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瘀热前行,下流膀胱,小便闭涩,水道不利。膀胱瘀热,下无泄路,熏蒸淫泆,传于周身,于是黄疸成焉。

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以黄为土色,而色司于木,木邪传于湿土,则见黄色也。或伤于饮食,或伤于酒色,病因不同,总由于阳衰而土湿。湿在上者,阳郁而为湿热,湿在下者,阴郁而为湿寒。乙木下陷而阳遏阴分,亦化为湿热;甲木上逆而阴旺阳分,亦化为湿寒。视其本气之衰旺,无一定也。

其游溢于经络,则散之于汗孔;其停瘀于膀胱,则泄之于水道。近在胸膈,则涌吐其腐败;远在肠胃,则推荡其陈宿。酌其温凉寒热,四路涤清,则证有变状而邪无遁所,凡诸疸病,莫不应手消除也。

谷疸

谷入于胃,脾阳消磨,蒸其精液,化为肺气。肺气宣扬,外发皮毛而为汗,内渗膀胱而为溺。汗溺输泄,土不伤湿,而木气发达,则疸病不作。阳衰土湿,水谷消迟,谷精堙郁,不能化气,陈腐壅遏,阻滞脾土,木气遏陷,土木郁蒸,则病黄疸。

中气不运,升降失职,脾陷则大便滑溏,胃逆则上脘痞闷。浊气熏蒸,恶心欲吐,恶闻谷气。食则中气愈郁,头眩心烦。此当扩清其菀陈,除旧而布新也。

酒疸

酒醴之性,湿热之媒。其濡润之质,入于脏腑,则生下湿;辛烈之气,腾于经络,则生上热。汗溺流通,湿气下泄而热气上达,可以不病。汗溺闭塞,湿热遏瘀,乃成疸病。

其性嗜热饮者,则濡润之下伤差少,而辛烈之上伤颇重;其性嗜冷饮者,则辛烈之上伤有限,而湿寒之下伤为多。至于醉后发渴,凉饮茶汤,寒湿伤脾者,不可胜数,未可以湿热概论也。

色疸

肾主蛰藏,相火之下秘而不泄者,肾藏之也。精去则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滥,浸淫脾土,脾阳颓败,则湿动而寒生。故好色之家,久而火泄水寒,土湿阳亏,多病虚劳,必然之理也。水土寒湿,不能生长木气,乙木遏陷,则生下热。土木合邪,传于膀胱,此疸病所由生也。

其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人知其阴精之失亡,而不知其相火之败泄,重以滋阴助湿之品,败其脾肾微阳,是以十病九死,不可活也。

甘草茵陈汤

茵陈三钱 栀子三钱 大黄三钱 甘草三钱,生

煎大半杯,热服。

治谷疸腹满尿涩者。

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五苓散

白术 桂枝 猪苓 茯苓 泽泻

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空腹米饮和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

治日暮寒热者。

硝黄栀子汤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栀子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汗出腹满者。

栀子大黄汤

栀子三钱 香豉三钱 大黄三钱 枳实三钱

煎一杯,热分三服。

治酒疸心中懊憹热疼,恶心欲吐者。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甘草 茯苓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

治色疸额黑身黄者。

服后病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色疸,日晡发热恶寒,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热,腹胀满,身黄,额黑,此水土瘀浊之证,宜泻水去湿,通其二便。仲景用硝矾散,硝石清热,矾石去湿。此变而为滑石、元明粉,亦即硝矾之意。用者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

黄疸之家,脾肾湿寒,无内热者,当用姜、附、茵陈,不可误服硝黄也。

(0)

相关推荐

  • 前列腺炎在中医的病名及治疗方法

    前列腺炎是男性比较觉的一种疾病,患前列腺炎的患者往往会伴有泌尿问题,如尿路感染,膀胱炎,乳糜尿,肾炎等,这些都是西医的病名.在中医称为"淋证",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非常有讲究,先来看这 ...

  • 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谷气瘀浊,化而为热. ...

  • 《四圣心源》:卷七·5黄疸谷疸酒疸之根原

    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 ...

  • 《四圣心源》:卷七·黄疸谷疸酒疸之根原

    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 ...

  • 天人解-09五味根原

    四圣心源--天人解---五味根原 [原文]木曰曲直(曲就是弯曲,直就是笔直.这个木的功能既可以弯曲,也可以笔直),曲直作酸.火曰炎上("炎上"往上冒.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炎,一个 ...

  • 昨日记||立根原在破岩中

    笔记时间:2020年9月14日 农历:庚子年七月二十八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摄于通城县南门初中 原文约1400字,有删节 预计阅读所需时间4分钟 今天周一.几乎下了一整天 ...

  • 冀南新区高臾镇中心校暑假作业不放松,立根原在督导中

    不计辛勤一砚寒, 桃熟流丹, 李熟枝残. 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 诗满人间, 画满人间. 英才济济笑开颜. 节假日内的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意识较薄弱,辅导能力受限,学生自觉学习习惯还较差,很 ...

  • 卷十《四圣心源》:卷十·1妇人解经脉根原

    妇人解 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 降自后世,此义虽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冱,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之洪波,乃使春华 ...

  • 《四圣心源》:卷九·3瘰疬根原

    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 ...

  • 《四圣心源》:卷八·4鼻口根原

    鼻口根原 鼻口者,手足太阴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