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老师有多牛?
又是一年教师节
在此,地理君要向全中国的老师们
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在很多人眼中
地理是一门“玄学”,总让人难以捉摸
确实,地理是一个内含丰富的范畴
其中可以有基本的生活知识
也可以有高玄的寰宇观念
山河、植物、土壤、风云……
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很多人都是先爱上地理老师
才爱上地理这门学科
然后喜欢了上这个世界
学会了与天地万物为友
你还记得你的地理老师吗
今天,地理君想给大家
介绍几位地理老师的老师的老师……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得以迅速发展
邹代钧
中国近代地图学的奠基人
1881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
签定了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
收回了新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的广大土地
在这背后,有一个人功劳莫大
他就是随曾纪泽一同出使俄国的
舆地学家(中国传统地理学)——邹代钧
他引古证今,证据确凿地讲述了
中国自古在西北的领土范围
才为中国收回伊犁提供了可能
几年后
邹代钧随清朝太常寺卿刘瑞芬出使欧洲
其间,邹代钧潜心研究欧洲地图
将大量的测绘工具和资料带回国
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
科学测绘了湖北省图
这也是我国第一幅精准比例尺的彩绘地图
中国的地图由此便从黑白走入了彩色
由线描轮廓走向了精确测绘
这一改革为中国地图学的衍变
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帝设立京师大学堂
授命邹代钧为地理总教习
后来京师大学堂演变成今天的北京大学
而邹代钧可以说是北大最早的地理系主任
邹代钧在京师大学堂期间
广授地理地图学知识
培养了众多这方面的人才
他所著的《中俄界记》、《西征纪程》、
《蒙古地记》、《日本地记》等地理学著作
不仅有详细科学的地图
更是开创了我国研究世界地理的先河
古代舆地学转变为现代地理学
邹代钧起到了过渡作用
绘图/肖琼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2月
张相文
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者
中国近代地理学始于何人?
追溯起来,非张相文不可
1901年
他出版了中国最早的地理教本
《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
“此二书为中国地理课本之嚆矢”
(嚆矢[hāo shǐ],比喻事物的开端)
不仅书为最早,而且首创“教科书”一词
张相文曾著文说及此事:
“教科书之名词现已普行于学界,
然出现于中国则自余之《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
1909年8月,天津
45岁的张相文约集同志白毓崑、陶懋立、
韩怀礼、张伯苓创立中国地学会
可以说,张相文是改革中国旧地学
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北京大学林超教授曾说:
“20世纪初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中国地学会的建立和它的活动,
是这个时期的标志。”
张相文先生48岁时的肖像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
竺可桢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竺可桢先生在气候变迁、物候学、
农业气候、自然区划等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
其中,最广为人熟知的是
他第一次掀开了
中国五千年来历史气候变迁的神秘面纱
历史气候不断变迁的观点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常识
但在20世纪20—30年代间
大多数欧美的气候权威相信
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这种见解曾统治世界气候界多年
但竺可桢向这种权威观点发起了质疑和挑战
虽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地学系
但他用“土生土长”的中国研究方法
挑战了西方先进仪器研究出的权威成果
1921年
竺可桢亲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
当年,他亲自编写讲义
立志要“培养一批中国地学家,
以调查全国的地形、气候、
人种及动植物、矿产为己任”
于是这里走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学家:
张其昀、胡焕庸、朱炳海、吕炯、王庸……
◎ 竺可桢酷爱体育运动,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户外运动,尤喜游泳。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身体一直都很健康,跟他注意运动有很大关系。这张竺老在游泳的照片“出镜率”很高,已经成为回忆竺老的经典画面。(供图/竺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
黄秉维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一代宗师
修习地理专业的学子
应该都在课本中与这位前辈相遇过
他是继竺可桢之后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一面旗帜”
1934年,黄秉维写出
《山东海岸地形初步研究报告》
和《山东海岸地形研究》
对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 Richthofen)
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主流观点
提出质疑
首次给出山东海岸下沉的证据
1956年~1959年期间
黄秉维提出自然地理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即: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
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
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中国地理学界沿着黄先生设定的研究方向
走在了世界相关科技领域的前沿
黄秉维不仅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
有较高的学术威望
更是一名实干家
历任民国期间资源委员会专员
调查三峡与黄河
1949年南京解放后
任南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华东工业部经研所副所长等职
他对中国地理的了解和对中国建设的经验
单举其一,过之者亦寡
二者之综合,相匹者屈指而已
◎ 在进行综合自然区划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图为竺可桢(左二)和黄秉维(左三)一起在野外考察。(供图/竺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
