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上“肾”的本质的探讨(三)
今天再来看肾的其他生理功能。
1. “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在味为咸”、“司二阴”:“中医上认为“肾”有蒸化水液的功能,使到达“肾”的水液,清者吸收上腾,浊者下达于膀胱而排出体外。同时膀胱的排尿功能也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这一认识与现代医学相一致。
现代医学也认为肾脏是调节水分和电解质过滤、吸收的主要脏器。比如“肾阳虚”气化失常、膀胱不利所致的尿少、浮肿,主要是由于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通过反馈调节影响到下丘脑—垂体系统,同时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远端肾曲小管回吸收水分增多所造成;
“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出现的小便失禁或淋漓不尽等,多是由于交感神经介质减少,膀胱括约肌失常所致。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肾为胃之关”。
“肾气不足”时,肛门括约肌失常,所以出现腹泻便溏,大便失禁等症。至于“肾阳虚”所导致的“五更泻”,主要是由于黎明时,肾上腺分泌生物钟周期正处于最低潮,所以使症状加重。
此外,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有强力的储钠排钾作用,则是“咸入肾”、“肾在味为咸”的最好说明,临床上“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必须低盐饮食。
2. 肾开窍于耳。中医上认为“肾与耳通”,耳的听觉主要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虚则导致耳鸣耳聋等症。
对于这一问题现代医学的解释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肾阴虚”时,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分泌功能亢进,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容量增多、或肾脏本身有实质性病变,致使肾缺血,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压增高,由此刺激内耳感受器,造成耳鸣耳聋眩晕等症。
②肾的精气不足,不能充养于脑,以致大脑供血及代谢发生改变,神经细胞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神经衰弱而造成耳鸣耳聋。
3. 肾主骨、生髓、髓生血。中医上认为“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充养骨骼,并能化生血液。这一理论完全适用于现代医学对某些骨骼、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个人治疗骨质增生,也是遵从“治肾即治骨”的理论,用补肾阳为主的骨质增生丸(主要用药有熟地,鹿衔草,骨碎补,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临床效果明显。
“肾阴虚”的患者,因其肾精不足,阴虚火旺,往往出现激素分泌增多,而导致骨质脆而疏松,如小儿佝偻病,其症状为骨痿软,夜汗多,脱发,易惊,囱门闭迟,行动迟缓、心烦低热等,均符合肾阴虚的证候。
成人足跟骨痛,也很可能是由于跟骨骨质疏松引起的。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用补肾阴的药物治疗,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中医上“肾”藏精,精生髓,精髓生血的论述,也与现代医学非常近似。肾脏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从而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
临床常用大量睾丸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作用于此环节,而中医上用补肾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同样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足以证明它们是一致的。
4. “肾主纳气”。临床上不少肺心病、肺气肿,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作时常出现明显的喘促无力,呼多吸少的症状,中医上称为“肾不纳气”。
测定这类病患者尿17——羟,17——酮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且给予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则能获得暂时或一定程度的疗效,证明在病理方面肾上腺的功能是不足的。而此类患者,有时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治疗,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说明中医上的“肾主纳气”与肾上腺是有密切联系的。
5. 肾在志为恐,恐伤肾,在色为黑。现代医学证实,凡是剧烈地外界刺激如惊吓、恐惧等均可引起人体的应激状态,也就是使肾上腺—交感神经极度兴奋,以致发生心慌、冷汗、血压升高,二便失禁,瞳孔扩大等症,这和中医上“肾在志为恐”、“恐伤肾”,以及“瞳孔属肾”的认识是一致的。此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常常引起色素沉着增多而使皮肤发黑,这也证明中医上“肾在色为黑”的理论是正确的。
好的关于肾的实质的探讨,基本上到这里就全部讲完了,内容其实很多,建议大家多看几遍,我相信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