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零卡的元气森林也会长胖?不是真的吧?
上次那篇《为啥每次喝无糖饮料会让我有暴食的冲动?》很多妹纸在后台问,零度可乐不行,加了阿斯巴甜的酸奶也不要,但是现在很火的元气森林总归是没问题吧,那个赤藓糖醇可是天然甜味剂呢!
关于元气森林的文章,其实之前也写过的,但是感觉有一些新的东西需要跟大家分享,所以还是决定再写一篇,因为值得!
废话不说了,直接上配料表吧
这一长串的东西,作为营养师,我比较警惕的是这三样:赤藓糖醇、三氯焦糖和香精,一个一个细说吧:
一、号称天然甜味剂的赤藓糖醇真的绝对安全吗?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代糖,通常由一种酵母从玉米或小麦淀粉中发酵葡萄糖时制成,味道几乎和糖一模一样。白砂糖:每克4大卡、木糖醇:每克2.4大卡、而赤藓糖醇几乎没有热量,却有白砂糖70%的甜度,口感不冲甚至很怡人,光是这一点很多其他甜味剂都比不了。
其实我们也见识多很多不同的糖醇,比如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但赤藓糖醇与其他糖醇不太相同,因为人体没有分解赤藓糖醇所需的酶,所以赤藓糖醇不会被人体吸收。
还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摄入赤藓糖醇,血糖或胰岛素水平没有变化,对胆固醇、甘油三酯或其他生物标志物也没有影响。
一项针对24名2型糖尿病成人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36克赤藓糖醇一个月可以改善血管功能,从而可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我们知道口腔中的有害细菌以糖为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释放出腐蚀牙釉质的酸,久而久之,蛀牙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长起来了。但是,赤藓糖醇不会引起蛀牙,或者牙龈问题。
这样看来赤藓糖醇简直太完美了,那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重点来了
由于赤藓糖醇独特的化学结构,身体无法消化它们,所以,大约90%的赤藓糖醇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剩余未消化的10%会进入结肠。在结肠中,它们会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
因此,摄入大量的赤藓糖醇有可能会导致腹胀和消化不良。本身消化系统比较弱,或者肠易激综合症患者(IBS)最好要避免摄入。
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如果你没次喝了它就腹胀难受,那就别跟自己过不去了,如果感觉还好,偶尔喝点也没啥,不必上纲上线。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糖瘾的来源,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三氯焦糖又是什么东东?
其实最初,三氯蔗糖是通过开发一种新的杀虫剂化合物而发现的,后来它作为一种“天然糖替代品”被介绍给大众,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三氯蔗糖的产品是Splenda,也是最受欢迎的甜味剂之一。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工代糖,也是一种人体无法识别的合成糖,它的甜度很高,是白砂糖的400-700倍,口感是你无法承受的齁甜。
因为三氯蔗糖易溶于乙醇、甲醇和水,所以它在食品和饮料中很受欢迎,常见于:焙烤食品、酸奶、冰淇淋、糖果、无糖汽水、苏打水、蛋白棒中。
和所有的人工代糖一样,三氯蔗糖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代糖。它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糖尿病风险。
有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17名肥胖人群,在摄入三氯蔗糖或水后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结果发现,食用三氯蔗糖后血浆葡萄糖峰值浓度增加,而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23%,阻止了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三氯蔗糖会伤害肠道菌群,比其他人工甜味剂(如糖精)对肠道细菌的危害更大。由于人体无法消化三氯蔗糖,因此它会在人体胃肠道中消化过程中会损害肠壁,可能导致肠漏。还有一项关于三氯蔗糖和胃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发现,食用三氯蔗糖后会减少多达50%的肠道有益细菌。
更严重的是,三氯焦糖 加热时会产生危险的氯丙醇,这是一类具有潜在毒性的化合物,而市面上很多的烘焙食品也是用的三氯焦糖,那些所谓的无糖面包,但吃起来有甜味,一定要仔细看看配料表是不是有三氯焦糖。
三、香精带来的健康风险
这个问题在讲酸奶的选择时,就提到过,这里重新在啰嗦一遍吧。
大家还记得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塑化剂风波吗?查出的五百多种产品当中,主要是香精和含香精的食品配料。比如添加了香精的糕点、绿茶粉、液态酥油、绿茶香精、杏仁香精等。为什么香精会成为问题的源头呢?
香精,就是用来给食品和其他产品增香的物质。它们是一些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复杂组合。这些香味物质非常容易挥发到外面去,运输、储藏、使用都很不方便。再说,把香味物质直接加入到产品当中去,香气的感觉也很不柔和、不自然,有点“冲”,有低档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点技术含量的做法是让精心调配的香味物质和其他“载体”物质结合在一起,对它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再和水、油脂、乳化剂等其他配料混配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不同类型的产品,有的类似于水溶液,有的是油状,有的是乳液状态。
这样,它们就变得“安定”许多,运输、储藏、销售都很方便。这就是常见的香精产品。这样,香气很柔和、很自然,在口腔里可以慢慢地释放出来,消费者也觉得吃起来特别舒服。
更重要的是,目前各种产品都在追求“多功能化”、“复合化”、“傻瓜化”,添加剂行业也不例外。有了增香功能,最好还有增稠、稳定和乳化功能,甚至连色素也配好,等等。
使用者只要按比例加入食品当中,很多事情不用动脑子就能搞定。这样,加到饮料里也好,零食里也好,糕点里也好,应用它们的食品企业都觉得方便。比如“起云剂”的名称,就是因为除了香精还有增稠和乳化效果。
因为复合乳化香精之类产品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台湾那个香料公司才想出了这个用塑化剂成分来替代优质食用油做乳化香精的“妙法”。(注:关于香精的论述参考了范志红老师的著作《怎样吃最安全?》)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香精都对人体有害,也不是说所有香精中都有塑化剂。但是风险依然存在,偶尔吃一次不碍事,但是长期摄入真的不好说了。
尤其是对于小孩子而言,习惯了香气浓郁的精制零食,就很难再对正常的营养均衡的饭菜产生兴趣,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总而言之,甜味剂也不是魔鬼,偶尔吃点不过分,但是如果长期摄入,是真的不建议,哪怕是天然甜味剂,也不是绝对安全,赤藓糖醇、甜叶菊、罗汉果糖。我们需要做的是,好好改善自己的一日三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而不是靠吃甜食来慰藉或者麻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