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悄悄地努力打工,然后惊艳所有人
最近【打工人】梗爆火,说明了现代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
我认为这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过渡。以前,我们总喜欢把工作称为“干事业”“拼前途”;而现在的我们会通过自嘲自己是“社畜”,把上班工作称之为“打工”,我们都是“打工人”。其实这就是在委婉地解构工作这种行为。
之前许多人都存在着一种逃避心理,不愿意上班或者是其他想要逃避的事情。
在心理学的语境中,回避型应对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应对机制,指的是人们回避那些让自己害怕或者焦虑的特定场合、对话、关系或是信息。处理不了的人和事,彻底躲开就好了。
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逃避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机制。我们需要的是停止逃避,真正面对。而恰好【打工人】梗的出现和爆火,似乎对人们想要逃避上班这种心理起到了一定转移注意力的积极作用。
从表层来说是人们在无聊又枯燥的上班生活中,给自己增添的一个乐子;而从更深层次我们可以挖掘到更多涵义。
01群体共识正在达成
首先,这投射了一种群体意识,想要打破一种区域隔阂。即我认为自己是打工人,而你也认为自己是打工人,现在有一群人认为自己是打工人,那么这就很重要和有一定的影响力了。以前的我们很少有人愿意用“打工仔”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自己,说到底的本质还是怕丢人,怕比不过人家那些精英,而自己只是区区一个打工人。
在打工人这个梗没有爆火之前,大家的心态仍然是忐忑的,害怕被资本分化,作为底层劳动者没有共同话语权。这就是一种工作等级区域隔阂。
举个例子,从事金融行业的看不起程序员、而程序员看不起门店导购,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工作等级鄙视链。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你真的会这么想吗?
而现在【打工人】梗爆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论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无论从事的行业是否光鲜、收入高低,我们都是“打工人”,我们同属于一片区域,我们同属于一个阶层。这个阶层里不分高低贵贱,以前的那种隔阂正在逐渐消除。
02戏谑的自嘲,但从未放弃
微博上有个【打工人梗为什么会爆火】的热搜,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回答是:
因为你我都在其中。打工人梗的流行,虽然是一种暗藏不满的自嘲,但也是对精英成功学的一种挑战,有一种职业不分贵贱,大家都是打工人的平民式平等,因为你我都在其中。年轻人自嘲为“打工人”,其实也挺好,也并不是说真正放弃自我接受平庸,相反他们都很踏实、也很努力,只是对眼下无法改变现状的一种躺平式自嘲,他们需要一个出口,这也是对职场压力的一种集体释放。
相比那些完全自我放弃的低欲望“家里蹲”、“废宅”,“打工人”已经积极几百倍了。毕竟人生,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哪一代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精神困境、事业瓶颈或是生活苦难。而我们这一代,就凭这份自嘲式乐观与坚韧,相信无论如何都能度过。
对于这个回答我想说真的不能再认同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活法,但是无论是以前长辈们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往上冲的精神,还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偶尔自嘲式的一边喊着“太难了”一边却还是乐观面对。我们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着,但从未放弃。
03转变心态,认真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包括我自己在内。其实背后无非就这几种原因:
1、怕麻烦。平时上班已经够累了,下班回家了只想躺着啥也不干。发朋友圈是个巨大工程。第一:修图就已经把时间浪费大半了,第二:打工的人际关系复杂,这个张三这个李四还有那个王五…..这些都是没啥交集又碍于工作或者毫不相识的路人,得屏蔽;还有一些老板,同事不能看见的内容,否则说我这个打工人偷懒怎么办……结果思来想去这朋友圈发不出去了,因为实在麻烦,不发最省事。
2、身边就有可以和自己分享喜怒哀乐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可以说话的人,没有发朋友圈的必要。
3、还有一种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活在当下,认真规划未来的人。他们不需要通过刷朋友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他们满足于自己在生活中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成就感。
我认为其实不论哪一种,我们发朋友圈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真正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去认真生活,为自己争取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转变心态,无论在面对什么困难的时候,乐观积极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打工人绝不认输,就算打工也会把工打得漂亮,请相信此刻的你不仅仅是为他人打工,更是为自己打工。如果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了,那么你又积累了一份资本。当你累积到一定的资源人脉时,那么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替你打工的。
加油吧,打工人,愿我们都能够不再逃避,勇敢面对生活。生活不易,多多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