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三板斧,治“记性不好”!过程一波三折,方子值得一学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国人,文君然。

有些人跟我说,文老师,看你的文章,真是精彩。那么多疑难杂症,老中医一锤定音。

其实,我想说,真正中医治病,绝不会都那么简单。我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故意选择解读起来相对清晰明了的案例和配伍。而那么多复杂的,一波三折的,我都没有写。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相对复杂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你就知道我说的意思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湖南老一辈中医名家赵志壮老先生。赵老的生平,我就不多说了,您也不必查阅了。一般来说,记述甚少。但是我可以说一句话,曾几何时,行医七十年的赵师对伤寒、温病的治疗,在湖南一地堪称翘楚。而他治病重视滋补脾胃的学术风格,也是为人所乐道。

话说有这么一次,一男子来求医,姓周。什么毛病呢?就是记忆力特别不好。前脚发生的事儿,转身就忘。与此同时,伴随多梦、头痛、眩晕、疲劳、食欲不振等现象。

刻诊,见苔薄白,舌质淡,脉象虚而带数。

这个时候,赵师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龙骨12克,龟板10克,远志6克,菖蒲6克,茯神12克,枣仁9克,夜交藤12克。一共是10剂。

结果,用药之后,问题出来了。健忘没见好转不说,反倒添病了,表现为多痰、气逆、胸闷。

这时候,赵师再开一个配伍。方见——

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陈皮5克,竹茹9克,枳实6克,远志6克,枣仁9克,龙眼肉9克,龙眼肉9克,夜交藤12克,甘草5克,一共8剂。

这一次,服药之后,多痰、气逆、胸闷的现象得到缓解,但依然健忘、心烦多梦,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晕。而且舌苔白润,舌尖稍红,脉弱带数。

这个时候,赵师再次调整配伍。方见——

太子参18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5克,法半夏12克,栀子5克,豆豉5克,志肉5克,枣仁9克,甘草5克,一共10剂。

结果,这一次,患者用药以后,睡眠良好,胸前舒畅,食欲增长,记忆力和精力大大恢复。

这个过程,可以说比较复杂了。我现在给你一点一点地分析来看。

你看,患者第一次求医的时候,睡眠多梦,脉虚带数。舌质淡,苔薄白。这些可以说是辨证要点了。脉虚,说明气血亏虚。脉数,说明阴血不足的同时,有了热象。这个时候,他出现健忘、多梦、全身疲劳,这是很好理解的啊。所以说,赵师最初的想法,就是滋补阴血,镇心安神。

他的配伍里头,夜交藤、酸枣仁、龟板大补阴血、精血,远志和菖蒲、茯神,开窍醒神。龙龟和龟板一起,潜镇心神。这个是基本意图。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患者健忘之症没减轻,反倒出现了痰多、气逆和胸闷之态。这个时候,就得祛痰行气而安神了。用什么呢?赵师用的是温胆汤化裁。其中,法半夏、茯苓、陈皮、枳实化痰行气,竹茹清化痰热。远志、枣仁、龙眼肉、夜交藤安神定志。

在行气化痰之后,患者痰多气逆的现象有所减轻。但是呢,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苔白润。这是脾虚之态。同时,心烦梦多,舌尖红,脉象数。这是有火热之象。于是,调整配伍,用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用枣仁安神,用苦远志、栀子和豆豉清热。

总之,是经过三次变方,三次辨证,这才把患者的问题解决掉。

面对这个过程,可能有人就说了——文老师,中医治病,不是得辩证准确,一击即中吗?像赵师这样的老前辈,为啥辨证三次才治好啊?头两次,是不是误诊,或者说辨证失常啊?

对此,我想说一句公道话。

中医辨证,虽然讲究四诊合参,但是有些时候,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内环境很复杂,很多问题是隐藏很深的,纵然有多年经验,火眼金睛,也未必百分之百都看得准,看得入木三分。此其一。

其二,就是中药这个东西,是有偏性的。它在纠正患者初期表现出来的偏颇同时,容易造成其他方面的失衡。你比如说,患者初诊的时候,治当补阴血而安神。但是这类药材,天生滋腻,所以就容易引起痰湿壅滞的状态。这个治疗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药材的偏性所决定的,也是患者体质决定的。因此,就要适时地调整,改变策略。很多患者体内深层的问题,你不通过治疗,不通过用药,不通过观察,很难一步看清楚。

因此啊,我才说,中医治病,远非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啊。病情,有的时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左躲右藏,很难驾驭。这个过程,就得步步为营,边打边看,适时出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但是,赵师在医案里用的三板斧,确值得借鉴。第一板斧,是枕中丹加减。第二板斧,是温胆汤化裁。第三板斧,是六君子汤化裁。这些说起来啊,都是常用的配伍,是每一个研习中医的人,必须掌握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这篇文章多少有些专业了,希望大家能看懂。我借此文,和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切磋。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