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坏病——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伤寒悬解卷九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小柴胡之人参不足以温里阴,而黄芩反益半里之寒,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是也。小柴胡未尝犯本经之禁,而于阴阳偏盛者,犹有助虐之弊,况乎汗、下、温针,倒行逆施,阳盛而泻其阴,阴盛而伐其阳,则入阴入阳,坏病百出矣。

仲景于是有救逆之法,补苴挽回,使之离阳明之腑,而出太阴之脏,所谓明辅造化,幽赞鬼神者也。

提纲一章

  太阳表证不解,传于少阳之经,胁下硬满,干呕不食,往来寒热,谵语,是其腑病而经郁也。若汗、下、温针,一经逆治,阳盛则入阳明之腑,阴盛则入三阴之脏,少阳之证已罢,他经之证蜂生,病自少阳而坏,是谓少阳之坏病。其逆犯不同,则病坏非一,知其所犯,治之以法,法在则人存,病虽坏而人不坏,是贵乎良工也。

1 少阳经者,半表半里,小柴胡汤,犹有助虐之弊,故少阳之病,不可温,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只可和解。病在少阳,汗下温针,一经逆治,必致阴阳偏盛,而成坏病,则入脏入腑。

少阳二十三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1 本太阳表证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就是少阳病,柴胡汤证;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而谵语者,柴胡证罢,非入阳明之腑,即入太阴之脏,此为少阳坏病。小柴胡汤,少阳之方,坏入脏腑,与也不中。知犯何逆,以法救之。

2 此言脉沉紧者,是少阳脉细之义。沉为不浮之义,紧为细之变文,弦细紧者,皆为少阳脉细之变文,少阳阳弱,故脉细也。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0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少阳坏病入阳明去路八章

少阳二十四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1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也。少阳为三阳之始,阳气未盛,故脉弦细;少阳经脉,自头走足,病则经气逆升,壅于头上,故善头痛;少阳从相火化气,病则相火郁蒸,故善发热。此是太阳外感,内传少阳,柴胡汤证,和解则已。

  少阳之病,不可发汗,误汗亡津,土燥谵语,则坏入阳明,此属胃也。若胃和则愈,若胃燥不和,相火上逆,则心生烦,木燥风冲,必作悸动。法详下章。

2 太阳内传少阳,少阳禁汗,一汗即坏。重点,此入阳明,为少阳火旺,而阳明土燥也。

  本条误治,坏入阳明,注意区别,上篇的贼克戊土,呕利亡津,传入阳明。虽皆是传入阳明,一定认识到两者,传经与坏病的区别。本篇不仅坏病入阳明,还坏入太阴等各种杂证。若胃燥不和,不能升降,甲木相火旺则烦,乙木之风冲则悸。此悸动非心脏之病,在西医多言心脏病,此乃坏病土燥,甲乙二木,风火相煽而烦悸也。

论;少阳禁汗,柴胡汤和解少阳,表不解也是加桂枝,桂枝本为通经解肌之品,非发汗之剂。

刘渡舟老师

少阳二十五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 接上条提纲,此是少阳坏病,救逆之方。少阳禁汗而误汗,汗泄中脘,津亡土燥,胃燥火逆,心中烦而悸者,小建中汤,胶饴、甘草、大枣,补脾精而生胃液,生姜、桂枝、芍药,疏甲木而清相火。本方药点在胶饴与芍药,胶饴滋生胃液,以和土燥;芍药酸寒,重用六两,专泻相火之旺,此证用之,典型的斧底抽薪之药。芍药,即泻甲木上逆之相火,又疏乙木而止冲悸。芍药疏木,胶饴补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典型的建中之方。少阳坏病提纲,知犯何逆,依法治之。误汗之逆,而见烦悸,依小建中汤法治之。

2 胆胃两经,痞塞心胁,阻碍厥阴升达之路,风木郁冲,振摇不已,则发动悸、心悸。

论;悸者,皆是乙木之下冲,非单指西医之心率病,病不要被西化,中医也不分科。太阳有误汗之悸,下条也是坏病,也见烦悸,后边还有心下停水之悸,《金匮》还有痰饮之悸,虚劳之悸,悸皆是乙木之郁冲,但导致木冲心悸的原因却不同,一定当知。

3 本篇坏病,汗亡津液,坏入阳明,火旺土燥,建中汤也。(下条炙甘草汤)

上篇贼克,传入阳明,呕利亡津,胃燥不和,大柴胡汤。(或调胃承气汤)

