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读后感10篇
《思维导图》是一本由[英] 东尼·博赞 / [英] 巴利·博赞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导图》读后感(一):思维导图为什么这么火?
思维导图应该是最近一年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和工具,随着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关于思维导图的推广也越来越多,各种思维导图训练师也不断出现,思维导图到底是个什么鬼,可以这么火,忍不住买了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看一下。
思维导图的本质
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演示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把大脑想法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图像进行外部呈现。原理是运用人的左右脑功能不同,左脑分工逻辑,词汇,数字等功能,右脑分工空间感,色彩,维度等功能,这样可以达到同时锻炼整个大脑的功能。
简单来说,还是为了更好的锻炼思维能力,能够把思考过程图像化,具体化呈现出来。这是思维导图的定义,也是思维导图的本质。
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的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提到的利用图像把思考过程演示出来的概念,用一张A4纸,跟"一张纸思考法"很类似,当然,如果能用思维导图就更好了,但是再看到后面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觉得这个导图绘制的过程确实有点麻烦。
“一图值千字",是思维导图对思考意义的最好的描述。
手绘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出现首先是以手绘方式出现,在东尼·博赞的这本书《思维导图》里,重点着墨的就是手绘的思维导图,并且给出了几个绘制原则:
在每个原则上都有要求掌握的技巧,比如一定要用中央图像,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颜色或者更多颜色,分支模式内外连接时候,可以使用箭头,每天线上只有一个关键词,各个分支要有不同形状,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这样会有运动感。
这些技巧,对于手绘来说,确实很实用,准备好纸和笔,可以开始创作,享受乐趣,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但这更像在创作一个艺术品,之所以需要时间,是因为在图像和结构上进行变化,可以增加记忆。
当你的思维导图这幅艺术品创作完成后,基本上就对你的思维过程也纸上就已经呈现出来了,在你的脑海中也是一样,达到了记忆和思考的目的。
手绘思维导图可以说是思维导图应用的最多,最广泛,也最能表现思维导图能力。
在很多场景中,在演讲,读书笔记,工作报告,谈判中都可以用到手绘的思维导图,现在所谓的思维导图训练师也是以手绘思维导图来表现他们的能力。
思维导图软件
东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概念的时候,是从手绘开始的,随着科技发展,网上也有很多思维导图软件,在《思维导图》这本书里,作者主要是提到他们团队的思维导图绘制软件。
我也看了其他的思维导图书籍,比如《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提到有Mindjet,Mindmeister,Freemind,Xmind。各种软件都可以使用,我现在用的是Xmind8。
不过计算机软件相比较手绘的思维导图来说,所画出的图更加简便直接,就是系统图,组织结构,概念图的表现方式,跟手绘的思维导图提倡的图像,色彩和动感等效果会有一些不同,但是胜在更加方便。
尤其是在做读书笔记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用软件。
原来一直挺反感的,一直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抄袭目录和架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在看到《思维导图》后,发现手绘只是一个完成过程,重要是思考能力的发散和增长,况且手绘也能增加艺术细胞和美感,不过绘制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确实需要时间和多家练习,绘制完100幅就可以熟能生巧了。
现在掌握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标配,如果不懂就显得很落伍了,会这个工具也是工作能力的提高。
至于东尼·博赞其他几本《思维导图》系列在各种工作场景的应用书籍,其实买不买关系不大,基本上都是讲的一样的东西,在他这本书里都有提到,只是那几本书更加具体化而已。
思维导图能够锻炼思维,提高思考能力,为工作生活提供方便,这大概是它这么火的原因吧。
《思维导图》读后感(二):打造最强大脑
