖石碑的中部平面处,发现了一条纵贯石碑的细微裂痕。考古专家们称,该方尖石碑很可能是为法老王专门修造,其上裂痕虽然看似并不起眼,但是业已延伸到整座石碑的内部,一旦将石碑成功立起,则它会立即分割为两部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埃及人才不得不忍痛将其彻底废弃,白白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
我们可以试图想象一下,在雄伟的大金字塔之前,一座近41米高的方尖石碑立于塔前,一定会令人感到更加震撼。然而命运便是如此,一条小小的裂纹,最终断送了这块巨碑成为世界奇迹的辉煌,成为了古埃及历史上一个不小的遗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