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一个桶》和我们的无数个桶
2019春节归乡故事第一波袭来
贾樟柯《一个桶》6分47秒短片发布
虽然这个短片讲的是离家
虽然它是一个商业片
但它都戳动了我们的心
尤其是在办公室人越走越少
临近放假的时刻
大家心里都埋藏着一个信念:
归!家!
有段子说
大量工厂停工,商店关门
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
许多家庭在门口张贴标语
大人们无所事事,酗酒打牌
儿童成群结队讨钱……
在别的国家这叫经济危机
在中国,叫春节
春节,过年
是中国家庭团聚的重要仪式
也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时刻:
归乡、祭祖、探亲……
春节,是我们无法割舍的亲情
短短的10来天之后
我们又将能量满满
带着妈妈的桶出发
先来看看这个短片
一个桶
再来看看,我们的过年记忆
家的味道,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味道。
我每一次离家打包的食物都和大家离家时所带的食物一样,夸张。
每次临近回家,老爸老妈就开始了为我而准备的大采购,最后的劳动成果是,十斤敲碎的核桃、炒好的花生、几只按份量分好的鸭肉、甜的香肠和腊肉、冬日里老爸捞的鱼、用米装好的蛋、还有最后硬塞给我的几颗葱……
念书时不太懂得父母的感情,总觉得这就是给我的行李箱增加负担。一次,我借口核桃太硬敲不动,不带了。老爸气急:“哪里难敲,我给你敲好!”一个人就开始“吭吭吭”把核桃全给我敲碎打包。
有一年老妈生病,准备年货的任务全落到了老爸的身上,妈妈给我打电话吐槽:“你都不知道你爸,才准备多少点香肠啊,我给他说了,你这点还不够你女儿带的,他还不相信,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他再多准备一点了……”
现在,我乐得让他们忙活,每次回家还额外带只空箱子,“撂”到他们面前说:“两只箱子,你看看你准备的东西够不够装的!”,临走之前,故意跑到厨房再装上几颗葱,翻箱倒柜,再拿上几颗蒜。老两口似乎被我的阵势所吓倒,大喊“你真是土匪啊!”我的解释是,我遗传的是您的精明,装了鸡蛋的米还可以用来做饭,原装的肉当然要配原装的葱。
看吧,我们忘不掉的家的味道,其实是爱的味道。
过年,就是一大家人在一起,打扫卫生,忙忙碌碌地准备年夜饭,一起守着电视看春晚,零点钟声响起,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也响起。
但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父亲几兄弟还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腊月二十几,几家人凑在一起做米花糖和鸡蛋糕(实打实的沙琪玛)。
我们堂兄妹几个,会将和好的面粉捏成各种形状,丢进油锅里面炸,堂姐手灵巧,会捏很多小动物的样式,小兔小猪等等她都会,我手笨,只能做一条蛇。
大人在旁边看着,有点着急又觉得有点好笑,怕我们烫着,但也喜欢小孩子在旁边的那种热闹,嘴上说着走开,手上还帮着我们炸。
最后的成品会用纸包好,包成一封一封的,去亲戚家还要带点当做礼品。现在,超市里什么货品都有,但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
我是东北人,家人对饺子的热爱已经出离传统了,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猪肉馅儿、牛肉馅儿、羊肉馅儿、芹菜馅儿、香菜馅儿、韭菜鸡蛋馅儿、大白菜馅儿、小白菜馅儿、扁豆馅儿,到了冬天还有著名的酸菜馅儿......记忆中但凡节假日主食一定是饺子。
后来离开家乡,每次返家,奶奶一定在第一时间端上来一盘热腾腾的饺子。
调馅儿、和面、擀皮,再一个个包成饺子,着实很费功夫,我也由此常感叹奶奶的执着。
离家多年、结婚生女、定居南方,生活越来越忙碌,餐食越来越快捷,去过多次东北餐馆、冰箱里也常备湾仔码头,可却再也没有找到过奶奶包的饺子的味道。
