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史到明智,尚需拥有三项能力

本文导读:

一旦三项能力在手,读史就真得能令人耳聪目明,真正明智。

虽然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人人皆知,但我认为这句话略有歧义。如果读史只停留在读的阶段,满足于知道,那么离真正的明智尚有差距。想消弭差距真正让自己“耳聪目明”,一定不能缺少三项能力。

这三项能力缺一不可,层层递进。一为搜集史料的能力,二为辨识史料的能力,三是认知逻辑能力。唯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全部集齐了三项能力,读史才能真正明智。否则,读再多史书晓得再多历史段子,无非是耍耍花腔,要么成为个知道分子人云亦云,要么知多识少误入歧途贻害无穷。

之所以提及三项能力,源于这几天夜读王立群教授的上下册专著《宋太祖》。读完此书,除了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生平事迹以及“五代十国”末期北宋初期的历史有了深入了解,更有感于历史研究者对上述三项能力的倚重和使用。

第一,搜集史料的能力。

史书是对前人经验做法或者重大事件的系统性总结,所以人们往往认为读了史书就一定能获取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其实不然。我们平日接触到的所谓史书,往往不再是原始纯粹的历史资料,而是经过漫长时间沉淀、无数个作者竞相加工过的文学作品,甚至真应了那句话,“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早已面目全非。比如我们触手可及的各种畅销书,为了利润和流量加进太多的戏谑戏说,拿今人的观点随意评价古人,又怎能轻易当真呢?

因此,搜集史料就成了读史者的首要必修课。围绕自己想弄明白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不能一个猛子扎进鱼龙混杂的文学作品中,而要找到最可信赖最具价值的史书。比如王教授仅仅在撰写《宋太祖》中“陈桥兵变”这一节中,就旁征博引了不下十余部珍贵史料。这些史料中既有《宋史》《太祖实录》《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这些官方史书,也有《涑水纪闻》《飞龙记》等宋代官僚的私人笔记。有了这些视角各异、立场不同的著作对同一事件的记叙,读者才能最广泛地发现事件的脉络。

正如老一辈人经常告诫的那样,凡事要多听多看,不能轻易盲从,可见在读史的过程中注重搜集同类型的史料,才能做到“货比三家”,修正自己的视角观感。我们都说西方现代教育侧重孩子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最鲜明的做法就是引导孩子自己通过读书去发现更多可以阅读的资料,把观点建构在足够丰富的资料之上,而不是瞅准一个标准答案去死记硬背。

第二,辨识史料的能力。前面说过,很多通俗讲史的书籍脱胎于古人的记述,而不同年代不同立场的作者要么不知不觉,要么故意为之,对原始史料进行了删改。如此以讹传讹则不足信也。于是也就引出了第二种技能,在史料基础上的辨析判断。

《宋太祖》这本书在提及宋太祖本人“烛光斧影”颇具迷幻色彩的死亡时,就出色运用了一位历史侦探的灵敏嗅觉,从众说纷纭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探究出宋太祖赵匡胤最合理的死因。

《宋史》为维护宋太祖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誉,把太祖之死说成是偶然的猝死,把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说成是众望所归;《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道出太祖驾崩当夜赵光义的种种不寻常反应;《涑水纪闻》因为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的私人笔记,则隐晦写出太祖太宗兄弟间的一些隔阂矛盾。而本书作者就围绕几本书籍对统一事件描述的反复比对,甚至是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躲开了古人布下的迷魂阵和后人的曲解,得出自己的判断。

宋太祖原是口头承诺过要传位于小自己十二岁的兄弟,但随着自己两个皇子的成年,渐渐有了反悔之意。另一边赵光义眼见愿望落空,索性精心布置,由私下收买的御医用毒药制造出皇帝在睡梦中猝死的假象,顺利接掌帝位。同时,为印证观点,本书作者还顺藤摸瓜,跳出“烛光斧影”孤立事件,在太祖生前和太宗登基后众多看似凌乱不相干的事件中寻找线索,巧妙将所有前因后果编织成严密的证据链条,使观点更加可信。

虽然古人不具备今天的发达科技,但古人的智商却绝不会像今人想象的那般低下。倘若读了就信,岂不要在古人的有意遮掩下迷失方向?所以这辨识能力绝对不可缺少。

第三,则是认知能力。在占有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对资料进行认真辨析并得出观点之后,还需要对这一观点甚至整个历史事件具有客观的认知。这个认知,实质上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对读到的史实进行消化吸收,就是作者的历史观。

还是拿《宋太祖》这本书来举例。作者辨析清楚“陈桥兵变”的来龙去脉,难道就是为简单论定赵匡胤处心积虑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当上皇帝吗?当然不是。作者想说明的是赵匡胤的高明之处,既通过相对缓和的方式掌握了政权,又改变了“五代十国”以来军人掌权刀剑说话的野蛮局面,更开创了崇尚文化注重理性的崭新时代。这就展示出赵匡胤有别于众多同时代藩镇节度使的可贵之处。

再比如通过“烛光斧影”事件,难道作者就是为了复述一场宫廷谋杀权力斗争吗?也不是。作者既通过这场“兄终弟及”的历史疑案诠释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也展示了两位心意相通统治者的权力交接,对于国家稳定和百姓福祉的益处,更表现出深得人心的好制度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宋太宗开明地全盘继承了太祖设立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国策,稳固了宋代三百年的国祚,更为形塑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在之前阅读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时,我曾经多次称赞陈先生将历史进程看作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进步哲学观,而《宋太祖》一书也正是王立群教授通过唯物主义哲学观对北宋初年历史的一次全新概括演绎。这才是最难得最宝贵的,历史研究者的功底。

说完这读史的三项能力,就该说说这些能力到底有什么用了。

读史读的是史书,而史书则是古人的陈迹。古人已经作古,不再会活灵活现跳出来为自己辩解粉饰,而我们读他们的言论尚且需要搜集材料、辨析材料、产生认知,已经觉得压力山大。试想,对待如今众多活人能人为利润名望编织的谎言谣言,我们会不会觉得细思极恐,是不是觉得更需要这三项能力护持自己呢?

一旦三项能力在手,读史就真得能令人耳聪目明,真正明智。有了万分宝贵的明智,那些现实中拙劣可鄙的谣言噱头小伎俩,也就不在话下了。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