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战死沙场,不做妇人傀儡;裴行俭:抱病也要上战场的大唐名将

原创2021-09-13 13:54·

前言

历数初唐的名将,有大唐“军神”李靖,有被唐太宗李世民金口夸赞的“大唐三名将”李道宗、薛万彻和李勣,更有被雪藏20年、最后一鸣惊人的大唐“战神”苏定方。

这些名将个个擅长以少胜多、战绩卓越,保护着大唐从一隅之地、数百个武装势力林立的隋末崛起,打拼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除了上述名将外,还有一个足以和他们比肩的人物!

他西征吐蕃、北平突厥,守护了大唐西域边疆26年,但一生中却郁郁而不得志,被武则天整整压制了26年,最后病死疆场。

这个人就是苏定方的嫡传弟子,出身河东裴氏的大唐名将裴行俭!

01 站队错误,世家弟子被贬西域

河东裴氏是隋唐时期的高门大阀,裴行俭就出身河东裴氏,父亲乃隋朝将领裴仁基。

裴行俭出生的那年,父亲刚刚去世。裴家虽然是钟鸣鼎食之家,但裴行俭的父亲却非嫡系传人,幼时生活和嫡系裴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唐太宗李世民有意平衡高门大阀的实力,辟“明经科”录一些出自旁门的世家子弟,裴行俭在考核中拔得头筹,深受李世民的器重。

公元640年,一直被李世民雪藏的大唐战神苏定方看中裴行俭的资质,对他说:“我用兵的谋略,世上没有可传授的人,现在你很合适。”

裴行俭大喜过望,当即拜师,苏定方把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公元651年,已经32岁的裴行俭被关陇集团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长孙无忌、褚遂良把仍在军伍中任参军的他提拔出来,任长安县令,而大唐的京城就是长安。

此时,虽然是高宗李治当政,但朝堂大权都掌控在关陇集团手中。

裴行俭虽是裴氏旁门之后,但毕竟出身高门大阀,那种世家子弟的优越感、团聚力和权力凝聚度都让他痴迷,紧紧追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至于武媚娘,此时还在感业寺做她的尼姑,不甘青灯古卷销骨。

公元655年,武媚娘彻底打败了后宫中和她争宠的萧淑妃和王皇后,李治也在武媚娘的怂恿和鼓励下,坚定了彻底打倒关陇集团的决心。

当时的宰相柳奭、褚遂良已因王皇后被废而贬黜,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只剩下裴行俭、高履行、高真行和袁公瑜数人,势力衰微。

就在不久前,李治和武媚娘联袂拜会长孙无忌,希望他能支持武媚娘为皇后。

长孙无忌冷嘲热讽了武媚娘一顿,并点出她是先帝李世民妃子的事实,惹恼了二人。于是,在许敬宗、李义府和李勣的支持下,李治决意不顾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裴行俭愤愤不平,在长孙无忌府中腹诽武媚娘蛊惑皇帝,为长孙无忌打抱不平。

不料,第二日,裴行俭的言论就被武媚娘知道了,并撺使李治贬黜裴行俭。

李治对裴行俭其实是很有好感的,因为就在不久前,他的师父苏定方东征高句丽,把欺负新罗国的高句丽和百济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如果此时贬黜裴行俭,只怕会引起苏定方的不满,何况,苏定方、李勣是忠于他的军方人物。

因为李治的犹豫,裴行俭躲过了这一劫。

次年,武媚娘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而关陇集团也因袁公瑜的背叛而土崩瓦解。高履行被贬,长孙无忌之子被贬,长孙无忌本人也不再插手朝中大事,一应权力收归李治。

不过,睚眦必报的武媚娘没有忘记裴行俭对她的背后羞辱,再次撺使李治问罪裴行俭。

李治此时更加犹豫,因为,苏定方刚刚打败高句丽和百济之后,又被调到北方抵抗突厥,战功赫赫。

不过,李治最后还是选择了倒向武媚娘,把裴行俭贬黜到西域,做了一个小小的长史。

02 西域立功,“战神”师父庇护

公元656年,初来西域的裴行俭内心充满了悲愤和不平,每日借酒消愁,颓废潦倒。

不料,就在此时,西突厥侵边,曾被李世民雪藏20年的大唐战神苏定方奉命挂帅出征。

当苏定方听说昔日这个最看好的徒弟竟然颓废至斯,把他转入军伍,做了一名偏将军。

得到师父相助的裴行俭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人生舞台,一生所学尽得施展。

他每次出征必身先士卒、跃马挺进,凡箭矢所发处,敌寇无不纷纷落马;凡长枪所指处,敌寇必望风披靡、溃不成军。

从公元657年到660年,苏定方两次挂帅征伐西突厥和吐蕃,裴行俭均为前军先锋,陷敌阵而巍然不倒,冲敌营则每战必胜。故此,裴行俭也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

两次大战后,苏定方“大唐战神”的称号响遍西域,裴行俭也因此声名鹊起,被苏定方麾下称之为“战神门徒”!

