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10 所医学院升级医科大:改名 is the new sexy?

本文作者:手抖毛大夫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过去的 2 年中,就有近 10 家「医学院」走向朝着「医科大学」升级的更名之路。
2019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文将「桂林医学院」申请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图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次年,「蚌埠医学院」改名「蚌埠医科大学」;海南省教育厅发布公示,决定拟同意「海南医学院」更名「海南医科大学」,提交省政府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批。

图源:海南省教育厅

今年 4 月,沈阳市政府提出推动「沈阳医学院」升级「沈阳医科大学」。
医学院们,为什么对于改名医科大如此执着?
一名之差,带来分数线暴涨
在我国的高校级别天梯中,医学院属于学院,而医科大学则属于大学。
两者仅一名之差,「学院」和「大学」之间的区别有着具体而细致的规定。
根据教育部 2006 年 9 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大学和学院的区别包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基础设施等。

根据教育部文件内容整理制图

在教学和科研指标上,大学被要求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 2 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一般至少应具有 10 个硕士点,并且有 5 届以上硕士毕业生。近 5 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 500 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 3000 万元。
除了这些硬性界限外,二者最根本的区别还是业内的江湖地位,以及对考生、家长乃至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后者最为线性的体现,正是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以当初曾因为更名事件而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原泸州医学院为例。
2015 年 4 月,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因华西校友认为「川医大」简称与川大华西医学中心原简称「川医」相似。川大一位校领导表示,希望泸州医学院放弃「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建议改成「泸州医科大学」。

西南医院院长郭继卫,直接用西南医院官方微信发文《高校更名之争,毛病到底出在哪儿》,七问原泸州医学院,称其本质「不在于更名,而在于盗名也」。(图源:西南医院微信公众号 )

在与四川大学持续了长达半年的校名之争后,2016 年 1 月 17 日,「四川医科大学」再次更改,将新校名「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挂上。
虽然更名过程中遭受了不少外界的非议,但更名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却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拉升。
以该校在高考大省山东的录取分数线为例,2015 年更名前,学校分数线在 530 分以下,录取位次(指最低分数录取考生在全省的排名)约在 10 万名以外;2015 年更名后,学校录取分数线最高曾达到近 570 分,录取位次更是一路从全省 10 万名开外上升到全省 4 万名左右。
再看如今四川省内的医学人才培养局面,除华西外,便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在四川省内的录取分数线,两所学校比肩,超越省控线 40~50 分。

完成更名的西南医科大学,每年能得到国家财政 3 亿多的补贴,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上,相比之前都有了质的进步。

既然撬动学校改名的第一张骨牌,就有可能撬动学校在录取分数线、生源质量、学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链式反应,各家医学院纷纷撸起袖子走上改名「大学」的道路便也不奇怪了。
实际上,在「学院」更名「大学」的漫漫征途上,医学类院校并非孤军一支,理、工、农、医……各地各种学科的「学院」们都在跃跃欲试。
更名背后:医学教育精英化趋势
不过,如今要达成这「一名之差」的转变,背后的要求正在变得更高。
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就特别强调了「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8 月 18 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答复中指出,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名也是医学院们践行高质量发展「精英化之路」的手段。
以国内医学界普遍认同的医科院校分数线来看,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分数线都要远远超出一本线。
图源:自己做的
在 2020 年 9 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
图片来源:国务院网站截图
一面提升医学招生门槛,一面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看出,从行业角度来看,医生的素质仍旧在不断提高。
改名循环:从医学院到医学院
虽然不少医学院纷纷走向了朝向「医科大学」的改名之路,但「医科大学」不一定是医学院「升级打怪之路」的终点。
从「医学院」变成「医科大学」之后,还有一个更远的终点—— 「医学院」。
只不过,这里的「医学院」不再是以前那个医学院,而是是综合性大学旗下的「医学院」或「医学部」。
在我国的高校发展史上,曾有一段院校合并的浪潮。在我国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之初。从 1992 年开始,许多单科性医学院校、理工科院校与大学组建成综合大学,大量医学院校被并入综合性高校,成为后者的医学部或医学院。
院校合并的浪潮,在 2000 年前后迎来了高峰。
2000 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校合并成为现在的吉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中南大学。

北大与协和的合作,也是一时佳话

其后,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在延续十多年的大合并浪潮中,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有近 80 所医科大学、医学院,被整体并入其他高校,或为医学院,或为医学部。
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背后的逻辑是两方面的。
在人才培养的层面,医学作为一项社会属性很强的学科,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上,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技能,更需要具备人文素养,但是医学院本身是专业学院,交叉学科少,人文社科知识缺乏,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局限性。
而在高校发展的层面,在院校合并的大背景下,医学院校被并入综合性院校,能够有效借助综合性高校的平台,整合学科资源,综合性大学也能借此填补了学科空白,提高了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院校合并的浪潮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期间也有不少争议的声音发出,但时至今日,依然时不时有声音发出,呼吁一些地方医科大学与地方实力派高校合并,强强联手,抱团发展。
清华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高校合并的「鸳鸯谱」不时在传言中被点到,或许也会有一天成为现实。
最后,插播一则趣闻。
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则新闻中,就有一所名为「闽侯上街美岐小学」被市民询问是否将要改名为「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图源:福州市 12345 网站

虽然最终有关方面的回应否定了该小学的改名呼吁,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连小学都在跃跃欲试通过改名来扩大影响力,医学院们如此前仆后继,也就见怪不怪了。

题图来源:自己 P 的  策划:gyouz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