近日,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全球畅销不衰的“思维导图”系列图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全新出版。该系列包括《思维导图》《超级记忆》《启动大脑》《快速阅读》和《博赞学习技巧》5本经典著作,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全彩精装典藏版。全彩的呈现方式,使得原本色彩绚丽的思维导图保持了原汁原味,内容更是进行了一次全新修订,并更新了东尼·博赞为国际培训课程所最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
人类的大脑,只有6%-10%被利用,而剩余未被利用的绝大部分,被称作“上帝的禁区”。 在人类探索外空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试图进入这片“禁区”。其中,东尼·博赞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人。20世纪60年代,东尼为人类贡献出第一幅思维导图(Mind Map)。从那以后,自1970年到1990年,东尼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为政府、企业、大学以及中小学讲授思维导图。1995年,东尼出版了首版《思维导图》。《泰晤士报》对此评论说:“东尼·博赞让人类重新认识大脑,如同斯蒂芬·霍金让人类重新认识了宇宙。”
如今,东尼·博赞已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已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其中“思维导图”系列图书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机构,如通用汽车、迪士尼、强生、微软、汇丰银行、IBM、波音公司、大英百科全书等都在使用它培训员工;东尼·博赞先生创办的世界记忆力锦标赛、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思维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年在全球举办,参赛人数超过数百万;全球受思维导图影响的人数超过3亿,思维导图这一21世纪的革命性思维工具,正在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另悉,为配合这次全彩精装典藏版的出版,东尼·博赞先生在2014年12月中下旬开展一次中国之旅,在北京、天津等多地举办讲座,为中国的爱好思维导图的读者提供了一场“最强大脑”的思想盛宴。
《思维导图》读后感(三):很简单的一本书
学习用思维导图来看这本书,主要看第二章。第一章讲思维导图的好处,第二章是教我们怎么画思维导图,第三章是一些应用,第四章讲思维导图软件之类的。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参加了一个相关课程,不过收获比较少,因为本身对思维导图就有一定的理解,课程又是入门级别的。最好的收获是用思维导图来读书,把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到一张A4纸上,感觉很神奇,并且能够记忆深刻!
对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可以试试,主要是关键词的提炼。另外如果能够画的美美的心情会很好。
下图是我的全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读后感(四):东尼·博赞大爷说的这10种智能,你需要了解一下
1、关于思维导图的两套经典系列丛书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畅销图书,目前国内这系列的丛书共有两套。
其中一套有5本,包括《思维导图》、《启动大脑》、 《超级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偏向于思维导图的理论和应用层面,内容较为聚焦。
另一套有6本,《大脑使用说明书》、《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磨砺社交技能的10种方法》、《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激发身体潜能的10种方法》、《获取精神力量的10种方法》。偏向高出思维导图这个概念的背后的理论及应用层面,内容较为宽泛。
今天主要说后面这一套。
东尼博赞系列丛书
2、这6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东尼·博赞大爷在后面这6本书中阐述了非常丰富、详实的知识,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
这套书几乎将大脑生理构造、人类身体构造、心里感知、精神世界等全方面的东西都囊括了。并在书中都特别提供了一系列刺激性练习和大量颇具启发性的图片集和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甚至无法准确把握每本书的意识。因为内容过于详实、思维极度跳跃,总有跟不上书籍的感觉。知道讲六本书读完做了一张思维导图的大总结,才知道这一整套书讲的核心,是与思维导图相关的10种智能。
社交智能、语言智能、数字智能、空间智能、创造智能、感觉智能、身体智能、个性智能、性智能、精神智能。
3、一些小的思考
第一,智能是什么?
东尼博赞认为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一定会有感觉、记忆、思维等过程,这是智慧的基本要素,而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结合就产生了“智能”。此外,智能过程包括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又可以用“智商”和“能商”来描述其在个体中发挥智能的程度。
第二,智能与思维有什么关联?
