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南师讲述原声音频(第164期)
同读共学
南怀瑾先生原声音频
《大学》
第164期
(音频资料来源于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以下录文只用于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
请配合录音阅读,以音频内容为准,
以免出现误导错误,请谨慎理解。
历史上写的许多的大臣,当时权力很大的,好处就是他能够培养后政,推荐许多人,比如宋朝的范仲淹后来宋代的一代理学风气,差不多这些人物都是受他的影响,都是受他的培养,比如说宋代有名的五大儒,张载,张载当时是要去当兵的,也是年轻的太保,我们所讲的太保不是现在观念的太保,就是比较豪迈不羁的,读书不大肯用功,聪明绝顶,所以跑到边疆去当兵,到大元帅范仲淹处报道,那个时候是募兵进来的,不是征兵来的,自己愿意来当兵的,范仲淹一接见这个年轻人一看,说你跑到这里来,西北边疆,很远呀。范仲淹说了一番大道理,范仲淹说看你还不错哎,很年轻,这个有别的路可以成就你一生,你何必一定要到边疆,你还是回去读书吧,我送你一本书,送的就是这本《大学》。
那现在一本《大学》,现在十几块二十块买得到,当时不容易啊,张载听范仲淹的一个劝告,回来关起来门来读书,后来成了一代大儒。宋朝的这几大儒,受范仲淹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另外我们看这个唐代的历史,唐朝历史有一个大的党案,政治上是派系之争,有名的就是“牛李之争”,牛增儒他们这个争,现在好像专门有人研究,党派之争,现在我们看古人的书啊,没有什么,当小说来看,身处当时的环境,影响了全国上下的学术派,知识分子,这个政治风气。
“四书”之首的《大学》,自宋以后被视为儒学的入门读物,童子都能熟读成诵。但很少有人知道,常见的《大学》,是经过二程特别是朱熹改编、注解而成的,与《大学》原文、原旨有重大不同。
南怀瑾先生认为《大学》原文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他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微言大义重新加以阐发、揭示,旁征博引,辨析入微,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千百年来士大夫内圣而外王的开辟路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自我期许,其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昭然俱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