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名家故事|一位测绘教育家的不凡人生
文章转载自美篇,作者:寓公剑,根据作者著《中国测绘教育史》编写,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关
解放军测绘学院教学楼(北京)
一位测绘教育家的不凡人生
寓公剑
进入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这一天,刘述文 (1892—1971,字汉琴,湖北钟祥人) 教授来到陕西武功县城东门外的东岳庙。寺院里很安静,学员们正在殿堂里上课。这里是陆地测量总局中央陆地测量学校第一分校所在地。刘述文此次受命担任一分校的主任,使命就是把这所成立于1941年以抗日战争战时短训为主的分校变成正规化的测绘专科学校。
晚上,睡在僧房里的刘述文,一幕幕地回忆起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抗战后辗转湘、桂、黔的情况: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军沿长江西犯,在南京大石桥的中央陆地测量学校奉命撤离。时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处处长的刘述文跟随队伍,由长沙到桂林,再到贵州镇宁。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测量学校继续开学上课。作为大地测量专家的刘述文一面教书育人,一面进行学术研究,1942年所著《兰勃氏投影之方向改正和距离改正》获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科学发明奖。“来到陕西武功,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军事测绘专业人才!”因为刘述文认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族解放,为明日的经济建设,教好书育好人,是一个军事测绘教育工作者的本份。
中国测绘教育家刘述文
根据实际可能,分校主任刘述文决定:继续办好学制1.5年的短训班,保证抗日前线的测绘人才需要,同时开办大地测量、地形测量正班(相当于大学本科)。刘述文紧急选调教师,编印教材,满足教学需要。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分校撤销,正班学员到国防部测量学校继续学习。刘述文则到搬迁至苏州的国防部测量学校任教授。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苏州相继解放。国防部测量学校的一部南下广州,后到台湾。刘述文则留在大陆。一天,慕名而来的解放军军官拜访刘述文,诚请这位测绘教育家投身人民军队的测绘教育事业,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刘述文欣然应允。随即刘述文来到沈阳,担任东北军区测绘学校的副校长。
东北军区测绘学校在沈阳的旧址
刘述文了解到,这所成立于1946年5月5日的测绘学校是人民军队第一所测绘专门学校,起初以培训部队测绘参谋、测绘员为主。1948年学校从黑龙江勃利搬迁到沈阳后,开始按照三角、地形、制图3个专业编组学员队,并开设相关课程。同时,测绘学校附设测量队、制图队与印刷厂,组成一个较完整的测绘生产体系。因此,测绘学校既是教学单位,也是测绘生产、保障实体。根据这一情况,刘述文筹划着测绘专业化教学的方案与建议。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第一期学员毕业留念(1947,由第一期学员王子荣提供)
1950年1月17日,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归军委总参谋部建制,由东北军区代管。校长石敬平、第一副校长蒲锡文、第二副校长刘述文。刘述文主管专业教学。1950年9月,测绘学校按正规大学编制系、科、班,设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地图制作3个系,学员编15个教学班。1951年12月29日,军委军事训练部明确指出:“测绘学校本、专科是培养国防建设的中、高级测绘技术人才的,其性质属正式大学的专科学校”。刘述文作为长期从事测绘教育的行家,非常明确:要把面向作战的短期教育转向正规化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教材。
刘述文根据自己在测绘教育界的人脉,以及对国内测绘教师队伍的了解,为测绘学校如何招收专业教师提出建议。到1952年底,测绘学校共有教师14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讲师26名、助教38名、中等科教员67名。在这些学有专长的学者、专家中,有制图专家吴忠性教授,他先后任制图教研室主任、制图系副主任等;有张楚宾教授,他先后任数理教授会副主任,基础课教研室主任等;有肖年辉教授,先后任航空摄影测量教授会主任、航测系副主任;以及1950年调入的唐昌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游存义(后任副教授)等。此外,华东、中南测绘学校撤销后,许多教师调入测绘学院。不断壮大的教师队伍为正规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吴忠性教授(左二)与同学们研究问题
教材短缺是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刘述文亲自带头编写教材,1950年编印了《误差理论》。组织教师编写各类专业教材24本,如《应用天文学》。还组织教师翻译和出版了苏联测绘专业教科书10本。系列测绘著作基本满足了测绘教学对测绘专业教材的需要。
刘述文著《误差理论》(1950)
《应用天文学》封面(1952)
测绘学校调整学制,丰富专业设置,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向正规化迈进。1950年, 正规设立4年制本科班,2年制专修科和中等科。设置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大地计算、重力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测量、地图制图、地图制印等8个专业。本科班开设30门课,其中基础课10门,公共课4门,专业课16门。1954年,第一届制图本科班毕业,1953年,第一届天文大地本科班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高层次测绘人才。
第一期制图本科班留影(1952)
第一届天文大地本科班毕业留影(1953)
1953年7月,解放军测绘学校升格为解放军测绘学院,年底从沈阳搬迁到北京。当年,从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入学学生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也为实现把解放军测绘学院办成一所高水平的正规的测绘专科学院提供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全国大学苏联,解放军测绘学院也不例外。刘述文认为,清末与民国时期,中国测绘教育主要采用欧美体系,如何把欧美体系与苏联体系结合是一个实际问题。刘述文通过制定各科教学纲要、授课计划等,力争利用中国既有的教学资源,又参照苏联的教学模式。同时,测绘学院采用了苏联的“五级分制”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健全了学员成绩考核,教员成绩考查和内外业实习规程,建立了升级、留级和补考制度。这样,经过10多年的努力,解放军测绘学院就从一所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学校跻身为正规的测绘专科高等学府。
解放军测绘学院领导与苏联专家合影(左一:刘述文,左二:王再兴,左三:张戈,右一:刘清明)
解放军测绘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测绘高等专科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测绘高层次人才。这些毕业生后来大多成为测绘行业的骨干力量与领军人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高俊院士,中国工程院魏子卿院士、王任享院士、许其凤院士、沈荣骏院士、王家耀院士,以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钱曾波院士等。人才辈出的解放军测绘学院以桃李遍天下的业绩成为中国著名学府。在人民军队由战时测绘教育向正规化教育的转化过程中,刘述文以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学术能力,做出了显著贡献,成为值得尊敬的中国测绘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 请联系
《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编辑:林宇涵 审核:李允琛 张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