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聪明的人和有智慧的人谁更厉害?看完你就懂了
你觉得智慧与聪明真的是同一种事物吗?
对于那些大彻大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你是倾向于用智慧还是用聪明来形容他?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用智慧这个词来形容。
智慧与聪明假使深究的话,二者并不是同一种事物,只是有智慧的人与聪明的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有较多的共同特征,因此,智慧与聪明可能会被混为一谈。
那么究竟是有智慧的人更胜一筹还是聪明的人更加出色,你且慢慢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个人的聪明与智慧的来源是什么,聪明也好,智慧也好都与人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尔特(Raymond kart)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按智力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将智力分为了两种类型:
晶体智力(Crystal intelligence):所谓的晶体智力是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学习,生活,劳动)中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受后天教育与环境影响较大,贯穿于人的一生,随着经验的增加与年轻的增加而不断增长,晶体智力包括了习得的知识技能,一般问题解决能力与审美能力等一系列随经验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最大的差别就是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流体智力多以人的生理为基础,也称液态智力(液态智力),它与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息息相关,包括了人的认知能力,记忆力,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这种智力可塑性不强,受先天影响更大。
在了解心理学中不同类别的智力的分类与差距时,聪明与智慧的区别应该更加明显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反应能力快,记忆力强的人会用聪明来形容,对于一些活得通透,能够一眼洞察本质的人我们大都以智慧来形容。
言归正传,聪明与智慧假使按上文的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进行划分的话,那么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更类似于流体智力,譬如运算速度快,记忆力强,学习能力强,这些因素都以生理为基础,在人幼的时候,都能区分开来,我们也将其称之为高智商。
而智慧在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抽象的事物,我们无法用智力量表来观测一个人的智慧,智慧所涵盖的范围过于宽广,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后天生活经验,更像一种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有智慧。
在大多数时候,聪明的人也就是智力水平更高的人,那么问题来了,智商高就一定有智慧吗?显而易见,并非如此,高智商只是记忆力,学习能力更强,能够更快地习得一些社会技能,并不能代表智商越高,越有智慧。
正如前文所讲,智慧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词汇,智慧的人大多是聪明的人,而聪明的人不一定就是有智慧的人。
对一个人的智慧水平的判断,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看他的记忆力也不是看他的反应力的快慢,智慧来自于一个人的心胸,见识与体悟。
在笔者看来,智慧的人比聪明的人略胜一筹,因为聪明的人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与本质,较快地做出决策,在决策时也会多方面,系统化的考虑全局,纵然他们有着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他们对于自身的认知又有几分?
智慧不仅包括了对外界事物的洞察也包括了对自身的洞察,聪明的人可能会凭借自己的机灵被大加赞赏,但是一旦他们将聪明指向自己时,又真的能做到明朗,清晰吗?
之所以称一个人有智慧,是因为他不仅能解决问题,更能看透问题的本质,并且也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看似无意义,实则影响重要。
譬如你这一生想怎么规划,你怎么看待生与死,又怎么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宽泛而笼统的问题组成了人生观,世界观,聪明的人与有智慧的人在人生宿舍上也有着本质的差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聪明吗?他们是聪明的,你愿意形容他们为有智慧的人吗?不愿意,聪明与智慧又有了分水岭。
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所形容的人群是中性的,不分善恶,而智慧是褒义的,在已有的价值观之中,我们不允许用智慧这个词去形容有着半点邪恶的人,智慧也代表着高尚与尊崇。
已有经验的增加与年龄的变化会让一个人越来越有智慧,智慧立足于巨人的肩膀,又能将自己对生活,对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进行洞察。
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有智慧的人似乎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性格缺陷与认知缺陷,他们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中悉数变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拉别人一把。
聪明的人或许自大,或许固执,周围的嘉奖也让他们身价倍增,在嘉奖与认可面前宠辱偕忘,心如明镜的人是智慧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
假使把智慧与聪明比做一台机器,那么聪明的人就是最关键的零件,而智慧的人则是使这台机器运转起来的能量,智慧的人是能控制大局与方向的人,聪明的人大多被其指引。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十月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Nkwcomb, T. M. The varieties of interpersonal at- traction, In D. Cartwrighl &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2nd cd.) Evanston: Row, Peterson, 1960.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