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型社会到来,让人措手不及 | 米筐原创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8M

1

花85元,就能在高档餐厅享受一顿下午茶;花200元,就能在顶级星级酒店住宿一晚;花380元,就能背一周爱马仕的包包……

当然,这都是拼出来的。

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AA制付账,每个人都享用一下…嗯,所谓的享用其实是为了摆拍、最起码照片上显示自己在享用。

于是,多金、有闲、有品位、会生活的人设就此不经意间显摆出来。

谁不想过奢华的生活呢?!

如果这些假名媛、假名流们为了欲望而不惜透支自己信用的话,有一些人则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有人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外卖送到订户手里,而不顾自身安危强行违反交通;有人因为不愿意加班、过996的生活,而在入职后不久就被无情的辞退;有人却因为加班,在凌晨1点下班回家的途中、于寒冷的冬夜里昏厥倒地猝死……

加班、压力、高强度工作…整个社会似乎已经陷入“拿钱换命”的死亡螺旋循环。

人们充斥着欲望,要花钱、要享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就要现在、当下、立马、即刻!

在即时享乐欲望的驱使下,透支型社会扑面而来。

2

年轻人,加班、熬夜、996、掉发、秃顶…就是为了过上伪中产阶级的中上流生活,哪怕过不上、也要伪装成。

中年人,房子、车子、孩子、压力、失眠…就是为了维持伪中产阶级的中上流生活,哪怕如此艰难、也要打脸硬上。

老年人,为了帮助城里的子女维持高成本的城市生活、也在透支自己。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子女购房买车,哪怕自己年龄已经很大、也仍在工作,就是为了补贴子女。

子女在农村就轻松了吗?NO!结婚的彩礼、县城的房子,为此不得不借遍全部亲戚、并背负一身债务。

每一对新婚夫妇的背后,都有六个被掏空的钱包。

以前人们以生产为中心,讲究量入为出、赚多少就花多少;现在是消费时代,却攀比量出为入,赚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得花。

支出多、入手少怎么办?借贷啊。

透支型社会的另一个大特征,是钱财的透支——花未来的钱、吃卯时的粮。

而现在,又有如此多借贷的便利。

3

如果因总房款太高、而不得不买房贷款尚可理解的话,那其他的一些贷款则明显在诱导借贷、过度负债、刺激欲望。

交房后想装修的更豪华?装修贷啊;

没钱买车却想出入更便捷?车贷分期啊;

商场购物时口袋里没钱?刷信用卡呗;

网购琳琅满目却囊中羞涩呢?用花呗/白条了;

……

生活在金融不甚发达地区的小镇青年,总可以逃过借债一劫吧?你想多了!

互联网的触角早已延申到这些下沉市场。

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实体企业,都在纷纷进军网络放贷:电商巨头的阿里、社交龙头的腾讯、短视频一哥的抖音、出租出行的滴滴、电器企业的海尔、卖菜的永辉、快递的顺丰……名单数不胜数。

你以为实体小店就老老实实、不玩金融了?你又想多了。

美容店、健身房、理发店、面包房、洗衣店、桑拿洗浴房……哪一个没有预付卡充值呢?它们的背后全是借贷。

欲望驱使下提前享受、以超越自己赚钱能力的方式。

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

4

一大批人的债务支出,成就了一小部分人的资产收入。当借钱去消费时、自己的债务越来越多,可这些债务一转身就成了另一些人的收入。

本来某个人一年只收入10万、年消费上限也就是10万,某一些人也因此最多赚10万块。可因为透支借贷的出现,这个人就可以借入10万、再加上自己年收入10万,一共消费了20万,自然的也有人据此把赚钱上限提升至20万。

有人借债去消费,消费越多、债务越多,反过来促使另一些人的收入成倍的膨胀…贫富分化就此拉大、越来越大。

信贷成了贫富分化的加速器、让阶层间加速割裂。

可很多人哪怕深陷债务泥淖之中,却在欲望的驱使下难以自拔。

过去,人们的自控力够足,赚钱是为了生活;现在,人们的自控力在消费诱惑冲击下溃散一地…赚钱则主要是为了还债、还不完的债。

以前,储蓄攒钱是美德。当下攒够钱后才消费似乎成了一件很傻的事…能借钱提前享受、干嘛要等待呢?!

在透支型社会下,有人凭借债务走向财富峰巅,有人因为债务奔向破产深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