二者同是传胃,路却不同,方也不同,一滋一泻,皆是和胃。

下条炙甘草汤,也是少阳坏病,火旺土燥,营血消亡,经脉燥涩,而见结代,也是和胃。

少阳二十六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1  脉结代,心动悸者,此为少阳坏病,因少阳病,误发汗而成。汗泄亡津,肺胃俱燥,相火升炎,渐而营血消亡,经脉燥涩,是以经脉结代。经脉燥涩,津血俱虚,风木郁冲,是以悸动。

发汗亡津,是为津伤,而相火升炎,何渐至营血消亡,此理有点难懂。津血俱虚,经脉燥结而枯涩,不能流行,所以脉见结代。

《四圣》结脉,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结。少阳坏病,火旺土燥,烁及三阴,也为阴虚。炙甘草,补中而化气,阿胶补肝血以助气血左升,麦门润肺燥以助气水右降,则成气周流之态,人参补气而复脉,生地泻土燥而滋风木,麻仁行脉之枯燥,桂枝生姜,行表里经脉之瘀塞。

2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阳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轻则建中汤,重则炙甘草汤。

3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是为脉结之义。烦悸结代,胃燥不和,虽属胃但未成阳明腑实反成津血枯耗,烦悸结代之重证。土燥木枯,经脉枯槁,故重用地黄者,看黄师地黄解,使其和胃,地黄滋力大,且又滋木燥涩,清甲木火热的作用。生地,一斤250克,少阳坏病,经脉燥涩之结代,大胆用之,无毒无害。观黄师药解,皆用生地。本方酒煮,可助通经润燥,又甚和肝性,最和胃燥,滋经脉枯燥。

4  《金匮》卷八,惊悸四,内伤外感惊悸之证,皆少阳之阳虚(相火虚之义)(土败胃逆,胆木失根故也),惟少阳伤寒小建中汤、炙甘草汤二证,是少阳之阳旺(相火旺之义)者。足少阳化气于相火,以伤寒表邪,郁其相火,是以相火旺也。然火自旺而土自虚,非表里阳盛,小建中,炙甘草,皆培土而泻火。除此无阳旺(火旺)之惊悸。

5  若没有误汗,也有脉结代与烦悸者,可以这么理解。太阳之外寒,闭其少阳之相火,火旺土燥,营血消亡,经脉燥涩,则脉结代,此即炙甘草汤证。另外没有外感,而内伤有脉结代,心烦悸者,也是炙甘草证,此没外感,也没有误汗,用作津血两虚病理。炙甘草汤,心悸脉结代,是血脉空虚,津液与营血俱伤证,现在来看,也属阴虚。

6   在太阳篇,也是这样的排序格式,太阳坏病提纲一(太阳五十四)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少阳坏病提纲一(少阳二十三),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与广告——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小柴胡汤是如何用错的?

    辨证用药固然重要,然用药之剂量尤为关键,组方的药味相同,药量不同,其功效迥异.如<伤寒论>中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日本人渡边熙说:"汉药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药量."一 ...

  • 【中医】伤寒悬解【二】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篇名>伤寒悬解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 ...

  • 《伤寒论集注 第3部分》 清·张志聪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鞭.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此节申明上义缓迟之义,寸口脉缓而迟,承上义而言也.上又云:卫气 ...

  • 《伤寒论》113方——小建中汤

    第六十八方--小建中汤 少阳九1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

  • 《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建中汤,黄芩加半夏汤,大柴胡汤

    少阳九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1 少阳阳弱,阳之初始,故其脉细:少阳之经,在二阳三阴之间,虚入太阴,盛入阳明:阳脉涩者,经气结滞而梗涩,是不及细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柴胡加芒硝汤

    少阳二十七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太阳中风,而传少阳,是谓少阳中风.少阳之经,脉循两耳,少阳病则经气上逆,浊气上填,故两耳无闻:少阳之脉,起于目之锐眦,相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泄下,倒行逆施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结胸与痞证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五章 病在少阳,或入阳明之腑,或入太阴之脏.将入阳明,而经证未罢,下早则为结胸,将入太阴,误下则为痞,与太阳之结胸.痞证由来正同也. 1 师言经证未罢,下早而为结胸,感觉不妥,经证未罢 ...

  • 《伤寒悬解》——暑病理论

    暍病三章 暍者,夏月而伤风寒,郁其表热.表热盛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以寒则伤形,故外闭而为实,热则伤气,故外泻而为虚.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热寒.汗.下.温针之法,所以伐正而扶邪,不可轻犯也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医案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沉为少阴之脏,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也.表阳外伤,则见经热,沉为在里,是为脏寒,脉沉发表,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