就这样,裴行俭因为屡立战功,也从一个小小的偏将军,晋升为右屯卫将军,官秩从三品。

也是从那时起,李治开始把裴行俭视为李勣、苏定方的接班人,刻意培养他。

曾经,追随高门大阀的裴行俭受世家身份的拖累,一直不受重视,偶得长孙无忌等人的提拔,也是昙花一现。但是,他很幸运有一个好师父、好伯乐,才让他这匹千里马焕发出真正的光芒!

可以说,没有师父苏定方的庇护,裴行俭必将如千百数被贬黜的世家弟子一样,在大唐的某个偏僻疆域自怨自艾,潦倒一生。

公元665年,李勣、苏定方力荐裴行俭任安西都护,守护大唐西域。

在裴行俭剿抚并用的策略下,西域诸部落纷纷来投,而他的师父苏定方则节度西域诸军,专心对吐蕃用兵。

吐蕃大相禄东赞对苏定方又惧又怕,叹曰:“大唐有苏烈一日,吾不敢东望焉!

公元667年,李勣、薛仁贵东征高句丽,发动灭国之战。可惜,大唐战神苏定方在西域军中病逝,未能出现在征东战场之上。

当时,禄东赞听说苏定方去世后,大喜过望,对儿子钦陵说:“吾心已慰,苏烈一死,大唐唯裴行俭可堪对手矣!”不多久,放下心事的禄东赞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钦陵则开始积极备战,打算侵吞西域。

但是,钦陵没想到的是,裴行俭行军布阵的本领已得苏定方七、八成真传,屡屡受挫。

所以,在和裴行俭的多次对垒中,吐蕃都没讨到什么好处,每次都被灰溜溜地打回了高原。至于裴行俭,早已在多年的征战中磨砺为大唐名将,凛然不可轻视。

但是,裴行俭的赫赫军功却引来武则天的猜忌。

03 重用薛仁贵,致败大非川

公元668年,李勣、薛仁贵夷灭高句丽,凯旋归来。

与此同时,裴行俭也被调回长安,任吏部侍郎。虽然吏部侍郎只是从三品,比安西都护这个正三品还要低一级,但这是在朝堂中枢,且是文官序列,比武将的正三品要清贵很多!

按理,以裴行俭给功劳战绩,完全可以任兵部尚书,但武则天对裴行俭一直心有芥蒂,而太尉李勣又不想插手帝后之争,只能让裴行俭在吏部侍郎的位子上委屈着。

公元669年,没了裴行俭坐镇西域,吐蕃大相钦陵肆无忌惮,开始侵吞归顺大唐多年的部落吐谷浑。

李治和武则天商量后,决定派薛仁贵出征吐蕃,而副帅则是李勣一手提拔起来的郭待封。

这绝对是一个昏到不能再昏的主意!

因为,薛仁贵是寒门之后,郭待封是将门之后,在讲究出身的唐朝,薛仁贵很难用身份压制住郭待封。而且,郭待封的父亲和李勣、阿史那贺鲁等大唐军方大佬是至交好友,在讲究人脉关系的唐朝,哪怕郭待封不主动惹事,薛仁贵也难以调动他。

而且,一直以来,薛仁贵都在大唐的东北部作战,从没到过高原地区,其本部兵马很难快速适应高原气候。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对西域、对吐蕃了如指掌的裴行俭挂帅!

