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时光】纪念王小波: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每年的四月属于张国荣和王小波。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命运上却有某种相似性——死后的人气大大超过了生前。不知道在天国的两个人,知道这种结果后,有何等的感慨,或者压根也就不在乎。热闹都是属于大众的,他们很可能无所谓。
两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地选择在最美的四月天离开这个世界,一个将最美的容颜幻化成了最后的烟火,一个将诗意的世界带到遥不可及的天堂。尤其对于王小波,我们处心积虑,引经据典,可能触碰到的,只是他影子的一个轮廓,真身尚且没有看到,更不要说灵魂了。
可是,鲁迅曾说过“为了忘却的记念”,那就记下几笔我稚嫩的看法,以此纪念我曾看过王小波。
1.《黄金时代》不是王小波爱情的模样
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绿毛水怪》
陈清扬大概是少男们心中对女人所有幻想的化身。她要美丽性感,要有一头长发,没有大多女人身上的扭扭捏捏、故作姿态,她有火热的生命,青春在她身上如罂粟般盛开。冯唐说:“18岁,给我一个姑娘。”男孩的18岁,大概需要的就是这种既是解药又是毒药的姑娘。但王小波自己要的是“一个月亮,到另一个月亮”,爱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两个人心心相映,那种在“池塘底下”的隐喻,是一种远离旁人、在二人独属世界的“偷偷的”小甜蜜。显然,王二和陈清扬,不是相似的两个月亮。
我们在现实中也爱犯的错误,是把理想的模样当成爱情的模样,但理想不是爱情。这就好比我曾憧憬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时,我的头发随风飘扬起来,伴随大家的尖叫,那种快乐直上云端。然而事实是,当我真的去坐了过山车,升腾起的是随时被从高空甩下的恐惧,前所未有的眩晕,胃里翻江倒海,我在忍住要迸发出的呕吐,我不敢睁开眼睛……
所以,理想的爱情的样子就是幸福的爱情的样子吗?就是你真的需要的爱情的样子吗?21岁的王二想吃想爱想拥有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但我分明感觉到当王二把陈清扬扛在她的肩头上,她的长发垂在他的腰际,两人的内心,却遥远得仿佛宇宙间的星辰。
《黄金时代》这一段中说“陈清扬此时爱上了王二”,我想在很多人就此深信的时候,王小波很可能在狡猾地微笑:凡人们,想想我那不漂亮的妻子李银河;想想我说过的“我们就像看着糖罐的两个孩子,一点一点去尝它到底有多甜”;想想我所有情书的开头“李银河,你好哇”……
我是真的认为,即使构筑了“诗意的世界”的王小波,在爱情上与大众并无不同,他并不需要一个美的化身,他需要是一个懂他所有的个性与聪明、陪他走所有的坎坷与泥泞的人,李银河智慧又博学,即便王小波这样的“特立独行”,在她面前就突然成了大男孩,对她又宠溺又依赖。这才是爱情本来的样子。王小波说:“爱情是遇见,不是预见。”他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2 . 生活中没有“特立独行”,这让他很不爽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
假如没有“文革”,我认为王小波依然也会和“大多数”一样,选择“沉默”。表面上,是社会上的制度与规则,无时无刻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话语与行为,即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这一点在王小波生命的早期比较明显,社会畸形,人们不得自由。
但到后来,他应该限于“人与人之间很难理解”的苦恼:别人自行车挡了你的门,你去跟他说,很可能得到的是一顿数落,觉得你太“事儿”了。所以,还是选择沉默比较好,如果心里真的不爽,就去扎了他的轮胎好了。总是挡你的门,你就总去糟蹋他的自行车,甚至扔了他的车,别说放你门口,让他以后再也不敢把车放出来。
王小波后来猛然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深谙此道,我们陷在有问题不去用语言解决的怪圈里,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张爱玲的《金锁记》中曹七巧伶牙俐齿,在面对不合理的分家时,她声嘶力竭,她觉得自己占理,然而别人只当她在撒泼,“几天后,悄无声息地按原定计划分了家,孤儿寡母到底还是被欺负了”——张王二人都认为,有决定权的人不说也做得到,无决定权的人,说了也是出丑,还不如不说。
受委屈的一方,要么忍,要么想些其他的“歪门邪道”让自己痛快。伏尔泰的“我可以不相信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我们民族竟是如此的不适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他才会如此羡慕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人类可以原始生活的荒山,即使我们能够像那只猪,“徘徊在火线内,最终冲出人群,跑得潇洒之极”又能最后去哪里呢?
3.真正的美好是科学
科学态度,那就是说,是什么就说什么;党性的态度,那就是说,是什么就偏不说什么。——《未来世界之我的舅舅》
王小波本专业学化学,后来数学也学得非常好,再后来他无师自通捣鼓计算机,也算是业余人员中的高手。但种种阴差阳错,让他最终成了一个“靠文字为生”的人,但他认为科学是美好的,因为在科学的世界里,最为“平等而自由”,对与不对,证明一下就可以,让事实说话。即便如此,我天国竟也曾经发生过“用普通炉子炼钢”的蠢剧,权力阶层可以“指鹿为马”,指着牛屎一堆的废铁说是钢,大家也只得承认是钢。科学是美好的,然而制度可以让真正的科学不存在。面对这一点,王小波最忍无可忍,沉默就罢了,但切不可做蠢人,总归做聪明人是好的。
有些人生来就是传奇,王小波的家族人物很多命运坎坷,离他最近的是他的弟弟和舅舅都死于非命,他自己最终也未脱离“疾病”的梦魇,早早去世。心脏病大概受舅舅的遗传,幼年和少年的困苦生活经历大概又是这种疾病的催化剂,不管怎样,他曾经身体上的“饿”“渴”“痛”让他更加深刻地思考了他所在的世界与人生,甚至很多时候我怀疑“痛”会使有灵魂的人长出第三只眼睛与耳朵,感受到来自最深处的大地的心跳,最远处的天堂启示。那这“痛”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王小波从不标榜哪些是“伟大”或者“崇高”,也不醉心任何世人看中的“荣誉”,更不为任何“波澜壮阔”而热血沸腾,他不吝啬对爱的人说出“爱你就像爱生命”;他看透人生百态但不做鲁迅式踽踽独行的“革命者”;他向往“诗意的世界”,有乌托邦的情怀,但从不做任何逃避——他不做现世的“油子”,也不当纯粹的“诗人”,他就是他,一直都是最真实的他自己。
我想他自己的自由,他是做到了。从此小波之后,再无小波。
作者:唐倩倩,80后,文学硕士,一时尚而又传统的杂志主编,美女一枚,喜欢而且执笔于《深读》、喜欢而且执笔于《时文选读》,愿让文字像花朵一样开放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