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教程:刘松岩讲解芥子园画传树法

刘松岩,著名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长城学会、中国老年书画会、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三峡画院、中国铁道老年书画会、中国清风书画协会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顾问。他系统研究历代名家技法,传统功力深厚。启功先生曾称道他的山水画“笔墨如繁弦密节,丝丝入扣。信可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者”。

一、枯树画法
学画山水首先学画树,学画树先学画枯树。因枯树无树叶遮挡,可见到树的枝干全貌。画树先从画树干起手,树干既立,则可可枝杈。叶从枝出,所以先画枝后画叶。枝杈向四方伸张,所以“树分四歧”像道路伸向四面八方。最忌画树只有左右枝,而无前后交叉。

1.鹿角枝
细枝向上生长,形如鹿角,在画法上称“鹿角”或“鹿柴”,可用尖笔向上行笔,也可从上向下行笔,与大枝连结处笔要稍顿,收笔时避免出虚尖。

2.蟹爪枝
又称“鹰爪”,指小枝嫩柔下垂,如龙爪槐等(注意与柳枝不同),画时用细尖笔转锋向下出锋。

3.露根画法
树生于土厚处多藏根,若在悬崖或坡处,由于水冲或风化,往往露根。但在丛树中,只可少数露根,露多了则乱。

二、树叶画法
1.点叶法
不同树种,表现树叶方法不同,在《芥子园画传》中有36种,包括竹和水草。现按原图浓点中加淡墨点,供参考。

2.夹叶法
中锋尖笔双勾,勾出叶形。其中有些图形是经加工概括而成,带有图案化味道。

3.点叶树画法
点叶树在山水画中较多,很多小叶树木都可用点子概括,点时要抱团,避免一盘散沙。用无尖旧笔,先蘸水,在笔洗壁上将水刮净,以不滴水为度,然后笔尖(约占笔头的五分之一)蘸浓墨,从树中心点起,随之向外扩,越向外围笔头越干,墨越淡,产生浓淡湿干的自然变化,接着向中心部分点淡墨,直至无墨,再重新蘸水蘸墨。不要过多过勤蘸墨,蘸墨多则无浓淡干湿变化。
此图为梅花鼠足点,指四五个点为一小组,形似梅花或鼠足印迹。梅道人指元代四家之一吴镇,号梅花道人,擅用这种点子。

倪云林树法:倪瓒为元四家之一,号云林子,画树多用干笔侧锋,多作简笔画,此图为《芥子园画传》原图,经加工,供参考。

4.夹叶树画法
夹叶树多用于工笔画中,而在意笔画中,画多棵树时,中间杂以夹叶树,不仅增加品种,也可使多树分出前后,避免模糊一片的问题。夹叶即双勾叶,形状和点叶相同,只是工细一些。
注意:夹叶树一般不染墨。

5.松画法
山水画中多画松,因其不畏岁寒,凛然正气,以配高人雅士。南宋四家之一马远画松树干多作瘦硬,如屈铁状,树皮圆圈加点,松叶多为车轮形。

元四家之一王蒙画松“多作直干”,枝干为柔势,叶为扇形,与马远画法不同。

刘松年雪松:雪景山水多画松树,松叶中间留白,即雪团。松的四周染淡墨,设色时再染墨青(墨和花青调水),树身用赭石染下半,留出上半无色即雪。

6.古柏画法
松、柏均是长青树,四季山水都可画入。柏树枝干大多扭曲,柏叶用散点表现,一种画法是中锋点细碎点,另一种方法是将笔锋戳开,用散笔点,也称破笔点。

7.柳树画法
画柳最难,但是掌握了柳树的生长规律,画起来就有章可依。柳树特点是柳条柔软,但是只看到它柔的一面就片面了,须知它还有刚的一面,即树干和大枝与一般树无大分别,只有柔条与众不同,因此画大枝要挺拔,只有甩出的嫩枝条才是柔软的。

8.梧桐画法
画梧桐树,一为勾勒法,一为点厾法。勾勒法用中锋勾出叶形,叶为三瓣,勾出叶筋。树干用侧锋横皴。

点叶梧桐,形状与勾叶相同亦为三瓣,宜用秃笔,墨点要圆,墨分浓淡。

9.芭蕉画法
画芭蕉有勾叶与点叶两种,勾叶用尖笔中锋勾出叶形与叶筋,用淡墨勾茎,再用淡墨或色彩分出明暗。

意笔芭蕉,用淡墨墨点叶,不勾轮廓线。

10.小竹画法
新篁仰叶,自下向上行笔。

远竹用意笔概括其大形,不必画具体。

11.远树画法
远树不画枝。先画树干,排列应注意“不齐之齐”,即高低错落,树距有远有近,树姿有正有歪。不要过于整齐一致,但又不要东一棵西一棵,杂乱无章。

远树包括中远、远、很远,画时要注意近大远小,近浓远淡。中远树一般能分出树种,如松、柳、枯枝等。很远的树,则以点叶概括。其中有夹叶的,应在周边用点叶衬之,用墨托出白的夹叶。

12.芦苇画法
河湖边有芦苇塘,画芦苇与画竹不同,竹叶多为“个”字“介”字形,芦苇叶长,遇见一面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