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与月光
刘雪芳
当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在大地上的时候,我便想起奶奶。
记忆中,当那一轮明月爬上屋顶,爬上树梢时,我就会常常看到奶奶站在月色下,说:“今晚月亮真好,我可以去外面做看看。”说完,奶奶就去几里外的田间转悠、去菜地转悠。
夏季里的稻田是否干渴,冬季的麦田是否长得旺,田埂上种的豆豆是否发出芽,奶奶在这月色下便有了答案,她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爷爷去逝早,家里家外全靠奶奶一双手,白天,奶奶常常跟着别人做工,挣几个钱,培养父亲上学,其它家里的事,只能留在晚上做。
奶奶最擅长堆草垛,村上没人比她堆得好,堆草垛在当时农村算是个高水平活,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做事能力,草垛堆得好,说明这个人做事能力就强。
堆草垛,看起来简单,堆好它却不简单,有的草垛看起来堆得好看,一场雨下来,里面却浸透着水,时间久了便生霉发烂,一阵大风刮来,有的草垛就会被刮倒或刮歪,村上常常有人请奶奶堆草垛,这时候奶奶会说:“哪天有月亮,我再晚上帮你们家堆。”
月亮出来了,奶奶站在草垛上,在月色下,一捆捆稻草被递到奶奶的手中,奶奶把一捆捆稻草相互依靠压紧,用脚踩板。一座座草堆就这样在打谷场上矗立,风来时,刮不倒它,雨来时,淋不透它,它在月光下那么安详,像熟睡的孩子。
听奶奶说,有一次步行四十多公里,去看在外工作的父亲,也是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
那一晚的月光透亮,把大地也照得透亮,奶奶整整走了一夜才到达父亲工作的地方,奶奶说有月亮陪着,一点不孤单,就像是爷爷陪着她,暧暧的,心情也很舒畅。
也许,月光真的像爷爷一样住进奶奶的心间时时呵护着奶奶,要不,多少次在月光下,奶奶走进芦苇滩去割芦苇打芦席,那风一来,芦苇发出“莎莎”声,奶奶一点也不害怕呢。多少次在月色下经过的那些坟墓,奶奶又怎敢独自前行呢?
奶奶喜欢月光,她更留恋月光,她始终认为在月光下再苦的日子也是幸福的。
如今,奶奶走了,可月光依然还在,奶奶的音容笑貌依旧留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