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弘扬宁海乡土历史
作者丨胡克均
摘要
乡土历史、乡土文化是形成人们思想灵魂的源泉。芸芸众生来到红尘世界,最早接触的是生身的父母,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是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通过亲身耳闻目睹、父母的熏陶、老师的教育,认识了周边的山水、花草树木、鸡犬牛羊、亲朋好友、风土人情、家乡的历史地理,日积月累积聚了不胜枚举的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形成了没齿难忘的乡土之爱、乡土之情,继而深化为处世为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基于此,《今日宁海》编辑部的一位编辑希望我写一篇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弘扬宁海乡土历史的文章。
我是台州临海人,1960年8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历史系,分配在奉化工作。1972年为照顾家庭,领导把我调到宁海中学任教。宁海虽地处山陬海隅,却是山清水秀、鱼米飘香的宜居之地。当我的脚踏上缑乡大地这片沃土,即立下以宁海为第二故乡的初心。在案牍劳形的教学之余,我偶尔写些史学论文公诸于世,自认为较有学术价值且有一定影响的史学论文有《世人心目中的中国》、《“天命”解读》、《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国历史上赋税制度的演变》……获得省市历史教学优秀论文奖的有《乡土史教学初探》、《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历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弘扬宁海乡土历史,激励人们爱国爱乡的情怀,且产生定社会影响的乡土史论文有《关于胡三省的籍贯问题》、《通鉴胡注析微》、《缑城析义》……上述三类史学论文总计约有20余万字,汇编在本人《慎思集》和《缑乡拾遗》两本书中,读者如若想全面了解上述三类论文的内容,请在网络上搜索或查看宁海新闻网。因篇幅限制,此文仅就上述三篇乡土史论文梗概及影响做些简介以求教于有识之士。
胡克均文集
缑乡拾遗
弘扬宁海乡土历史
B1
关于胡三省的籍贯问题
胡三省是一位极其晦气的宁海籍文化名人,生前遭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死后默默无闻,隐姓埋名长达七百余年,世人只知他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作注,但不知他的生平业绩,连他的籍贯也莫名其妙。别且不说,近代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从上个世纪30年代问世,直到1979年版皆言胡三省“浙江天台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有个别人对胡三省的籍贯提出过质疑,但平反不了他的冤案,仅在“浙江天台人”之后加上个“(一作宁海人)”的注释,仍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我自奉化调到宁海任教之后,在一位朋友处看到一部清朝光绪年间修撰的《宁海中胡胡氏宗谱》,此谱记载了中胡胡氏始迁祖胡琛及其裔孙因战乱逃离豫章(江西南昌),历经三迁最后定居宁海硖石(深甽大里东侧)祖孙绵延的谱系,这是一部极其可信旁证胡三省籍贯的史料。我以此为据,再以《台州府志》、《宁海县志》等有关胡三省史料作佐证,并搜集了流传宁海民间有关胡三省的传说及解放后中胡村在改溪造田、劈山挖土时在中胡村东南的山岗中发现了被族人遗忘了胡三省陵墓的故事。以这些材料为依据,我撰写了《关于胡三省籍贯问题》一文,投寄给母校《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初兴,报刊不多,大学学报更是世人心目中的凤毛麟角。《杭州大学学报》每年仅出四期,每期只刊载拾几篇文章,正宗的大学教授都不敢问津,而我这个无名小卒的文章却发表在1981年第三期《杭州大学学报》上,并在当年浙江省历史学会年会上宣读,顿而震动了浙江史学界,然后引起了连锁反映。1989年《辞海》再版,此书封面由江泽民题字,在胡三省这则词条中,胡三省的籍贯被改为“台州宁海人”,这是他乡游子第一次为弘扬宁海文化所作的贡献,我深感欣慰。
