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感性之美与理性之光——当作文遇上数学

以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涛老师提出的“三元方法论”为核心,针对本系列教程,现面向全国高中学校招募教学型教研实验班。以学科专家内部教学指导、内部资料共享、内部互动教研的形式,开展直接服务高中写作教学的大型公益活动。

感性之美与理性之光

——当作文遇上数学

有老师和同学总是不理解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有人去了解过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后,感觉更加茫然。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式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三者的含义与关系呢?其实这事也简单。

同学们进入高中后,最开始接触的数学知识是什么?集合与函数。大家可能疑惑,写作文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呢?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通常说的逻辑学,有三大形态: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到了十九世纪,人们觉得它过于简单,不利于思辨。于是,黑格尔首创,马克思完善,建立起了辩证逻辑的体系大厦。可辩证逻辑也有缺陷,它使用的仍是自然语言,英国人用英语表达,法国人用法语表达,中国人用汉语表达,而且自然语言都有多义性,一个句子往往有很多种理解方式。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莱布尼茨首倡,布尔继之,弗雷格成之,终于建立起现代逻辑学——数理逻辑。数理逻辑的基本思路就是用一套专用符号,代替自然语言,使得逻辑推理更加严密。由于这层关系,我们在形式逻辑里面常说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换算为数学中的“集合”。当作文遇上数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接着往下谈。

数学书上是怎么介绍集合的?书上说: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例如,全体中国人,一本书中的全部概念,一群羊,所有自然数等等,都分别可以构成集合。集合里所含有的个体叫做集合的元素。例如,全体中国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群羊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该羊群中的每一只羊;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个自然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里的集合就是我们说的概念,集合里的所有元素就是概念的外延,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就是概念的内涵,内涵决定外延。

数学课本接着给我们列出两种描述集合的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所谓列举法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外延),所谓描述法则是描述元素的共同特征(内涵)。同理,我们确定概念外延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一列出。比如,“中国面孔”这一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列出:抗疫中的医护人员、专家学者、志愿者等等元素。再比如,“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列出:科学家、文学家、美食家等等元素。而确定内涵就稍微困难一些,需要概括这些元素的共同特征。比如,“中国面孔”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为:发生在中国抗疫期间,对抗疫战争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类人。再比如,“理想”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前面我们谈了概念与集合的对应关系,但是,王涛老师的三元思考方法并不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当出现多个核心概念时,两个概念间往往会有各种关系,这类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外延上的关系和内涵上的关系。外延上的关系如集合中我们常说的:相等关系、相容关系、相离关系。写作时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关系,假如核心概念只有一个,它就是一个一元函数,比如:x+3=10。核心概念有两个时,它就是一个二元函数,比如:y=x+3。有时候,核心概念有三个,它就是一个三元函数,比如:z=x+y-3。函数中有自变量、因变量,三元思考方法中有道和器,主体和客体,主因和次因……概念间的关系是千变万化的。

数学是个“精确”的学科,假如我们的审题按照数理逻辑的方式去思考、判断、推理,我们的审题自然也就“精准”了。当然,“当作文遇上数学”是一种俏皮的说法,这只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这三者的含义与关系,至于这背后复杂的学理上的联系我们可以不去深究。

我一再强调,知识一定要相互关联才能掌握牢固,知识一旦成串就很有趣,当作文遇上数学,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作者小传:毕光荫

“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精通《史记》,曾参与开发多套国学教材及《史记》相关课程。2019年参编《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2020年,在“语文人的担当”大型公益网络直播课活动中四次开讲《史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