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为什么要坚持粗大运动训练?到底有没有作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普遍意义上的运动多半指的是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但是,对于孤独症等特需孩子来说,则有更加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孤独症人群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人从一出生就存在一些本能的动作,如:吸吮、吞咽、抓握等。这些动作是不随意的,以后逐步发展为有目的的随意动作,如:头部转动,去寻找光源,把物体握在手里摆动、抚摸、敲打以及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等,正是这些动作的发展使人类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可能。
可见,运动是孤独症等特需儿童身心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用运动训练的方法矫治儿童残障,开发大脑潜能,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特教教师及家长认可,并在一些医疗及教育部门广泛运用,并收到较好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杜宇孤独症儿童来说是最重要的?孤独症儿童为什么要坚持粗大运动?粗大运动到底对孤独症儿童运动发展有没有作用?
粗大运动简称大运动或大肌肉运动。是运用个体功能,配合大肌肉运动,以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达到康复的目的。
为什么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
一些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孩子开始接受大运动训练时表现出怀疑的态度。他们往往总是刻意地强调孩子的运动能力已发展的比较好,训练内容都会了,或是说都已经训练过了,反而更加注重孩子语言、认知方面的内容。
当然,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认知非常重要,但是运动能力的协调,对孩子成长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运动量不足
每日活动的时间往往不足2小时,内容单调,仅限于走、跑两项活动。
二、大肌肉力量差
动作的协调、稳定性不足。如:跳蹦床时腿发颤,跳动姿势不稳;抛接球时动作无力,手眼不协调或怕球碰着,不敢接球,拍球时腰弯得很低;对爬、跑的活动很惧怕或逃避。
三、运动技能低下
不会拍球、踢球、自抛自接球、跳绳、做操等。
四、平衡能力低
包括:不会走平衡木,不会单脚站立,不会单、双脚蹦跳等,特别是没有语言的孤独儿童,大多数双脚落地的能力很差。
五、耐力差、惰性强
包括:不能自觉地按规定完成训练内容,极容易逃避,要靠老师大量的身体帮助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孤独症儿童的大运动能力是比较低的。从孤独症儿童运动发展的问题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
另外,从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看,问题颇多:语言交往、认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等等。训练应如何入手呢?以大运动训练作为切入点是最合适的。
那么,粗大运动训练的作用有哪些?
一、促进大脑发育
粗大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
正常的儿童应该是3个月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会站立,一岁多会行走,一岁半会自如行走,两岁会跑。试想,一个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走路的孩子,肯定是大脑神经出了问题。
这说明,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动作能力是反应其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儿童动作的发展涉及身体肌肉、骨骼、筋腱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中,分布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装置,通过动作活动,使人的大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获得身体与外界环境平衡与否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从这一意义来看,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例如:练习双脚走直线的运动既锻炼视觉,又锻炼了双脚正确分步和平衡姿势的感觉等。还有爬行和模式训练,被人称为不开颅的脑手术。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时认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充分强调了动作发展对儿童智慧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也看到一些孤独症儿童经过运动训练后,症状得到改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所以说,大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帮助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能量消耗,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
有的孤独症儿童身体发育较差,如:有的身材比同龄儿童矮小,有的瘦弱无力,也有的过于肥胖,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有可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三、促进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差,甚至是无语言,或只会发一些简单的声音。
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单一的语言训练(就语言而语言训练)是不行的。因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因此,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做运动训练对他们语言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大量做蹦跳运动会增进气息的顺畅性,边跳边说可以提高声带的功能,增强发音力量。
在运动训练中,边做边说,使他们能更好地感受语言,同时,通过运动促进语言中枢的发展。另外,在运动中, 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使孩子学会听指令和感受到交往的乐趣,逐步学会交往。
四、促进注意力的发展
注意力的问题是孤独症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运用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注意力。
拍球、抛接球、踢球、滑滑梯、走平衡木等等,特别是走平衡木对训练注意力集中很有帮助。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会发现,孩子注意力有了一定提高。
五、促进平衡及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
平衡能力是儿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对思维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衡能力提高使儿童对各种感官信息的接受、传导及统合都有明显作用。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平衡感差,做翻跟头、滚动、滑板、攀登、走平衡木、旋转及左右手和左右脚的协调活动(踢球、跑步、上下楼梯等)都能有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六、稳定情绪、改变行为
孤独症儿童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又不会表达,常常发泄,由哭、闹等行为发展到攻击、破坏、自伤等。对不良行为采取惩罚的方法效果有限,即使当时有效,过不了多久还会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做运动效果会非常明显,这是因为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内产生化学变化,使人获得快感。
在运动中,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各种有益的活动,还可以得到表扬、奖励,从而有效地限制了不良行为,使良好行为得到强化和发展。
对于这些行为,说教是没有用的,而是在不断的训练中,他们的不良行为却不知不觉的改掉了。所以说,大运动训练是有益活动替代不良行为的过程,是改变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总之,粗大运动能力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绝不仅是为了获得某项动作技能,而重要的是取得运动以外的效果—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训练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