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学锋:重 庆 麻 将

重  庆  麻  将

文/饶学锋

麻将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博弈游戏,也是一大发明,它是娱乐用具,相传由唐代“叶子牌”演变而来,流行于华人文化圈,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明清时期称为马吊牌并逐步演变成筒、索(条)、万三种色,牌的张数由40多张,发展成100多张。
麻将由吊牌转变而来后又加入将牌,故称马将(麻将),麻将(麻雀牌),最早是纸牌,同治时期改用竹片骨料制作麻将,并制定详细规则,麻将包括筒、索(条)、万、东南西北、中发北共136张,至光绪宣统年间,麻将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广,开始全国普及。
在国民时期,重庆也和其他省市一样,一些政府公务人员,军官和贵夫人,太太热衷于麻将,民间普通士绅家族和其他社会阶层普遍接受了这种娱乐形式,随着军阀官僚帮会头领对麻将的喜爱,他们便开设各种赌场,赌博之风盛行。
这时,麻将再从底层社会中迅速蔓延,形成一种民俗意义上的社会活动。当然,很多沉迷于麻将的人慢慢就出现了安于现状,不问国事,即在国家陷入危难之时,依然贪图享乐的一种社会风气。
解放后,麻将在中华大地基本绝迹,文革结束后才死灰复燃,改革开放初期麻将参与者主要是文革之前就会打麻将的中老年人,那会儿打麻将和唱歌跳舞一样,还属于灰色的领域,只能隐蔽状态存在,大白天是没有人打麻将的,只有晚上偷偷在屋里打,而且把窗子关得严严实实,尽量不发出响动,以免被邻居发现后“举报”。
尽管生活在政治的高压下,麻将还是逐渐普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牌具逐渐由竹骨麻将转变为塑料麻将以及玻璃钢材质的国花麻将,经济实用的密胺麻将。到90年代末,机器麻将传入重庆并逐渐普及,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自动麻将机,俗称“机麻”。麻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从只有手指大小的竹骨麻将逐渐升级为52mm的全主流麻将,受到麻友热捧,引领时尚潮流。
90年代中期,很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又进行了一些改革,把原来的136张牌去掉其中的28张东、南、西、北和中发白,只剩下了现在的筒、索(条)、万108张牌。
重庆麻将是一种重庆流行的麻将玩法,在外省人看来非常简单,称为“倒倒胡”,筒、索(条)、万三色均有,能碰能杠,但不能吃,无清一色,暗七对、对子胡等加翻,除了“杠”可以加翻外,其余胡均不能加翻
这种玩法极其简单,在外省人眼里这种“倒倒胡”就是:“小儿科”,后来重庆麻友也对“倒倒胡”进行了改革,可以“血战到底”,称为:“渝麻”,但和其他地方比起来还是简单得多,现在这种“渝麻”已经不能满足众多麻友寻求更大刺激的娱乐要求,纷纷引进成都的麻将娱乐方式的“成都麻将”俗称:“成麻”。“成麻”刺激性大,花样繁多。
在同一盘麻将里必须在筒、索(条)、万三种色中缺一门,还要互换3张牌,称为“换3张”,并且“血战到底”,就是没有胡牌的人一直可以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两人分出胜负。另外还兴“刮风下雨”、“擦挂”、“呼叫转移”等,还有能加翻的如:“龙七队”、“杠”、“带钓胡”、“小七队”、“青一色”、“对子胡”、“金钩钓”、“海底捞”……这样使麻将更加精彩刺激惊心动魄。
重庆有很多人痴迷打麻将,经常看到有人在公交车上或者是轻轨地铁等公共场所,津津有味绘声绘色淡论某一次打牌的状况。打麻将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虽然是一种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但总的来说还是带有赌博性质,我觉得有一点小刺激也无所谓,也无可厚非,完全没有刺激也提不起兴趣
参加打麻将活动还是有不少益处,比如同学聚会、同事聚会、朋友聚会、家庭聚会、走亲访友打打麻将可以增进友谊,搞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打麻将可以活动手指、锻炼脑筋防止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在打麻将中还可以学会做强做大,察言观色……
打麻将的人对打麻将的时间、场地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并且敢于承认错误,出错了牌自己会立马检讨。从另一个角度看,打麻将还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单位看大门的老头,就可以和高高在上的老干部、科长、处长甚至厂长、书记等平起平坐,在一张桌子上共同娱乐,长得很丑的人也可以和长得很漂亮的美女坐在一起打麻将,若是在以前肯定是不可能的事。
麻将娱乐性强,简单易学,不分男女性别,体重级别,岁数大小和体质强弱,都可一起娱乐。因为重庆是有名的“火炉”,天气太热,有些人又太喜欢打麻将,于是又发明:“水中麻将”,邀约一些人来到河边,泡在水里打麻将。
这些年来,不但重庆麻将馆日益增多,所有的农家乐和一些酒店也增加了麻将这项娱乐活动。据一些媒体报道,在麻将馆打牌中突然心梗、脑溢血等病死亡的,为打牌吵嘴打架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因此至伤至残,还有因打麻将而失去生命。
所以打麻将一定要有个度,尤其是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一般一周两三场,最多一天只能打一场,不要因打麻将熬更守夜伤害身体。打麻将资费不要太大,以娱乐为主尽量打小一点,小赌怡情,大赌不但败家而且还伤和气,有那么点意思就行了。
有的麻将馆空间狭窄,吸烟的人多,整个麻将馆烟雾缭绕乌烟瘴气,空气质量很差,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不吸烟的人,在这里吸二手烟对身体危害更大,希望麻将馆以后可增加无烟麻将室,减少烟雾对身体的危害。
喜欢打麻将的人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平和,对输赢不要过于计较,把打麻将作为锻炼脑筋,增加思维,活动手指,消磨时间,增进相互感情,把打麻将视为交友平台,在打麻将的过程中谈笑风生,畅谈天下之事,并以娱乐为主,约有刺激就行了,使麻将成为重庆人的一种精神文明文化娱乐方式,在打麻将的同时更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现在还在上班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沉迷于打麻将,把打麻将的精神用在工作上,做好本职工作,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以后退休了,经济条件和时间都允许打麻将了,那时再打麻将也不晚。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打麻将有哪些牌是比较重要的?

