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射干麻黄汤”临症体会一则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问父亲:“王三虎教授,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恢复期中药如何治疗?请推荐处方。拜托了!”
父亲当即回复“射干麻黄汤常用”。
此人又问“请用药具体一点,你的妙处大多是每味药的计量?请开方。”
“离开了具体情况不好再细说。这个时候,模糊就是准确”父亲回答。
此人有些不满地说“还是有些保守,秘方不可外传?这样的模糊不可取!”
父亲冁然而笑“哈哈哈哈,我常用:射干12g,麻黄12 g,细辛3 g,五味子12 g,姜半夏12 g,生姜15 g,紫菀12 g,冬花12 g,大枣30 g”。
“ 这还够意思,是真正的同学情校友意!”我心里暗自嘀咕:原来是父亲的同学,难怪说起话来单刀直入。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脉证并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原方由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生姜四两、大枣七枚组成。由于条文中描述的症状跟哮喘相似,现在多用此方治疗寒哮。而父亲在临床诊疗中尤为看中此方,认为其配伍精炼,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之效颇佳,对于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是肺癌伴有咳嗽、气喘、痰多、喉中痰鸣症状的均可原方应用。
这时群里炸开了锅,有人问“王教授,我是杨雪峰,能不能把恢复期的中药或散剂传授一下。”
父亲轻松对答“恢复期,就看是脾虚生痰还是表虚易外感,抑或肾虚痰泛,随证治之。大约是培土生金的六君子汤、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和补肾化痰的金水六君煎。”
又有人问道“ 大枣30克?还是3枚?请王教授明示。另,麻黄超过10克,出汗多吗?我经常顾虑这个,不敢用大量。”
父亲自信地回复“张仲景用大枣7枚,我用30克相当于6枚。麻黄主要不是发汗药,不然,怎么会有‘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一语?麻黄汤中麻黄三两,射干麻黄汤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麻黄都是四两,也就是12克了。亦步亦趋,即使两广地区和夏季也不一定减量,未见发汗过多之弊。”
有人拍手叫好“什么叫醍醐灌顶,此之谓也!为什么茅塞顿开不亦然乎?”
人常道“麻黄辛温、发汗力强”,以至于人们常常不用麻黄,慎用麻黄,即使有明确的适应症,也是5、6g炙麻黄点到为止。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14方次用麻黄,在《金匮要略》中达23方次,比例相当高了。其中应用剂量最大的是大青龙汤、越婢汤,麻黄均为6两,约等于现在的18g,次大量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均为四两,最少也在12g了。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防己黄芪汤中也有麻黄半两,可见汗出并不是麻黄的禁忌症。
父亲常说“麻黄平喘效果无药能及,喘的时候不用麻黄,什么时候用?没有所谓的过汗之弊,有的只是配伍和用量,一般用量8-12g没有问题,汗出多的可以配石膏,唯一要注意的是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病人需要监测血压,必要时可以增加降压药用量。”
末了,父亲在群里留言“我们中医现在是抱着金碗讨饭吃,总看别人碗里的肉多而且香,中医应该有自信。让我们以自恋的情结看重中医吧!”的确,不求力挽狂澜、持危扶颠,但求绵绵不绝、尽心尽力,中医人在中华民族医学史的长河中记载着不灭的春暖杏林佳话,传承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精神,我们后辈要时时激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医术,竭尽所能地解除病人痛苦。我坚信,在国家《中医药》法的引领和保障下,在中医人和中医界各方面的努力下,未来中医药事业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问父亲:“王三虎教授,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恢复期中药如何治疗?请推荐处方。拜托了!”
父亲当即回复“射干麻黄汤常用”。
此人又问“请用药具体一点,你的妙处大多是每味药的计量?请开方。”
“离开了具体情况不好再细说。这个时候,模糊就是准确”父亲回答。
此人有些不满地说“还是有些保守,秘方不可外传?这样的模糊不可取!”
父亲冁然而笑“哈哈哈哈,我常用:射干12g,麻黄12 g,细辛3 g,五味子12 g,姜半夏12 g,生姜15 g,紫菀12 g,冬花12 g,大枣30 g”。
“ 这还够意思,是真正的同学情校友意!”我心里暗自嘀咕:原来是父亲的同学,难怪说起话来单刀直入。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脉证并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原方由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生姜四两、大枣七枚组成。由于条文中描述的症状跟哮喘相似,现在多用此方治疗寒哮。而父亲在临床诊疗中尤为看中此方,认为其配伍精炼,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之效颇佳,对于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是肺癌伴有咳嗽、气喘、痰多、喉中痰鸣症状的均可原方应用。
这时群里炸开了锅,有人问“王教授,我是杨雪峰,能不能把恢复期的中药或散剂传授一下。”
父亲轻松对答“恢复期,就看是脾虚生痰还是表虚易外感,抑或肾虚痰泛,随证治之。大约是培土生金的六君子汤、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和补肾化痰的金水六君煎。”
又有人问道“ 大枣30克?还是3枚?请王教授明示。另,麻黄超过10克,出汗多吗?我经常顾虑这个,不敢用大量。”
父亲自信地回复“张仲景用大枣7枚,我用30克相当于6枚。麻黄主要不是发汗药,不然,怎么会有‘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一语?麻黄汤中麻黄三两,射干麻黄汤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麻黄都是四两,也就是12克了。亦步亦趋,即使两广地区和夏季也不一定减量,未见发汗过多之弊。”
有人拍手叫好“什么叫醍醐灌顶,此之谓也!为什么茅塞顿开不亦然乎?”
人常道“麻黄辛温、发汗力强”,以至于人们常常不用麻黄,慎用麻黄,即使有明确的适应症,也是5、6g炙麻黄点到为止。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14方次用麻黄,在《金匮要略》中达23方次,比例相当高了。其中应用剂量最大的是大青龙汤、越婢汤,麻黄均为6两,约等于现在的18g,次大量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均为四两,最少也在12g了。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防己黄芪汤中也有麻黄半两,可见汗出并不是麻黄的禁忌症。
父亲常说“麻黄平喘效果无药能及,喘的时候不用麻黄,什么时候用?没有所谓的过汗之弊,有的只是配伍和用量,一般用量8-12g没有问题,汗出多的可以配石膏,唯一要注意的是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病人需要监测血压,必要时可以增加降压药用量。”
末了,父亲在群里留言“我们中医现在是抱着金碗讨饭吃,总看别人碗里的肉多而且香,中医应该有自信。让我们以自恋的情结看重中医吧!”的确,不求力挽狂澜、持危扶颠,但求绵绵不绝、尽心尽力,中医人在中华民族医学史的长河中记载着不灭的春暖杏林佳话,传承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精神,我们后辈要时时激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医术,竭尽所能地解除病人痛苦。我坚信,在国家《中医药》法的引领和保障下,在中医人和中医界各方面的努力下,未来中医药事业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