而且,裴行俭挂帅还有三个明显的优势:

第一,裴行俭出身高门大阀的河东裴氏,郭待封虽然是将门之后,但毕竟是新贵。新贵面对老贵族,在那个看重跟脚的时代,他根本没有叫嚣的本钱。

第二,前吐蕃大相禄东赞是吐蕃权臣,在吐蕃人心中犹若神明,但他最怕的却是苏定方,而裴行俭又是苏定方的传人。因此,禄东赞的儿子钦陵在心理上就输给了裴行俭,惧怕失败。

第三,裴行俭常年在西域作战,其本部兵马也来自西域各州府,还长期节制西域各部落。一旦发生危情,裴行俭可以从容调度各部落的兵马为己所用,而薛仁贵却是外来的和尚,根本调不动当地任何部落。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裴行俭占据了这三条,可薛仁贵一条也不占。

但是,薛仁贵对李治和武则天有救命之恩,而且,为了防止裴行俭在军方的影响持续壮大,武则天只能选择薛仁贵!特别是,在军国大事方面有决策权的李治,因为风疾缠身,不得不听从武则天的主意。

所以,从一开始,薛仁贵西征吐蕃就是必败之局!

公元670年,薛仁贵率10万大军和吐蕃大相钦陵战于大非川,因郭待封抗命不从、擅自出击,再加上高原反应、无人援助等诸多因素......10万大唐虎贲魂断大非川,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全军覆灭的大败仗!

因此,可以说“大非川之败”的真正肇始者是武则天和李治,公权私用、排斥异己、感情用事,这样的帝王皇后,怎能把大唐带向更辉煌的高位呢?

04 临危受命,裴行俭再赴西域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吐蕃大相钦陵见好就收,和大唐签订了和议。

在和议中,吐蕃人就像4年前大唐东征、西部空虚一样,第二次提出要为吐蕃王求娶大唐公主,而且指名道姓必须是太平公主!

4年前,大唐东征高句丽,吐蕃就曾提出类似的要求。

当时,李治问计于李勣,李勣认为可以佯装答应,安吐蕃之心,以便大唐安心东征。后来,大唐灭了高句丽,威名大振,吐蕃没敢再提此事。

可是,随着薛仁贵兵败大非川,吐蕃看清了大唐的虚弱,再次提出以太平公主来和亲,咄咄逼人。

武则天最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哪肯答应?

无奈,垂帘听政的武则天只好同意让裴行俭再回西域,担任安西大都护一职,节度西域各部兵马,如同当初他的师父苏定方一样。

裴行俭临危受命,回到西域后秣马厉兵,再次让吐蕃大相钦陵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就没敢再提让太平公主来和亲一事。

公元677年秋,已经平定的高句丽、百济再次叛乱,而挑起战争的竟然是大唐最要好的藩属国新罗。刘仁轨再次东征,吐蕃大相趁机东下四川,侵占松州、云州等大唐州府。

李治和武则天这次还是没让裴行俭挂帅。

因此,彼时的裴行俭已经是安西大都护,正二品。若是他再次平定吐蕃,就封无可封,只能进入大唐的朝廷中枢,像李勣、长孙无忌一样,担任司空或太尉一职,且为诸相之首。

对于把持了朝政的武则天来说,她是绝对不希望在朝内看到裴行俭的。

睚眦必报、妇人气量,也影响了李治和太子李贤,竟然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敬玄为帅,西征吐蕃。

可想而知,这次大唐再次败了,而且又损失了10万精兵。

公元678年,大唐的元气大伤,周边归顺的各部纷纷作乱,让大唐疲于奔命。

特别是曾经平定多年的西突厥,在吐蕃人的怂恿下,竟然带动西域二十四州一起叛乱。西突厥是安西都护府的地盘,大都护裴行俭无需请示大唐中枢,即可自动挂帅平叛。

为了消除吐蕃在背后的威胁,裴行俭征调3万精兵,和本部2万精兵,趁着吐蕃向鄯州进攻之际,两路夹击,仅仅10余天就收复了安西四镇。

公元679年夏,裴行俭兵行奇招,以大部潜至青海湖附近,佯作攻击大非川的吐蕃兵,而他自己则率10000大唐虎贲,绕行500里奇袭鄯州之敌。

正在攻打鄯州的吐蕃兵哪里料到裴行俭这招“声东击西”之计,是役损失兵马20000余人,一路溃败到大非川集结,并在裴行俭的大军威胁下,一路退出大非川。至此,大唐和吐蕃双方再次回到十年前的防线。

而且,裴行俭打败吐蕃后最重要的影响有两个:

第一,曾经要娶太平公主的吐蕃王芒松芒赞死了。

第二,吐蕃被裴行俭打得元气大伤,短期之内无力再战了,卑微求和。

05 武则天弄权,裴行俭心死长安

如果仅仅是以上战绩,裴行俭还不足以和李勣、苏定方等大唐名将并驾齐驱,他真正的辉煌是平定西突厥之乱,并为大唐开疆扩土、兴建碎叶城。

众所周知,大唐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是在碎叶城出生的。

不过,在裴行俭北征之前,碎叶城还是一块不毛之地,还没纳入大唐的版图!