前文的概念已经提到过,智能包括思维的过程,思维是智能的关键要素。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处理的是各种心理信息,神经学家认为神经元和一些信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逻辑学家将其归结为判断和推理,计算机科学家认为思维就是类似计算的过程。不管这些观点的对与错,但都是说明思维的过程一定是一种智能的体现。
《思维导图》读后感(五):第八章读书笔记
我觉得只有第八章值得读,所以只读了这章。
【一】三A:接受accept,应用apply,改编adapt
【二】技巧和准则:
【三】突出重点1一定要有中央图像2整个思维导图都要用图像3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或更多颜色4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3D?)5通感6运动感7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8间隔要有序9间隔要恰当
【四】发挥联想1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做链接时可以使用箭头2使用各种色彩3使用代码
【五】清晰明白1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2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3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一样4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5中央的线条要粗些6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成不同形状7图形画得尽量清晰些8让纸横放在你面前9让思维导图尽量笔直
【六】复习思维导图
【七】快速检查思维导图
【八】四个危险区1实际上不是思维导图的思维图2认为词组更有意义3认为乱七八糟的思维导图没用4对思维导图的消极情感反应
《思维导图》读后感(六):拆解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可是,人们往往发现,自己用功越多,笔记越多,但学习和工作所得却越来越少。
针对这种情况,英国人东尼·博赞指出:传统的书籍、文章、笔记往往只使用了左脑的语言、符号、逻辑、数字等技能,无法激起有效的回忆与联想。因此,我们需要把左脑的技能,和色彩、图像、空间感、节奏、完整倾向等这几种右脑皮层技能合并在一起,就能使思考和学习的效果大为改观。
根据这个理论,他发明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与思考的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半个世纪之久。
那么,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掌握及运用于实际呢?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一个由中心图像向四周辐射的图表,它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能表现人脑的发散性思维。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相比“白纸黑字”的传统笔记,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分清主次,看出关联,有效分析,实现创新,在思维与行动之间平稳过渡。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决策、会议、学习、日记、管理、计划、交流、头脑风暴等诸多领域。
下面,我以读书笔记为例,来谈谈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
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目标不是简单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制作者的思想。它是要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理解、解释和具体目标来组织和综合他或她的思想。理想的思维导图应该能够包括你自己的评论、想法及从刚刚读到的东西里得到的创造性的理解。
它包括以下8个步骤:
1、浏览全书。
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
3、把与该学科有关的已有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
4、确定学习目标。
5、总览、添加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和主要分支。
6、预习——添加总览中遗忘的内容。
7、内察——把自己心中的所有问题显现出来,添加到思维导图中。
8、复查——查看一下之前跳过的地方和问题,补全思维导图。
四、思维导图的技法
1、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图像
·尽可能用图像而非文字
·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
·通感
·运动感
·字体、线条、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
·间隔要有序
·间隔距离要适当
2、发挥联想
·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作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使用各种色彩。
·使用代码。
3、清晰明白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一样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成不同形状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
·横放纸张
·思维导图尽量横直
五、思维导图十大要诀
1、使用正确的纸笔
2、跟随大脑给中央图像添加分支
3、进行区分
4、使用关键词和图片
5、建立联系
6、享受乐趣
7、复制周围的图像
8、允许任何看似荒诞的想法冒出来
9、准备好工作空间或者工作环境
10、让它难忘
按照上述内容,日常时时训练,熟能生巧。
《思维导图》读后感(七):思维导图
评分等级:7分/10分
评分理由:第二遍刷这本书,一般给7分的书是不会再次观看,本书内容绝对是很好的,称思维导图为生产力工具也不为过,内容排布也很合理,全彩书页很有观赏性,但核心要点没有更加深入,三分之二内容讲解优点和影响,具体如何操作,没有详细表述。翻译的语言不够精准,只能作为科普书籍,不能上升为像《关键对话》一样的工具实用书,因此就书而言,成绩差强人意。
一思维导图对我们有什么用?
个人方面
1读书笔记(思维导图阅读方法为从右上角开始,顺时针阅读到左上角结束)
《思维导图》读后感(八):思维的导航仪
对大脑的使用需要启动大脑的发散思维,在机器学习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记忆的能力的需求转变为对知识的梳理和组织能力的需求。思维导图在创建之初是为了帮助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了电脑辅助绘图,普通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画出满意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很宽:帮助我们联系发散性思维,例如用印象笔记整理出来的同一个主题的笔记群,可以用思维导图汇总观点;协助编制工作方案,并动态记录进展。确定项目、角色、任务之后,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分享在团队中,可以直观地展示任务步骤,记录进展;用来演讲,根据演讲时长,准备关键词(1分钟1个关键词),然后把关键词串起来,根据提纲进行临场发挥,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就多讲,怎么讲也都会很流畅;强化核对清单,思维导图的模板也可以当做核对清单来使用,因为用过的思维导图保留了很多细节,可以作为下次行动的参考。
最有用的还是读书笔记,边读边整理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拥有俯瞰的视野,一张图看清楚整体和细节。具体的步骤是:阅读、同时画思维导图、阅读结束后搜索印象笔记中相应的关键词并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根据思维导图形成最终的读书笔记。这样的阅读方式,无论是纸质书还是kindle都一样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