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本文的思考主要是从我的个人实践出发,反思社会学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到研究生低年级阶段,如何以读书、交流与写作来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这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在读书会交流过程中受师友启发而整理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积淀。我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整理者,并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做一点阐发工作。除去个人活动、上课等其他一些必要的时间花费,在我们的读书生活中,怎么看待读书、交流与写作的关系呢?这里,我很赞同导师的说法,要把95%的时间用于自己认真读书,5%的时间用于与师友(主要是同辈)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我们的思维训练来说是较为恰当的(当然,95%与5%只是虚指,切不可教条)。至于思考,实际上是嵌入在我们整个阅读与交流过程之中的,读书的时候需要深入思考作者的论述逻辑,在深入阅读与大量阅读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比较阅读。这种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我们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既不是个人的冥思,也不是脱离文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只有基于深入和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之上的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将读书与思考变成寻找真理与人生意义的手段,将之变成单纯的工具手段以“制造”论文(大部分都是学术垃圾——仅针对本科生与低年级研究生而言)。不会变成在自己既有的逻辑体系中,进行低水平的“成熟”的思考。读书与思考的联动有利于我们打破一个个既有的逻辑闭环,接受思维冲击,不断进行深入的思考、打破、再思考,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将读书变成一种思维训练方式,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汲取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向经典作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分析与思考方式(这也是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作品的原因)。除了在读书过程中进行思考,我们的思考还在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交流讨论、具体的经验研究以及上文所说的个人冥思中进行。依据个人日常生活观察和体验进行的思考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这里我不再多谈。至于经验研究与个人冥思,这里我亦不过多讨论。在这里,我主要讨论一下在交流讨论过程中给我们思考带来的巨大帮助。实际上,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我们在思维上的“巅峰体验”时刻是极少的,大多数时候,理解文本本身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阅读一些翻译质量一言难尽的译作或者阅读文本十分晦涩难懂的著作时。因而,读书过程中我们的思考其实更多时候像平稳流动的溪流,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积累后,才能汇聚到一起成为浪潮。或者在不经意的受到突然的冲击时,形成一朵朵被激起的思维浪花。但是,在与师友特别是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中,由于互动是即时化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是高速运转的,为了及时回应他人的问题或质询,或为了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路,我们需要调动大量储存知识,并快速的进行思考整合,然后表达出来。之所以强调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更具有刺激思考的效果,是因为老师有时候自觉、不自觉的扮演着权威者角色,实际上会阻碍我们的思考与表达。在我们慎重地寻求精确表达时,思维的火花往往也就被扑灭了。读书与交流讨论过程中迸发的思维火花如何成为具有逻辑性的体系化论述?这就需要写作来完成,写作是把我们在这些过程中迸发出的零碎性思考进行整合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论述体系,由此使我们的思路更加完善。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迸发出来的一些看似具有创见性的思考是没有逻辑,禁不住推论的。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一些零散的思考是可以进行详细论证、成为我们的创新点的。
读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基础,重中之重;交流是思考的触发点和推进器,能够是我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中生发出许多具有创见性的想法,并帮助我们不断提升思维能力,调整巩固提高;写作则是思考的系统化过程,把零散的、具有洞见性的思考以更具逻辑性的方式铺陈出来,是思考之后可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