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为什么最终是实力较弱的刘备获胜?
决定三国鼎立的著名战役——汉中之战,从公元217年打到219年,两年多的时间,最终实力强大的曹操败退,实力相对较小的刘备胜利。
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负,其决定因素往往并不完全是实力的强弱,汉中之战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当时的刘备可以说在曹操眼里都不算个威胁,然而就是这个实力弱小于曹操的刘备最后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那么其中有哪些原由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汉中之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刘备当时拿下了益州,按照当年诸葛亮的分析,三国鼎立的局势基本成型。
曹操率先攻打张鲁,占据汉中,欲图遏制刘备向北发展的势头。汉中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对于刘备所在地的崇山峻岭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军队中转站。北上的军队,就能够在这里驻扎调整,进行粮草补给。张鲁兵败投降曹操时,刘备正和孙权因为荆州的事讨价还价呢。刘备一听张鲁投降,那么益州北方门户大开,稍有差池益州不保,于是赶忙归还孙权部分荆州地块,并和孙权议和,双方在湘水划界。
和孙权议和之后刘备积极准备,调动了张飞、马超、魏延等名将,在公元217年对曹操宣战开始攻打汉中。
曹操这边也是没把刘备放在眼里,拿下汉中后曹操就回许昌了,留下了夏侯渊、曹休、张郃等人坐守此地。
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共打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一开始曹操这边主帅夏侯渊凭借天险地利,多次击退刘备的进攻,双方形成对峙。之后刘备决定举国作战,甚至达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终于击破夏侯渊,撕开了汉中的大门。曹操听闻夏侯渊战死,意识到刘备这是拼了老命了,担心汉中不保,于是赶紧亲自带军支援汉中。
此时双方换了个位置,改为曹操进攻而刘备防守,两方互相掐了一顿后又陷入了僵持。对刘备来说还好,因为背后就是益州大本营,物资粮草补给问题不大。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可就犯了难,如果从长安调动军资粮草,中间隔着秦岭,不但路长,而且非常难走。曹操觉得天天耗着也不是个事,最终在公元219年决定全军撤出了汉中,就这样刘备稀里糊涂地,就夺取了汉中。
可以看出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是刘备主动发起的一次战役,那么实力雄厚的曹操为何会败给刘备呢?我认为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战争初期兵力差距,刘备当时对汉中发军约9万余人,差不多把自己能用的兵力都用上了。曹操撤退后,只留下了5万左右的人马。这也导致了刘备在曹操支援之前就攻下了部分汉中,为后续和曹操僵持创造了环境。
二、对汉中的重视程度,刘备知道汉中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对于攻取汉中势在必得。而曹操工作重心不在这边,所以导致刘备军处处赢得先机,让曹操很被动。
三、军队士气差距,虽然夏侯渊成功防御了刘备的几次进攻,但是并没有伤及刘备军元气。而法正黄忠联手诱杀夏侯渊,大破曹操军汉中防守要道,主帅被斩,导致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军的士气和信心比刘备军低迷不少。
四、曹操打不起消耗战,刘备背靠老家,轻车熟路,而曹操却跋山涉水奔赴前线作战。如果强行攻打,刘备凭借天险,曹操未必能取得胜利,长期对峙下去,又会有大量的的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被消耗。而且刘备还一直骚扰曹操的运输粮道,这种赔本的买卖曹操不会愿意买单。
五、其他战线牵扯,刘备毕竟是领土小,麻烦少,东边和孙权谈和以后,一门心思扑在汉中上。就像撒泼一样,光着膀子往汉中一坐,你爱走不走,反正我不走。曹操不一样,北方边境常年受到异族侵扰需要派兵镇压,汉朝旧臣侯音造反需要派兵镇压。同时关羽也配合刘备的汉中之战,也开始蠢蠢欲动,进攻曹操,一度进展顺利,甚至水淹七军斩杀庞德,这也导致曹操疲于奔命干脆放弃汉中。
六、其实还有一则有意思的典故,这也涉及到杨修之死: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这就是关于“鸡肋”的记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汉中对于曹操来讲,也确实如此,如果仅仅是为了遏制刘备,汉中确实有益。但是加上攻取成本和防守成本,以及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的话,就不划算了。
所以,曹操权衡再三,并不是说败给了刘备,而是耗不起。为了一块“鸡肋”之地,长期驻扎大量军队,不如把这些军队派往更加有意义的地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汉中之战异常惨烈,相对于说曹操惨败于刘备,不如说是刘备惨胜曹操。因为曹操撤军时带走了当时最重要的人口资源,可以说刘备得其地却未得其民,忙活了两年只得了一座空城。
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话,“要想使其灭亡,先让其疯狂”。占据汉中之地的刘备,越加狂妄,同时狂妄起来的还有关羽,正因为此,丢了荆州。后来的刘备名义上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实际上不过是找了一条灭亡孙权的借口。可惜天不遂人愿,夷陵一场大火,让刘备辛辛苦苦积攒几十年的力量,毁于一旦。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刘备没有这么快获得汉中,那么荆州是不是就不会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