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在商朝的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孤竹(今天的秦皇岛一带)的诸侯国。他们的国君是商朝王族的旁支,最早是以王族公子的身份被分封在孤竹,从而建立了孤竹国。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其中三子叔齐最得国君宠爱,国君有意立叔齐为嗣子,想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他。不久孤竹国君亚微薨(hōng)逝,按照当时的礼制,应该是长子伯夷即位。但是深明大义的伯夷却说:“我们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叔齐来当国君!”他谢绝了众人的推举。于是大家就推举他的弟弟叔齐为国君,叔齐又以“我要是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为由也不肯就位。后来伯夷和叔齐两人都为了谦让对方双双离开了孤竹国,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推举次子亚凭为国君。

离开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两人远离故国漂泊在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很多年,两个人都慢慢变老了。这时,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领导下的周国很安定,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很适合老年人居住,就想去投奔他。于是两人结伴一路往西奔向周国,可是还没等他们到那里,姬昌已经死了,而且刚好碰到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把他父亲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正要往东方去奔袭残暴的商纣王。

这时候,伯夷和叔齐两人奋不顾身的勒住周武王的马缰谏诤说:“您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发动战争,这能称得上孝道吗?您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王,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去做如此不孝不仁之事,您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刚说完,周武王边上的卫兵认为这两人太无理了,就要举剑杀了他们,但是军师姜子牙制止说:“这都是讲仁义的人呀,可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开了。

后来,当周武王率军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他的军队由于厌战阵前纷纷倒戈,最后周武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伯夷和叔齐认为周武王作为商朝的臣子却把商朝给灭了,这种做法真的是太可耻了,而且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商朝的子民,商朝灭亡了,自己也就成了亡国奴。于是他们发誓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归属周朝了,没有办法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歌词翻译为:“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最后伯夷和叔齐都饿死在那首阳山之上,他们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流传至今。他们的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传颂,司马迁还把“伯夷叔齐列传”放在《史记》人物列传之首,可见他对伯夷叔齐两人崇高道德的肯定。

伯夷和叔齐的行为也很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年子贡(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补充说:“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有一千辆马车,又有权又有钱,他死的那天,老百姓也没有称道他什么,因为他没有高尚的情操。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的情操至今被民众称道。所以说被民众称道的人不一定是有钱有权的,只有拥有高尚情操品德优良的人才能流芳百世。”(原话是:“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后世各大名家多有诗歌褒扬二人,喜欢的可以鉴赏一下:

【晋】陶渊明  读史述·九章·夷齐

二子让国,相将海隅。

天人革命,绝景穷居。

采薇高歌,慨想黄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唐】李白  杂曲歌辞·少年子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唐】白居易  读古史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岁晏薇已尽,饥来何所为?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枥马非不肥,所苦长执维。

豢豕非不饱,所忧竞为牺。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唐】胡曾  首阳山

孤竹夷齐耻战争,

望尘遮道请休兵。

首阳山倒为平地,

应始无人说姓名。

【宋】司马光  题夷齐庙

夷齐双骨已成灰,

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

可怜今古几多人。

【明】刘基  钓台

伯夷清节太公功,

非处非邪岂必同?

不是云台兴帝业,

桐江无用一丝风。

【元】徐琼  清节祠

国统人推仲子承,

首阳甘饿有余情。

两逃兄弟彝伦重,

一谏君臣大义明。

殷地既非薇自老,

周邦虽有粟无生。

故墟古庙昭旌额,

篡逆相过愧岂生。

(0)

相关推荐

  • 诗词歌晋——采薇君子的至死之曲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采薇歌> 伯夷.叔齐 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 命之衰兮. ...

  • 伯夷叔齐何足道,该讴歌的是那个时代!

    [读史记·伯夷列传01]   都说"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历史称道周文王.周武王盛德,儒家对其行为普遍唱赞歌.而在西周时代,有两兄弟站出来斥责武王不孝不仁,公然以绝食的方式反对以暴 ...

  • 檀道庙(三):从虞芮让畔到夷齐让国,所谓仁政

    10 事实上,西伯周文王觊觎虞芮两地已久,在姜太公这位大战略家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制定了"阴行善实造反"的战略手段,而且制定了具体的进军路线,那就是:在黄河拐弯这个地方渡过黄河天险占 ...

  • 高平:望首阳镇

    过通安驿 古驿山前落日红, 似闻唐汉马嘶鸣. 荒原万里征人路, 半是豪情半怨情!   望首阳镇 图为老庄画<采薇图> 昔时曾访渭之源,荒冢草深雾霭寒. 伯叔首阳骨气在,虚墓可当实墓看.(注 ...

  •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伯夷叔齐演绎“礼仪仁智信”的千古绝唱

    在河南洛阳,有一个村庄名叫"扣马村",有一座山名叫首阳山,它们都因与商末周初的隐士伯夷叔齐紧密相连而名扬天下.自古以来,从民间传说到文学歌咏,伯夷叔齐被人们奉为隐士和做人的双重典范 ...

  •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中条山客 [提要]孤竹国乃华夏历史上商周时期的一个北部边境小国,因两位高古侠义兄弟墨胎伯夷与墨胎叔齐而闻名海内.1.玄鸟生商:2.商封墨胎氏于孤竹:3.伯夷.叔齐:4.周朝复封孤竹 ...

  • 行书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 ...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

  •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qu ...

  • 计晨 赵月娟-河北梆子《卧虎令》恕臣叩马拦凤辇

    计晨 赵月娟-河北梆子《卧虎令》恕臣叩马拦凤辇

  • 今年首四个月中国赴马旅游人数激增

    马来西亚旅游和文化部长莫哈末丁14日在国会表示,今年1月到4月,马来西亚共接待中国游客100.9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37.2%. 他说,去年同期中国来马游客人数只有73.56万人次,今年取得 ...

  •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 电视剧天道:韩楚风的接班人马国安马经理真实道行如何?解读8

    与其说你身边是什么人,会影响你成为什么人.不如说你是什么人,决定了你身边会是什么人.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吸引力法则". 在电视剧<天道>系列解读中,我多篇文章解读反复 ...

  • 部编版必修二《答司马谏议书》3(完结篇)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多把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