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过四川凉山普格县:大水塘掩护群众躲避敌机轰炸
普格,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彝族群众称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转音而得名。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普格县,土地面积有1918平方公里,东与布拖、南与宁南县、西与德昌县、北与昭觉县、西北与西昌市。普格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彝族人数占据75%左右,然后县里还有苗族、回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早在两千多年前,彝族先民就在普格生活繁衍了。
在长征历史上,红九军团曾途经普格县。1935年5月18日,红九军团进入普格县境;1935年年5月21日,红九军团离开普格,进入西昌境内。前后历时4天3夜。
1935年5月17日,朱德致电红九军团罗炳辉、何长工:“我九军团自今十七日起,应执行节节迟阻过江之敌的任务。九军团前进路线,应经披沙、普格场、阿泥向西昌,但主力不应离追敌过远,后卫营应保持与敌接触,并破坏通敌道路。”
5月18日,红九军团进入普格县。在经白水河到大水塘时,国民党的飞机尾随而来,并且进行盘旋俯冲;当地有些群众和小孩不识飞机,聚众观望。见此,红军战士不顾自身安危,立即将群众和小孩引至一棵大黄桷树下躲藏,避免了群众和小孩被敌机扫射、轰炸。敌机走后,红军在大黄桷树下休息;红九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在树下召开了会议,向当地群众宣传红军宗旨、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并在大黄桷树上刻有“红军”二字。后来,红军在黄桷树下保护了彝汉人民的故事流传至今,这棵大黄桷树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树”。
下午,红九军团经姚家山、凉风坳,进入普格街子;当地百姓多被地方官绅裹挟躲进了山中,只留下老弱病残在家里;红军派人到华家坪子等地,打锣宣传红军政策、动员大家回家,并且在街子上张贴标语,比如“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当晚,红九军团在街头露宿,军团指挥部设在普格县佐衙门内。
5月19日,朱德发布电令《关于红军迅速北进的行动部署》,其中令:“九军团任务不变,续向阿泥、昭觉前进六七十里,并侦察经昭觉通清远及通泸沽的两条道路、里程。”
5月20日,红三军团从西昌将朱德当天的电令转送给红九军团,电令中要求红九军团向西昌附近急行军。红军取道下坝、古家坪、扯扯街、鱼水、波洛坪,在宾家营盘打尖休息;在一百姓家取用了些柴火和酸菜而付钱又找不到主人,红军就留下钢洋作为付酬。
下午,红九军团抵达五道箐乡彩洛村南,并以一对巨石为中心露营休息。红九军团到达这里后,就派红军小分队进入彝族村寨侦察、宣传和采买东西;然而,村寨里的百姓都听信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躲到了山林里去,这其中包括当地土目尔欧阿伙和他的200多名武装。最终,红军依靠严明的纪律和执行“过凉山彝区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与彝族人民达成友好”的方针,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百姓纷纷从山林中回家,给红军送鸡蛋、炒面、荞粑、披毡等,红军也以银元、铜板、布匹、食盐等作为回馈。红军离开时,尔欧阿伙率领自己的贴身卫队共15人参加了红军。红九军团围绕休息的那对巨石,后来被称作“红军石”。
5月21日,红九军团由普格县五道箐翻越大箐梁子,经大石板沿邛海岸边小路到达沙坝口,然后兵分两路到达西昌小庙,接替中央红军主力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