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一方驭百方《黄芽汤》
长庚书库
2020-09-28分享收藏
【黄元御】一方驭百方《黄芽汤》
《四圣心源》的第一个方子,黄芽汤:
【配方】:人参3钱,炙甘草2钱,茯苓2钱,干姜2钱。
【用法】:煎大半杯,温服。
仅仅四味药而已,其实有经方的影子,这个方子脱胎于张仲景的理中汤。
张仲景的理中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3两”组成的,除了剂量的变化,仅仅只是一味药的不同而已。
从药味上看,黄芽汤就是仲景理中丸中的白术换成了茯苓,再者二者的剂量上悬殊很大。
理中汤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而黄芽汤治理中气、崇阳补火、培土泻水,一味药物的差别,功效主治上却有很大不同。
黄芽汤不仅仅有经方的影子,它还有时方的影子,从药味来看,有点像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各3钱,甘草2钱”组成,除了剂量的不一样,仅仅也只是一味药的不同而已。
从药味上看,黄芽汤就是《局方》四君子汤中的白术换成了干姜。
四君子汤助阳补气、益气健脾,这两个方子仅仅一味药的差别,但是功效主治也有所差别。
黄元御创建的100多个方子中,黄芽汤是第一个出现的方子,而且这个方子独特性不亚于桂枝汤之于经方的地位,也不亚于四君子汤之于时方的地位,毫不谦虚的说,黄芽汤是黄元御所创新方的百方、众方之源。
黄芽汤仅仅四味药,它的组方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方解】:黄元御解释的很简单,就是:
人参、干姜崇阳补火,
甘草、茯苓培土泻水,
人参甘寒,“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
干姜辛温,“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
甘草甘平,“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
茯苓甘平,“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
足见这四味平淡无奇的中药,经过黄元御这样的组合,就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黄芽汤,变化无穷,可以加减化裁调理四维之病:
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两味药以清心;
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就加附子、川椒两味药以温肾;
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可以加桂枝、丹皮两味药以舒肝;
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可以加陈皮、杏仁两味药以理肺。
这其实是黄元御针对四维之病的一个加减化裁,更显示出了黄芽汤一方驭百方的奥义。
对于黄芽汤,虽然在《四圣心源》里并没有说它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很明确,也就是说只要辨证为“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用黄芽汤就是对的,而且黄元御对黄芽汤加减化裁调理四维之病,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黄芽汤深不可测,大有“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味道。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
中气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
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黄芽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