反思往事,拙文之所以能震动史学界导致《辞海》改版,一是论据充足且有说服力,二是揭露了导致世人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凡稍有文史知识者皆知,古人是以自己出生地的郡、州、府为籍贯,而近现代人则以县为籍贯。古代有一些文人逸士以示自己高雅,往往以家乡的山水替代籍贯,如以四明(山)替代明州,以天台(山)替代台州,以会稽(山)替代绍兴,以钱塘(江)替代杭州。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署名“后学天台胡三省”,这个“天台”好像是天台山,实是台州府,因为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
B2
通鉴胡注析微
北宋司马光“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受皇帝之托,历时十九年,撰写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末年,长达1362年历史的《资治通鉴》。此书是中国历史上跨度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胡三省遵循父教,历经三十春秋为《资治通鉴》作注。据当代《通鉴》学者陈国本先生电脑统计,《资治通鉴》约360万字,而《通鉴音注》却有520余万字。前者是官修,后者是私撰;前者有助手帮助,后者是独立撰写;前者历时十九年,后者历经三十寒暑。据上类比而知,胡三省撰写的《通鉴胡注表微》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知艰辛多少倍!在《资治通鉴》中,胡三省的大名与司马光并列。
鄙人在案牍劳形的教学之余,往往以阅读《资治通鉴》和《通鉴胡注》为乐趣,且对《通鉴胡注》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发现胡三省在中国史学上具有六大贡献:一、音注,俗称注音,为书中难读、误读的陌生字逐一注音,为阅读者扫除文字障碍,据说音注字数占全书字数三分之一,因此名其书曰《通鉴音注》;二、训诂,即替书中的字、词、句的内涵作注释,帮助读者加深对《资治通鉴》内容的理解;三、拾遗增补《资治通鉴》中漏缺略写的内容;四、辨析《资治通鉴》和他人注释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五、布道,基于以史为鉴,提出安邦治国的各种主张;六、抒情,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纵观历史长河,环顾周边地区,究竟有几个人堪与胡三省比肩!元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袁桷在《祭胡梅碉先生》一文中说胡三省是中国历史上“负渊海之学”、“旷百年而见”的历史文化名人,我们宁海人应为此引以骄傲和自豪,因此鄙人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写成了《通鉴音注析微》一文,刊布在北京的《光明日报》上。此文刊布后,引起国内外研究《资治通鉴》及《通鉴音注》学者的关注和兴趣。据友人从网络信息获悉,一些研究《通鉴》的学者从鄙人《通鉴音注析微》一文的观点和内容中获得启迪,增长了知识,特别是一些研究《通鉴》的研究生,在自己论文末尾作了注释,“此观点和史料引自浙江省宁海中学胡克均的论文。”
依稀记得,大概在十多年前一个寒假,碰到了几个在美国留学的宁海中学毕业生,他们说自己在美国的网络上看到我撰写的有关胡三省的文章。1992年宁海中学理科班毕业生潘孝胤留学美国,攻读分子物理学,毕业后留美任教,我俩从未通讯和往来,2015年暑假他突然造访寒舍,说自己在美国看到我撰写的有关胡三省的文章,激起他去国怀乡之情,且为宁海出了胡三省感到骄傲和自豪。无独有偶,2016年清明节前,我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据男客人自我介绍他名字李显华,内蒙古人,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蒙古人,毕业于北大法学系,女客人是他妻子,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吉林长春人。北大毕业后,夫妻俩同队留学美国,学成归来在香港办公司,先定居在深圳,后移居上海。夫妻俩喜爱文史。喜欢游山玩水、寻幽访古,从网络上看到鄙人撰写了许多研究胡三省的文章,知道我是一位研究《通鉴》的学者,故此来宁海造访,想与我交流研究心得和资料,并邀我同队去深甽中胡瞻仰胡三省故居及胡三省陵园。情意难却,我欣然承诺,为他俩引路导游。在中胡受到胡三省裔孙胡六根真情接待,在他家吃了一餐家常便饭,并在他家看到一部修撰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中胡胡氏宗谱》,李显华欣喜若狂,立即拿出手机把《宗谱》中有研究价值的内容逐一拍摄下来。事隔一年后,他邀约宁波天一阁图书馆两位馆长再次来宁海深圳中胡寻幽访古,事前又给我来电,邀我旧地重游,我应约再次赴会。上述这些情节皆有人证、物证、至今犹在。
B3
缑城析义