公元679年末,刚刚把吐蕃打得求和的裴行俭暇不暖席、兵不解甲,冒着漫天风雪深入西北诸州,有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密谋作乱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酋长面前。

裴行俭以打猎为由,把各部酋长带走,一起征伐叛乱的阿史那都支!

曾经参加东征高句丽之战的老将萧嗣业此时依然健在,裴行俭收编了他的部队,挟裹当地土著酋长,合计30万之众,在漫天黄沙的西域寻找西突厥叛军主力。

虽然唐军有30万之众,但是,彼时的西域既广袤、又荒凉,这么多人撒进去,如同河流入海,涓滴不显。

所以,裴行俭反用对付吐蕃的办法,以萧嗣业为中军,带领30万大军拉开大网紧逼叛军。而他自己,则率3000精兵深入不毛之地,吸引突厥叛军主力来袭。

为了麻痹突厥叛军,裴行俭还请唐高宗李治册封他为大食安抚使,打着护送波斯王泥涅师回国的幌子一路招摇。

自封西突厥可汗的阿史那都支果然上当,把手中10万大军投入战场,截杀裴行俭。

是役,裴行俭以3000精兵大破突厥10万叛军,两次凿穿敌阵,勇不可挡,再现大唐虎贲天下无敌的神话!

公元680年,在萧嗣业的紧密配合下,裴行俭一路追着突厥叛军打到西汉时期的大宛国,生擒阿史那都支,并在焉耆境内修筑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宣示大唐对西域北方的控制。

当安西大军大获全胜的露布传到长安,李治闻报大喜,称赞裴行俭文武双全,当即下诏晋升他为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两大要职。

须知,此时的太子李显遥领的就是检校左卫大将军,裴行俭任检校右卫大将军,说明他已是大唐军方第一人了!

武则天固然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军方一直牢牢控制在李治手中。

不过,为了不让裴行俭进入大唐中枢,武则天还是出手了。

就在太平公主和薛绍成婚后不久,看清武则天睚眦必报的真面目后,大唐宰相刘仁轨主动退居二线、郝处俊告老还乡、薛元超入东宫辅佐太子避祸,朝堂上忠于李治的大臣已经不多了。

当时,朝内还有崔知温、裴炎两位实权宰相。

崔知温是熬资历熬上来的,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裴炎也出自河东裴氏,但他是嫡系之后。若是裴行俭回到长安,因其功劳,必然会拜相,而且一跃为众相之首。

武则天利用裴炎和裴行俭的嫡庶之争,怂恿裴炎压制裴行俭。

本以为能再次在朝堂上大展抱负的裴行俭,看到朝堂上站着的无不是阿谀奉承天后武则天的大臣,再看到本家的宰相裴炎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心灰意冷。

公元681年,裴行俭拒绝做武则天的傀儡,毅然辞去礼部尚书一职,回家养病去了。

后记

裴行俭是初唐极少数文武双全的名将,自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李靖、李勣、苏定方、刘仁轨四人,裴行俭是第五个,但战力值又在刘仁轨之上。

这样的人,有武将不畏生死之胆,有文官不惧强权风骨,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会闪闪发光。

可惜,他生不逢名主!

虽然,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平定西突厥,为大唐开疆拓土,奠定名将之基。遗憾的是,这绝不应是他的人生终点,他本可以带着大唐虎贲征战四方,把大唐带上更辉煌的巅峰!

可惜,他遇到了一个气量狭窄、牝鸡司晨的皇后武则天,被整整压制了26年!

公元682年,少了裴行俭的威慑,西突厥十州之地再叛。病卧床榻的裴行俭闻讯,上表乞奏,自请为帅再征吐蕃。

同样在病中的李治含泪答应,亲自为他送去自己的黄金战甲。

可惜的是,裴行俭真的老了,而且接连遭受武则天的政治打击,身体越发不行了。就在出征的途中,一代名将裴行俭病逝。

纵有冲天抱负,尚需用武之地。宁愿战死沙场,不作妇人傀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回眸#这就是大唐名将裴行俭,也是初唐盛世所有名将的真实写照!

可惜,随着一代名将裴行俭的去世,初唐盛世,彻底落下了帷幕!

(0)

相关推荐