    打麻将是大家平时比较喜欢玩的娱乐游戏,玩麻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手上的牌哪些是重要的,该怎么出?这是打麻将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小编和大家具体的讲一下. 相信不少麻友都听说过 ...

  • 【佳作有约】| 付登华作品:闲话打麻将

    (1) 麻将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娱乐器材,是国粹.溯其起源众说纷纭,网络上流传的至少有5种说法,其中最可信的是"麻将始于太仓"说.江苏太仓县是皇家"南粮北运" ...

  • 饶学锋:101(川庆厂)的福利

    101(川庆厂)的福利 文/饶 学 锋       1971年的一天,当了两年知青的我接到101厂的招工录取通知书,当时很兴奋,满以为这个用101数字编号的单位是军工企业或是什么保密单位,殊不知到了洛 ...

  • ​饶学锋纪实2篇:知青宣传队和忆川庆化工厂

    ·故人旧事2020·周日增刊· 饶学锋纪实2篇:知青宣传队和忆川庆化工厂 作者:饶学锋 知青宣传队 1969年,我和全国的中学生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当农民了,那时候我们就得到一个好听 ...

  • 饶学锋:​洛 碛 麻 花

    洛 碛 麻 花     文/饶学锋     香喷喷的麻花,又酥又脆是我一生中最喜欢的零食了.                洛碛麻花   记得小时候,那时候的人都很穷,每家每户的的孩子都是好几个,大人 ...

  • 饶学锋:​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文/饶 学 锋 1964年小学毕业了,"根正苗红"的同学进入了19中和嘉陵江中学,象我这种所谓家庭出生不好的人自然就不能上正规学校,无奈只有眼巴巴 ...

  • 饶学锋: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文/饶学锋            儿时的伙伴欢聚一堂        在鸿恩寺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五彩缤纷盛开的鲜花, ...

  • 饶学锋:歇 凉

    幼年的记忆--歇凉 文/饶学锋     酷热的夏天,每当吹起空调感到凉爽舒服的时侯,总会想起儿时我们歇凉的场景.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一个天然的"火炉",若在中国数第二,没有哪个城市能 ...

  • 饶学锋:​痛苦回忆.小 学 的 经 历

    痛苦回忆.               小  学  的  经  历 文/饶学锋 1950年腊月廿三(也就是1951年1月30日)传说中的这一天是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但我却在那一天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 ...

  • 饶学锋:​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文/饶学锋   现在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也都是栽培的各种名贵花草,各地的街道旁广场上一年四季都鲜花盛开,整个城市简直就是花的海洋 ...

  • 饶学锋:乐 趣 童 年

    乐  趣  童  年 文/饶学锋     记得60年代初期,正是我们国家的大饥荒年,那时我10来岁,虽然食不裹腹,个个都面黄肌瘦,但毕竟是天真的儿童,有机会也是要找些乐趣的. 俗话说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