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吃人参,内行独爱它!补气养血还防癌,便宜又有效!但这几类人慎用!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开始吃人参调养身体。但今天豆苗子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药补佳品,它不仅价格实惠得多,在补气、生血等功效上也丝毫不输人参,甚至还有“补药之长”的美誉。这个中药材就是——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俗话说“外行吃人参,内行吃黄芪”,“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足以见得它强大的养生保健功效。那用黄芪来泡水、煲汤到底能收获哪些好处呢?

补中益气

秋冬季节,人们常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等症状,这些都是气虚证的表现。而黄芪的主要功效就是补中益气,李时珍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气虚的人适当食用黄芪,可有效改善症状,对全身都有较好的滋养作用。

黄芪补气茶

做法:取黄芪、枸杞、西洋参各10克,此为一天的用量,加适量水煎煮饮用即可。

健脾生血

中医认为气能生血,黄芪能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因此也可用于血虚的辅助调理

对于有心悸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等症状的气血双亏人群来说,尤其适合使用黄芪来帮助治疗。

黄芪乌鸡汤

做法:乌鸡洗净后,在鸡腹中塞入15克黄芪片、一小把枸杞、几枚大枣,用线扎好后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清水、适量葱姜、少许料酒一起炖煮,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强体质,防感冒,抗肿瘤

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可以帮助提升人体免疫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并杀死肿瘤细胞。

曾有一个实验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服用黄芪,另一组不服用,结果发现服用黄芪的实验小鼠体内肿瘤细胞活跃度明显降低,小鼠存活时间更长。这就说明黄芪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辅助防癌的功效。

黄芪三子扶正煎

做法:取黄芪20克、女贞子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加水煎煮15分钟代茶饮,或可请专业医师将此方开到膏方中。

肿瘤病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容易感冒的人都适合使用此方。

利小便,消水肿

黄芪还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医生张仲景曾在《金匮要略》中提到黄芪可用来治疗风湿水肿,对于气虚引起的水肿有很好的疗效。将黄芪与其它一些药材搭配,还有助于温补肾阳。

长老鲜鱼汤

做法:取一条约3斤重的鲫鱼,洗净后放入锅中,与15克黄芪、10克生姜及足量清水一起大火烧开,小火熬煮8小时以上。

按方煮出来的鱼汤每天一小碗,可以喝三天,有强肾提精、利尿的功效。肾炎患者也可使用此方,但切记不能放盐。

延衰老,养容颜

黄芪中还含有较多的黄酮类成分,这类物质属于高效抗氧化剂,能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起到一定的延缓衰老、美容养颜功效。

美颜汤

做法:取黄芪10克、当归5克、菊花3克、红花2克加沸水冲泡饮用即可。

此为一人一天的用量,喝完可继续加水饮用。具有美容祛斑、补气养血、活血降脂等功效,但感冒时不宜服用。

黄芪用对了是治病保健的良药,但要是用的不对,那补益不成反而还可能伤身。尤其是下面这3个使用黄芪时的常见错误,你可一定要当心。

1
生黄芪、炙黄芪随便用

生黄芪是指晒干的黄芪,它更长于补气固,在提高抵抗力、防感冒、治多汗方面效果更好。

炙黄芪通常是由生黄芪加蜂蜜炒制而成,补气生血功效相对更强,更适合用于调理肺虚气短、脾气亏虚、气虚血弱等情况。

2
长期大量服用

黄芪做进补之用时应依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少量逐渐增加。初期建议5克/日,后期逐渐加量但最多不宜超过30克/日,期间还须观察自身状态,如有面红、心烦、睡眠质量变差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

而且对于没有特殊疾病的人群来说,建议长期性地使用黄芪进补,也不可单日大量食用黄芪

当黄芪作为疾病的治疗方时,应严格遵守医生所开具的剂量使用,切不可自行增减。

3
不辨体质乱用

黄芪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适用。一般来说,肾阴虚者、湿热体质者、热毒炽盛者都不建议使用黄芪,而正处于感冒发热、经期、孕期、腹胀、消化不良等特殊时期的人群,也不宜使用黄芪。

  • 肾阴虚:主要表现有眩晕、耳鸣、咽干、失眠、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长期便秘、舌红少苔或裂或刺等。

  • 湿热:主要表现有口干、口苦、口臭、体味大、舌苔黄腻、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小便深黄异味大等。

  • 热毒炽盛:主要表现有局部焮热、面红目赤,伴有高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苔黄等症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