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二十二:《宿王昌龄隐居》(1)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清溪深(入)不测(地)——下启“隐处”
溪水已清,岂能不测?
2、孤云
(1).单独飘浮的云片。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3、清光
(1)清美的光彩。李白 《赠郭季鹰》: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2) 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4、茅亭:非是茅屋
5、药院
(1)芍药院落。芍药花开是春末,故别名“殿春”,因其为春末春色,尤引人惜时,下启:谢时
(2)芍药又名将离或可离,在古代用来赠别情人或友人。
《别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6、苔纹
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必居间而就寂,似幽意之深伤。——江淹《青苔赋》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袁枚《苔》
7、谢时
避世,谓不问世事。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直译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亦有言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天宝中,曾任盱眙xū yí尉。后移家隐居鄂渚。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1、王孟储常(山水田园诗派)
2、《河岳英灵集》首位
卷上 常建
高才而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死于记室,鲍照死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数十句,并可称警策。 ——殷璠《河岳英灵集》
3、神韵派所宗
神韵派,清代诗歌流派。由清初诗论家和诗人王士禛创立。主张诗歌创作要朦胧含蓄,吞吐不尽,好像有言外余情,深意寄托,却又难以捉摸,无法指实;语言力求华美,尽量选用明隽圆润的辞藻,打磨得流畅清秀;风格讲究清远冲淡,自然入妙。 ——(引自百度百科)
唐人如王摩诘、孟浩然、刘眘虚、常建、王昌龄诸人之诗,皆可语禅。 ——王世禛《居易录》
(题外话:王世禛为何创神韵派?文字狱故也。)
常建今存诗57首,少露不平。《赠三侍御》“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几乎只《赠三侍御》此一例。
《落第长安》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戏题湖上》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常建
……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
三、身临其世甚烹茶
1、《河岳英灵集》将常建列于卷上首位
2、《鄂渚招王昌龄、张偾fèn 》
《唐才子传·常建》“常建后寓鄂诸,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当时。
松颜客曰:盛唐诗人多怀济世,罕有终身持隐逸者,盛唐诗人在陶、谢宇宙观、人生观中致敬调和,山水田园诗派乃成。山水田园固有其盛世之象,而其出世、入世之终极导向,亦固难两全。本诗大致作于诗人罢官去职不久,问常建欲隐乎?较之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綦毋潜《春泛若耶溪》,可知一二。然,常建终归得隐。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