胡焕庸
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1935年
胡焕庸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
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胡焕庸线”
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基础
胡焕庸线
最初是基于中国的人口分布而提出的
可是在此之后
人们又赋予了胡焕庸线更多的神奇
有学者提出
中国山顶面高程等值线的研究
揭示出平行于胡焕庸线的走势
有学者则发现沿着胡焕庸线
形成了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带)
上世纪90年代
王铮等在研究自然灾害分布
特别是地震活动的空间活动特征时
发现一个地震幕期间
强震活动震中连线
具有近于平行胡焕庸线的特征
……
我们熟知胡焕庸先生是研究人口地理学的大师
实际上他在地理学其他领域也有着颇深的造诣
而且他勤耕耘,善收获
著译之多在同时期地理学家中首屈一指
◎ 这张照片拍摄于抗战时期的重庆珊瑚坝机场,照片左一为胡焕庸先生,左二为竺可桢先生。(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
黄国璋
中国创办地理系最多的地理学家
地理学界将黄国璋与胡焕庸
合称为“南胡北黄”
可以说,黄国璋是在
地理学教育、地理科研、地理学会三大系统中
都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
1937年
黄国璋在北师大创办了
我国第一份地理学教育刊物《地理教学》
专门教授中学地理老师科学的地理知识
并将西方的地理科学与我国实际相联系
可谓是将西方地理科学
与我国传统地学融汇的第一人
上世纪30年代
黄国璋建立了地理考察团前往云南实地勘界
开创了我国综合性地理调查的先河
之后,黄国璋还深入
秦巴山脉、汉中盆地、川康两省等地考察
并与西北联大历史系兼边政系主任黄文弼等
共同考察了青甘宁等地
成为最早对西北地区进行综合考察的科学家
抗战爆发后
北平师范大学与北洋工学院等几所高校
一起迁往陕西,成立了西北联合大学
黄国璋便担任西北联大的地理系主任
后来西北联大改组成了五所独立的大学
这几所学校的地理系都尊黄国璋为创办者
抗战胜利后
黄国璋复任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1952年又调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黄国璋担任了多所大学的地理系主任
成为了我国创办地理系最多、
担任地理系主任时间最长的人
◎ 在担任西北联合大学地理系主任期间,黄国璋(右三)和其他老师带领学生考察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填补了对西北地区地理研究的空白。(资料提供/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姚远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2月)
施雅风
传奇的“中国冰川学之父”
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冰川研究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领域
1957年
施雅风院士率先投身于冰川的考察研究
半个世纪中
他冲锋在西部无人涉足的雪域冰川
也冲锋在科研第一线
他建立发展了中国的冰川学事业
并将其一步步推向世界前沿
若要细数他这一辈子
为中国冰川学做出的贡献
好几页纸都写不下,挑最核心的说吧:
他考察并组织编著了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的冰川考察报告和中国冰川综合性专著,奠定了中国冰川学的基础,搭建起中国冰川学研究的体系框架;
他为河西走廊、新疆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青藏输油管线,兰西拉光纤工程,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的成功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他与合作者提出将亚洲中部山区冰川划分为大陆性、海洋性和复合性三类;
他首先指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与末次冰期的遗迹位置和特征;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再次发起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大讨论,对李四光从20世纪20年代起主张的“庐山第四纪冰川说”提出明确质疑。他用大量的科学证据,证实庐山山麓所见的泥砾堆积不是冰碛物,而是来自泥石流;
他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系统开展了中国各山系冰川编目。如今这部包含了4万多条冰川的《中国冰川目录》,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87岁时,他还发表了近30年《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的两种特殊现象》的最新研究报告……
◎ 在希夏邦马峰的一个冰洞前,施雅风院士(右二)被抓拍下这张最为经典的工作照。狂风的吹蚀,使得冰洞内的冰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凹凸和纹理。久久盯着图片,冰洞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将我们带回到几十年前的希夏邦马峰。(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2月)
刘东生
中国的“黄土之父”
曾经有人形容说
人类要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变化历史
必须读三本“书”
一本是深海沉积的历史
一本是极地冰芯的历史
第三本便是黄土的历史
刘东生就是在黄土形成
和演变历史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水成说”、“风成说”等众多观点
争论了100多年
到今天
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
创立的“新风成说”已基本成为共识
刘先
(刘东生的许多学生习惯于称他为“刘先”)
毕生从事地球环境科学研究
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
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
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
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
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 这是2003年8月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在水洞沟考察的情景,当时他86岁。2008年3月6日,91岁的刘院士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精神,他的事业必将永世长存,并被发扬光大。(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