我妈做的豆腐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豆腐乳。
我出生的那个小镇旁有一大河水,只有那个水做出来的豆腐当原料做出来的豆腐乳才好吃。
我们已经离开那个小镇30多年了,读完大学成家之后,每年,老爸老妈都会托老家人买豆腐到县城,然后他们做好带到省城。妈妈说塑料瓶装不好,坚持用璃瓶装。
现在过年,我们也少回老家,都是老两口赶火车抱着两个大玻璃瓶带给我们。
每次妈妈都说:年龄大了,整不动了,明年不做了。但只要儿子问一句:外婆红豆腐做好没?老爸老妈又会屁颠屁颠做好,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他们不会做,除非他们真的动不了了。
这些年来,我也慢慢学着做这些东西,比如香肠、腊肉,豆腐,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真的动不了了,我也会托人去老家带豆腐,然后做豆腐乳。
家乡的味道总要有那么一点点留在远去的孩子的心里。
来源:知乎
年前去县城里陪外婆,感觉还是越乡土的地方越保持了原生态的风物,年味也就越浓。
家家户户都乐于折腾,也喜欢交流:不厌其烦地做些传统吃食,不在于贵,而在于费时费力--把千张、豆干、黄花菜、胡萝卜丝、黑木耳等七八种食材备好,该晒干的风风干,细细地切成丝,用菜籽油炒好,再用炸肉圆的油拌过,才算作过年的一道"八宝菜",仅作早餐下饭送粥之用。
几乎家家都做,也互相作为礼物,以供交流、鉴赏,讲究些的老人家还会点评:张家撒了芝麻,香一点;王家的咸菜腌得更透……然后博采众长、颠巴巴的做出自家的味道,街坊四邻分一些。
来源:知乎
外婆每次一个人在旁边絮絮叨叨手里也在飞速运作着。我和妈妈劝慰着她:“现在不比往日都吃不下啦,您少准备点,可别累着了。”“那可不行,过年大家都回。都会在我们家留一下的,可不得多准备些。”外公外婆总记得每一个人的口味,一个都不落的妥帖准备好。
年货都备好了,年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于是就开始在家计算着日子。爷爷总爱在家念叨一些:“我刚给你姑奶奶打电话了,晶晶明天晚上的飞机,大晚上的一个女孩子不安全可得有个人去接接她。对了桥桥也是这两天就回,这孩子真是,老大不小了,今年也没说把女朋友带回来一起过年。彪彪这个小崽子,太不像话了,听你四爷爷说又跟他媳妇吵了.....”
爷爷是家族中的长子,弟弟妹妹家的事也总爱操心,一到过年更是具体到每个外甥什么时候回,哪天有空来吃饭都要一一过问。 说到底也是一些琐事,但每一句话都包含着爷爷翘首以盼等待一年的心。
来源:知乎
过年,就是要做一些平时不常做没机会做的事,主要就是面对新和旧,对新的变化充满期待,对过去的人事物细细回味,年味。
对自己,就是对未来的新的改变的期待,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的不舍和温习;
对家人,就是情味,为爸妈做一些事,和他们一起做一些事,享受这个过程;
对朋友,见见好久不见的发小,串门聊天,到他家里蹭饭。
来源:知乎
以前外公在的时候,我全家和4个姨妈全家基本都会聚集在外公家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
外公浙江人,成年便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建国后在企业退休,会做很多好吃的天南海北的菜。记得每年我最喜欢的时候就是跟着外公后面看他做八宝饭,他做的八宝饭猪油浓厚,用料丰富,我还可以跟着偷吃葡萄干,金桔丝这些食材。然后大家一起开心的包饺子。
除夕的夜晚,外公要求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吃完年夜饭大家围着暖暖的火炉打牌看春晚。
12点的时候,大人小孩全部出动出去放鞭炮。我记得当时我们一整个大区,都会弥漫着浓浓的烟花味。
编辑 | 雪飞 恒璐
审阅 |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