据南宋台州《赤城志》、《宁海县志》及有关地方志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析鄞县八百户,临海县二百户置宁海县,初治(县府驻地)白峤,后迁海游,唐朝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复迁广度里(今宁海跃龙街道)治址名曰缑城,位于现在宁海县府办公大院处。据上述记载而知,宁海出现“缑城”地名,至今已有1300余年,而“缑城”内涵却鲜为人知,且解读纷纭,莫衷一是。
<一>猴城说。传说宁海建县时,城墙布局难定,时值隆冬,天降大雪,忽见一猴在雪地上爬行,遂以猴子的脚印作为城墙基,因此名其城曰“猴城”。因猴子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生灵,遂改名为“缑城”。凡稍有乡土历史知识者皆知这是仿台州府“鹿城”说而编造的一则神话故事,不能信以为真,视作历史。
<二>方孝孺故里说。此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编撰的《宁海地名志》、《宁海城关镇志》两书。这两书的撰稿人皆说明朝中后期“方案”缓解,为纪念并弘扬方孝孺宁死不屈的硬气,遂以方孝孺故里“缑城”作为宁海县城之名。据南宋台州《赤城志》记载,唐宋时宁海辖六乡十九里,其中“朱开乡,在县东北,管里五:广度(今宁海跃龙街道)、辟邪、时康、堠城(今宁海大佳何镇)、横溪”。据此而知,方孝孺故里是堠城,而缑城在广度里,两地相距五六十里,这是撰稿人时空概念模糊,导致移花接木的一则故事。
<三>河南缑氏山说。当今新旧世纪之交,有人撰文刊布在宁海报刊上,传说东周灵王之子王乔得道成仙,自河南缑氏山驾鹤南飞桐柏山,宁海梁王山古称桐柏山,缑城因此而得名。仔细辨析这是一则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
基于返璞归真,弘扬宁海乡土历史,激励人们爱国爱乡之情,鄙人对缑城真谛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和探索考证,用各种题名写过四五篇论文,分别刊布在浙江省社科院《古今谈》、《今日宁海》、《早春》、《宁海史志》等报刊上。最近又写了《长在深闺人未知——缑城析义》一文公诸于世,鄙人从词义解释、史书记载、城市共性及缑城地理位置四个方面展开正反论述考证,阐明宁海“缑城”系浙东地区一座军事要塞,或曰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城堡。此文刊布之后,引起有识之士关注,至今记忆犹新。《缑城析义》在《今日宁海》刊布当晚,即接到一位不曾相识者的电话,据他自我介绍,姓林,名XX,是长街中学退休教师,《长街镇志》撰稿人之一,他说拜读了大作深受启迪,获得许多不曾相识的乡土知识。第二天上午又接到宁海中学一位德高望重老教师的激励电话。第二天晚上再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一位退休老师的电话,他说:“刊载在《今日宁海》上的你的大作我拜读了三遍,完全同意并赞赏你的观点和内容,唯有点不敢苟同,你说宁海县“猴城”是仿台州府城“鹿城”说而编造的,但没有史实依据,固此与你相榷。”我当即说:“台州少府城建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宁海县城始建于唐朝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两者先后相隔恰巧一百年,按一般常情,总是后者仿前者,决不会前者仿后者。”他听后心服口服,不禁哈哈大笑。
2017年暑假,送小孙女去大连读书,全家在宁海大鱼馆三店(坐落于潘天寿广场西侧)聚餐。当我走进大门,看见大厅里屹立着一座约二米高的玻璃镜框,里面张贴着一张每个字有麻将牌一样大的《缑城解读》文章,我当即一眼认出,顿时脱口而出说: “这是我写的文章。”家人都感到惊骇!大孙女听到后立即说此文没有征得你同意,又没有署你名字,把你文章当作宣传广告,这是侵犯知识产权!我笑着说:“别麻烦别人,人家用我的文章做宣传作广告,表明我的思想观点已被这些人认可并赞同,我深感欣慰唉!”
2017年暮春三月,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邀我为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作一次宁海乡土史讲座,我欣然承诺,即以《缑城析义》一文为讲稿,作了两个小时讲述。结束后校长们大都走了,而县教育中心主任、宁海电大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仍留在报告厅里,我心中明白,他们留着不走,一则出于礼貌,二则要与我作些思想交流。他们坦诚相告,自己虽然生在宁海长在宁海,而宁海县城为什么名“缑城”却一无所知,莫名其妙,听了今天讲座终于明白“缑城”真谛,且激起了爱乡爱国情怀。
抚今忆昔,身为他乡游子,为弘扬宁海乡土历史鞠躬尽瘁,深感欣慰。
胡克均文集
乡韵22期
文化宁海工作室
编辑丨葱丛
作者丨胡克均
封面摄影丨王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