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刊【卷首】:教育的“蝴蝶效应”
又一个孩子跳楼自杀了。
在网上,除了痛惜、两边站队的争论,和一段长达4分钟的监控视频、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标题“我把命还你”,我们暂时再难以看到更多信息。
可能以后也不会。
人们更习惯要一个结果,而不是真相。比如这个初中生为什么打扑克、为什么母亲如此暴躁、孩子如此脆弱等等。试想一下,每个问题背后可能都是一笔糊涂账。
而这次事件不同以往,就是那段监控视频被放出来了,使得大众能以更细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时间地点,不再是常见的无人关注处。在当众遭母亲打骂后,孩子有长达近3分钟的沉默。周围的老师、同学或朋友可能都习以为常了:这只是一次例行惩罚。然后,事情突然就发生了。没有任何人来得及反应。
14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在流行语中,我们叫“中二少年”。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那里,则被称为“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人的理性开始走向成熟,能够摆脱具体内容进行抽象思维了。比如,我们最常做的推理是:假如……这件事情就会……
3分钟的时间,足够做一道数学大题,足够构思一篇小作文。3分钟,也足够和朋友同学玩一盘游戏,和父母老师做一次坦诚布公的交谈。3分钟,足够大哭一场,也足够想象一个未来。
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个男孩在想什么了。就像我们,也难以再回忆“中二时期”那无数个3分钟是怎样构成的。当所有的“假如”穷尽后,人就走进了“逻辑”的死胡同。
这大概就是教育最艰难的地方。正如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现代科技的发展,曾一度让我们误以为,人和世界可以分解为一些简单的基本元素,只要基本元素解决了,人和世界的问题就解决了。
比如教育上,我们把知识分成若干学科,又分成若干学习阶段,以符合“人类认知发展”。似乎只要按这样的学科和阶段精准输入,一个人就能健全地认识世界了。(参看本期论坛《超前教育》)
显然,现实并不如此。在这方面,人类还没有人工智能做得好。我们甚至连自身都没认识清楚。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其实是个混沌问题,也就是俗称的“蝴蝶效应”。
它在科学上的解释是:在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初始条件的数值哪怕在小数点后很多位,出现一点点差异,都会在随后发展中被不断放大,产生巨大的差异。
自然是这样,人生的成长也是这样。通过无数的幸运,我们才得以在某一刻(比如此刻)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如何造成的,是从哪一刻的选择开始变化的。
我们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有好人、贵人,也有不太好的人,但大概率伴随我们走完一生的,只有亲人、朋友和老师。
那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在本期封面人物李镇西老师那里,四十多年教育改革的求索,最后得出一句简单的话:好的教育就是好人的教育。
那什么是好人呢?李老师也直言不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才”,成为精英。然而,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够,也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合格的丈夫、妻子和朋友。
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问下去……
如果世界是混沌的,那教育其实就像这样一个善的“放大器”,它就在每个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